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07名审稿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概念、通信作者的责任和权益、通信作者的作用以及共同通信作者问题等几个方面。通过调查分析目前医学期刊通信作者署名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应明确通信作者的概念、责任和权利;通信作者作为责任作者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编辑应在促进通信作者的规范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在对2005-2007年陕西作者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发文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作者发文数量、主题分布、系统分布、活跃作者、职称结构分布以及作者合作度等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作者学术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作者学术关系是指从知识交流的角度出发,作者与作者之间表现出来的某种学术联系。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发现作者之间研究的相关度、学术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结构,促进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对知识创新和国家知识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采用综合归纳的方法,从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引用关系和作者链接关系3个方面对国内外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结果/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作者合作关系、作者共被引关系及作者链接关系的研究趋于丰富,对作者互引关系、作者耦合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提升;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未来对作者学术关系的研究方向为作者重名问题分析、大数据引文挖掘及作者学术关系的拓展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期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活动,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期刊是向社会、向企业传播文化的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创造具有独造性的智力产品的人。作者的思想、学识和风格决定了期刊的质量和价值,而编辑则根据期刊的宗旨,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书刊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稿件,编辑对作者的稿件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了可以传播和保存的刊物。作者提供的稿件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在读者群传播、交流,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决定了作者的命运,所以编辑的支持和帮助对作者很重要,作者可以根据编辑所提供的读者信息、出版信息,制订和修改自己的撰稿计划。另一方面,编辑...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一律依作者的国籍分。作者国籍的确定是文学作品归类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的国籍通常是在书名页等处所题责任者前标出。这样去确定作者的国籍有时也不准确,因为在作者名前标明的有的是作者出生地的国别、血统所属国、或者原来的国籍。《机场之夜》,作者阿瑟·黑利名前都标着“(美)”,据阿瑟·黑利的传记,他生于英国,后入了加拿大籍。因此,作者名  相似文献   

6.
张峻 《编辑学报》2010,22(5):397-398
共同第一作者和作者同等贡献的描述在国外科技期刊中多见,国内期刊中亦有增多趋势,但因此也会带来滥用作者署名权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认为应主张在接受投稿时就引入作者关于各自贡献的陈述,这有利于审稿人、编者、读者甄别作者排名的真实性,监督作者署名权的使用,维护科研工作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7.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8.
以退稿为例谈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稿涉及到大部分作者,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很大一部分作者的积极性。本文阐明退稿工作中编辑与作者的分歧所在,指出超过规定期限不给作者回信、退稿意见不详细是作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论述编辑如何更好地服务作者,认为加大约稿力度、增加青年编委审稿以及在退稿函中增加信息含量,是更好地服务于作者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优秀作者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珍 《编辑学报》2018,30(5):538-540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优秀作者队伍梯队建设,将作者分为潜力作者、优秀作者和专家型作者等3类,指出针对不同作者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应在情感上和学术上培养潜力作者,并应重点培养博士作者;巩固期刊的固有优秀作者,通过提高期刊影响力吸引优秀作者;应依靠专家型作者,赋予其特约主编等权利。通过采取上述策略,可以促进科技期刊优秀作者队伍的稳定和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为期刊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个合格的编辑,一定要有站位意识。在作者写作开始前,编辑要站在作者的身旁,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在作者写作过程中,编辑要站在作者的身后,做作者的坚强后盾;在作者结束写作时,编辑要站在作者的对面,用批判的眼光帮助作者把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 1980~1992 年的《图书情报工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论文作者群的发展趋势、核心论文作者的阵容,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类型。结果表明,该刊已经形成了连续、稳定、素质较高的论文作者群,且有力量雄厚的核心作者;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名列前茅;论文作者单位分布范围宽。  相似文献   

