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英 《小学生》2013,(9):22-22
"你知道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的一个内容,这个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了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自然科学、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感受数学的无限魅力。然而,不少老师认为这个内容可有可无,不是考试的内容,在教学中或简单地让学生看一看,或熟视无睹地"放"过去,白白地流失了这一教学资源。怎么办?我认为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你知道吗?"这一内容时,可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补一些学生阅读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内容及呈现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是数学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都不同程度地选入了一些数学史料作为背景知识,它们在数学史内容的选择分布、篇幅容量和设计模式,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各有特色.应该加强低段的数学史教育;增加"学习内容引出数学史"和"数学史引出学习内容"两种设计模式,并在不同学段采用不同设计模式;体现出"文字为主"、"图片为主"、"连环画"、"视频光盘"等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孙存栋 《考试周刊》2013,(75):61-62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能满足农村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者认为要从对备课内容进行分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课后辅导内容进行分层等方面入手,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韩挺 《中学理科》2006,(10):15-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构主义也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和时间,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恰当地选择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在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方式中,自觉承担起各种角色,体现出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的身份与作用。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所闻所思,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以苏科版课标教材中"阅读内容"为例,对其价值及其使用进行了探索.认为"阅读内容"作为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它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教育性于一体,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积极而独到的作用.有效利用"阅读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更广阔的数学世界,获得数学文化的熏陶,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陈祥 《考试周刊》2014,(41):73-73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找、做、问、玩、用"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7.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上,我们时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小栏目":你知道吗?"对于这个内容,我们许多教师因其内容简单或视而不见,或一带而过,这项内容通常就被"简略"甚至"忽略"了。学生是敏感的,老师的忽略和大意学生是有察  相似文献   

8.
"做中学,学中做"其实质就是放手让学生在内在的、反思性的、富于理性的思维探究过程中自主探索,使得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中职数学的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这给"做中学,学中做"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静态的教材转化成动态的,组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现笔者结合所上的公开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对这一方面做出的探索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数学教育重点在于发展学生数学理解、逻辑推理、分析思考过程等,该目标的达成需依赖具体的知识学习.研究从知识内容、知识呈现、目标要求以及与知识学习匹配的数学问题4个维度探讨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学习内容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空间、数的内容所占分量较大,推理、策略方面的内容是教材中重要的内容;教材编排体现了目标要求与学生知识学习心理顺序的一致性;在知识应用上,数学问题呈现强调生活情境;在问题的性质方面,有意义问题随年级递增,机械性问题递减.  相似文献   

10.
柯昌兆 《新课程研究》2009,(8):109-109,1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数学实验教学是再现数学发现过程的有效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主体参与、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条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思路。本人就“数学实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教材中也专门编排了"做数学"的相关内容。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做中归纳""做思结合""做中优化"等策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想,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教科书《开心学习数学基础》(以下简称《数学基础》)的第二章:数学的应用.笔者引用了"数学的应用"这一章中一些具体、典型的例子,从"知识呈现形式"和"内容特点,,两大方面对这一章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从中获得对我国数学教科书编写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教师可以从…  相似文献   

14.
史毅敏 《考试周刊》2010,(38):71-72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5.
数学实验是指在数学思想指引下,学生借助一定的操作手段或仪器而进行的数学化活动。以"怎样围长方形的面积最大"为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探究、推理等数学实验活动,以做促思,以思导做,真正达到做思共生。  相似文献   

16.
2011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将数学史内容做了部分保留和强化.笔者对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意在更进一步挖掘数学史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更好地为数学高效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与生活     
数学的本质是从生活中来,而它本身又存在生活之中,更要作用于生活,要为我们的平常生活指导服务。据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每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衔接点",尽可能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观点出发学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激发本真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以数学思维为核心的教学,而教学的快捷化、知识的点状化、经验的片面化和学习的程式化等原因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束缚了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回归数学本质,秉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课堂教学各环节"做"到实处,在"做"中教,在教中反思、提升"做"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开放思维,让学生在"做"中感知,在"做"中领悟,在"做"中优化,在"做"中完善,打破思维束缚,促进思维力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做一做"栏目的设置与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致的,其实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探索知识和结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