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动式是语言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本文运用语料库概括出英汉原型被动式,因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而言,被动式的特征不仅是传统的句法结构象征,它也把语义信息映射到句法结构之中.语言形式以原型或图式的方式储存在人们大脑之中,说话者从具体的语言表达中提取原型或图式,用以构造和理解新的语言表达形式,因此,被动式反映了句法结构和语义之间的映射,句法上的原型结构会引起不同的概念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认知语法的语法配价理论框架内探析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建构,结果发现,一个形容词句式表达不同的语义,是由语言运用者对相关实体或事件的特征概念化的不同方式造成的。通过分析句式内成分之间不同的语义联结方式,从认知视角解释了相同的句法结构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法语法配价理论对英语形容词句式的语义建构做出了强有力的解释。一个形容词句式表达不同的语义,这是由语言运用者对相关实体或事件的特征概念化的不同方式造成的。其自主成分与依存成分间不同的联结方式从认知视角解释了相同的句法结构表达不同的语义内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结构多义是句法结构由一系列语义模型构成,这一系列的语义模型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只能出现一种语义模型.结构多义又可以分为线性多义和延异多义.线性多义是指,语言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线性排列,同一个句法结构的语法意义是一系列的横向排列的意义家族,所有的意义都属于同一个语义范畴.延异多义是指一个句法结构中各语义模型之间是有层次的,并且每一层次的语义模型又是由许多的子模型构成.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常规语序"和"变式语序".同一语义内容用常规语序还是变式语序表达,其效果或主题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语序,就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意义;也就是说,能够用这种方法表达出句子意义的不同重点,从而取得不同的交际价值.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意义及其传达这种意义的语序,并正确区分语序变化所带来的语义差异,才能将其妥贴地反映到译文中,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莉 《海外英语》2023,(23):82-85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多方面。歧义句的加工研究能验证语言加工机制,促进语言学习。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研究使得学习者关注母语引发歧义的同时更加注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子加工机制,以此调整句法结构来促进语言理解。研究发现,母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和二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句法结构、工作记忆容量和语义关联性等都会影响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7.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角度,深入了解歧义现象,并对结构歧义进行分化认知,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英语句法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对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专有名词泛化现象,主要探讨四个问题:(1)专有名词泛化的语义基础;(2)专有名词泛化意义的构建机制;(3)专有名词泛化的特征;(4)专有名词泛化的认知动因。研究表明,专有名词泛化不是偏离常规的个别用法,而是反映了人类普遍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方式。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义的第一性,句法结构是语义和认知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焦玉琴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5):63-65,85
语句或语词因为语义上的歧义理解产生多种语义读入。词义转类、标点符号、语音、句法结构等都构成对语义读入的影响。语义异常又称为语义破格,英语本族语者的语法知识,除了能分辨歧义句之外,还能判断语义是否有意义或者异常。叶斯柏森的儿童习得语言的理论对认知语义异常现象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句法结构规范的根本目的是使句子的意义表达清晰,形式丰富,有相应的语用价值。由于使用者群体或个体的原因,一些句法结构的演变形式能提供较为丰富的表义形式,同时意义表达明确,具有较好的语用价值,而有的句法结构则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甚至影响语义的表达。因此,区别不同情况的句法结构演变情况,予以这些句法结构不同的规范措施,有利于句法结构的健康发展。对于影响语义表达的,应当加以限制,对于促进语言表达的,则应容许使用乃至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1.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对语言迁移进行解释和预测。文章以汉、法语中5种不同对应关系的句子为材料,通过句子产生任务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语言标记性与教学因素、学习者的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作用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方式;语言迁移受学习者对目的语句法结构认知程度的制约,较高加工序列的句法结构迁移以学习者对较低加工序列的语法结构的认知为前提;语言迁移可发生在句法形式、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负迁移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2.
动词中心论基于动词建构句法结构,关注动词语义及其语义配价情况,注重从语义层面探寻句法现象的理据特征,解释句法结构的形成过程。不过,它无限制赋予动词新的意义,使得动词意义过度增长,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构式中心论基于构式建构句法结构,认为句法结构的形成源于构式和词项的熔合,注重从构式视角探寻不同句子的意义差异,从而解决了动词意义的无限增生问题。不过,它将动词多义变为构式多义,同样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从本质上来看,二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结合这两个视角进行语言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语言本质,有效解释跨语言的共性和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常规语序”和“变式语序”。同一语义内容用常规语序还是变式语序表达,其效果或主题意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改变句子的句法结构或语序,就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意义;也就是说,能够用这种方法表达出句子意义的不同重点,从而取得不同的交际价值。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种意义及其传达这种意义的语序,并正确区分语序变化所带来的语义差异,才能将其妥贴地反映到译中,提高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机制为基础,分析对比英文"bed"和中文"床"的语义,发现该词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其词义演变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交叉的趋势,而且各义项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组成了一张复杂的语义网.该基本范畴词的多项语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术语作为专名的一类,一直处于语言哲学研究的焦点。从科技术语的本质、概念意义的形成、命名以及语义泛化等方面回答了语言哲学与之相关的两个问题:科技术语具有意义,言语主体的语言能力或语言知识在概念意义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术语新概念的命名及语义的泛化多是利用隐喻而来的。隐喻作为概念的构成方式反映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与其A不如B"句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认为:在语义表达方面,A和B表达动态和静态两种语义;而整个句式重在表达一种态度、看法或评价等.在语用环境方面,该句式一般较少用在转折关系的语境当中.在语义认知方面:因为认知方式比较理性化,所以该类取舍句是一种"优选"型的取舍句.  相似文献   

17.
句法和语义成分是语法研究的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研究者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趋于一致: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然而,对于语义结构的来源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个个案,试图对语义与句法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阐释。结合个案,文章认为语义结构是由认知语境决定的;同时也指出:认知语境对复杂多变的句子形式的解释是不充分的,相关语言现象的解决仍须借助于其它理论。  相似文献   

18.
句法结构体的意义由词语的意义和句法结构形成的意义共同构成,其意义较为灵活,它随句法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对有歧义的句法结构所存在的歧义情况的认知,反映在激活速度和抑制程度上,它们由认知难度决定,其基本规律是,歧义的认知激活速度与认知难度成反比,抑制度与认知难度成正比。认知消解歧义的能力除与认知者本身的语言能力有关外,还与句法结构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9.
语言学界对“价”范畴属性的认定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配价虽然与句法有密切的关系。但“价”既不属于句法范畴,也不属于句法一语义或语义一句法范畴。动词的价是语义范畴的概念,属于词汇意义平面。词汇意义最终在句法结构中以一定形式体现出来,动词的价可以在句法结构中进行形式验证。  相似文献   

20.
成分省略指的是某个或某些个句法结构成分省去而该结构成分的语义以蕴含的方式存在的语言现象.我国学者对成分省略已作了不少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语义结构成分跟句法成分的关系的角度,对成分省略的性质和确定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