12.
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加工是对书稿内容与形式最全面、最细致的一次把关。在这个过程中,编辑既不能以“文责自负”为由不认真把关,也不可以不征得作者同意而对作品肆意删改,而是要在尊重作者著作权的同时,履行出版社应尽的合理注意义务,并避免侵犯作者的著作权。一、尊重作者的修改权修改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或者授权他人进行修改的权利。作者通过行使修改权,可以使作品更好地反映其思想,并且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通过修改使作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强。只有作者才享有对其作品的修改权,但作者可以授权他人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未经作者同意擅自修改…  相似文献   

13.
周少华 《今传媒》2003,(4):79-80
在报刊、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既是其开端,又是其核心。而编辑的工作对象是作者的作品,因此,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也就成为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主题。从编辑业务的角度看,作者与编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作者为编辑的工作提供“原材料”,编辑则将作者的劳动成果进一步加工、制作、包装成适于批量销售的“产品”。但是,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权利与作者权利也可能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编辑的稿件加工权与作者的作品“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权”之间  相似文献   

14.
严肃对待作者署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署名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读者阅读论文时的一个信息点。署名有3层含义:①标示作者要文责自负。通过署名可以确认论文是由那个(或那些)人作出来的,从而暗示着作者要对自己论文的内容负责,包括负法律上的、政治上的、科学上的和道义上的责任。所以署名的作者应是论文的法定责任者。②标示作者拥有版权。作者在自己的论文上署名是《著作权法》赋予作者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犯;署名还是作者劳动成果的回报,通过署名记录下作者在某领域的贡献,同时表明作者本人及劳动成果得到社会承认。所以署名的作者应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  相似文献   

15.
清样作者校对是科技学术期刊出版至关重要的一环.从5个方面阐述作者在清样校对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并阐明责任编辑在清样校对前后的工作要点,包括清样校对前的准备工作、清样校对时间的选择、慎重修改作者校对后的稿件、作者校样的审核及归档.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与责任编辑在清样校对环节的互动交流关系,并提出编辑部在作者校对须知单内容设置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三、抓书与抓人书是人写的,又是人编的,充分调动并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总编辑既要抓好作者队伍的建设,又要抓好编辑队伍的建设。(一)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作者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权威。包括专家、学者、教授、名人、大作家等等,指在社会上已享有盛誉、知名度较高的名流。二、中等专家。在社会上小有名气的作者。三、新人。初学写作的,或发表作品不多的,鲜为人知的作者。对待不同类型的作者,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在统计作者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技论文数量时,由于科技论文文献数据库中没有"通讯作者"检索功能,使得检索过程费时费力,错误多。因此,建议从完善数据库、规范通讯作者署名两方面解决科技论文"通讯作者"的检索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张报纸、一份杂志办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编辑方针和读者定位,但与作者的支撑也不可分。因为作者本身也是读者,是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强化作者意识,为作者服好务是报刊社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报刊是渠,作者是源;报刊是树,作者是根。报刊在作者中的形象就是报刊的形象。因为作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群体较一般读者更关心报刊,他们不仅阅读报刊,而且研究报刊,是报刊最有发言权的评论者;因为他们与报刊有直接联系,对报刊的服务质量有直接的体验。现在一些报刊社作者意识淡薄,在对待作者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科研合作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基于作者合作的学术影响力测度研究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是用合作这一因素对传统的引用影响力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直接测度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并探索与引用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与其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均呈正相关。在科研合作的背景下,要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最后从科学交流模式和作者学术关系的视角,讨论双重测度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尾理论对药学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黄文龙 《编辑学报》2010,22(4):297-299
利用经济学中的2个重要定律--帕累托定律和长尾理论分析药学核心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分布的状况,并从中得到药学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建设的启示.认为在科技期刊作者队伍建设中,科技期刊编辑应针对核心作者和潜在作者做到有所为,大有可为.从退修技巧、学术沟通、期刊网站建设、参加学术会议、构建作者档案平台等多方面出发,建设药学科技期刊作者队伍,使其日益稳定充实、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