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课题:歌曲《苇叶船》教材:湖南版第八册第十一课教学目标: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大陆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深切感情。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难点: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唱《苇叶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课件:播放萨克斯管独奏《回家》。[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通俗音乐入手,利用前课内容(本册第六课的欣赏),让学生的情绪自然进入本课所要营造的氛围当中,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2·广告深入课件:播放…  相似文献   

2.
选材: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课题:《小小的船》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的:1.用听、看、想、画、律动表演等方法,学会歌曲《小小的船》。 2.学会用舒展、轻盈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丰富的想 象力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用舒展、轻盈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四三拍的韵律感。 2.根椐歌曲意境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第三乐句一字多音处,感受四三拍节拍特点。 教学用具:电子琴、CAI课件、打击乐器、录音机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1.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听辨表现大海的四首歌曲;3.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4.创造表现大海。【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自然的情感。2.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并体验、表现出歌曲的情感。3.听辩一组表现大海的声乐作品,欣赏交响组曲《海洋与辛巴德的船》,感受大海的变幻多姿,了解交响组曲的艺术特征,体验音乐的表现力。4.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演唱、演奏、朗诵、造型等形式,创作、表现大海。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和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形式表现出来。2.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3.通过《秋虫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能力以及对音乐强弱的听辨能力。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应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以学习演唱歌曲《海》为主,从感受旋律人手,围绕着歌曲进行律动、聆听、表演、创造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音乐教学中的“感受与鉴赏”、“演唱与演奏”、“创作活动”、“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相似文献   

6.
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第二册课时: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唱《两只小象》听听唱唱动动创创二、教学目的:认知目标:充分发挥学生音乐听觉和记忆力作用,通过听唱、模唱、欣赏等形式学会歌唱。情感目标:指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三拍子强弱规律及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操作目标:通过律动、打击乐演奏、剪贴小动物、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节奏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重点:三拍子的强弱感难点: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动物图片60张、剪刀三、教学过程:(一)律动…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七册第六课"在妈妈身边"《摇篮曲》教学目的:1.用优美的歌声准确演唱歌曲《摇篮曲》的旋律,体验摇篮曲风格特征。2.通过聆听《摇篮曲》,了解摇篮曲体裁的不同表现形式。3.通过进一步演唱赞颂妈妈的歌来突出"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用柔美的音色表现歌曲的内容教学难点:准确感受6/8拍的律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从曲调和情感两方面感受《阳关三叠》,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2、能尝试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阳关三叠》,体会古代歌曲的行腔韵味。3、欣赏绛州鼓乐《秦王点兵》,感受鼓乐演奏的多种技法和非凡魅力。在此基础上对比赏析现代绛州鼓乐《鼓韵龙腾》,感受古今绛州鼓乐的不同,激发对鼓乐  相似文献   

9.
陈莺 《儿童音乐》2007,(11):44-46
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江苏民歌小调《茉莉花》,学会用优美的歌声表现茉莉花的淡雅、清香。2.通过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不同音色的《茉莉花》中所含的相关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悠长、流畅的气息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采用多种形式学会歌曲。3、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能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表现歌曲勇敢自豪的情绪;2、能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初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以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湘版教材七年级《班级演唱组合》单元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2.大胆地参与歌曲演唱,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并且能自信地边歌边舞。3.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与他人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一,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三只小鸭》这首歌,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毅力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二、进行多层次节奏练习,并用其为歌曲伴奏。 三、学会小鸭的律动。 教材分析: 《三只小鸭》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2/4拍,D大  相似文献   

14.
莫法娟 《儿童音乐》2012,(11):76-78,75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2、根据家乡特色,引导创编山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喜欢上山歌这一音乐体裁,增进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设计以"走近山歌"为主线,带学生走进桂林山水,通过看、听、赏、唱、创编等音乐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从而真正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  相似文献   

15.
对小学音乐课演唱教学进行了思考,了解了通过歌曲演唱、歌曲律动、歌曲表现可回归课堂演唱的教学本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歌曲《四季花雨》是郑冷横老师专门为初中生创作的一首校园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活泼,富有律动性;旋律流畅,音高起伏不大,很适合变声期的初中生演唱。【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从欢快的旋律中体会校园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杨晶 《儿童音乐》2024,(1):58-62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四季歌》,并用打击乐器伴奏;认识并了解反复记号“D.S.”。2.过程与方法:用声势律动感知和表现儿歌节奏;通过旋律接龙的方式,了解歌曲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四季歌》欢乐活泼的情绪,激发对大自然探究的热情。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前断后连”的方式演唱歌曲A段的每一个乐句,同时做好力度处理。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表现。4·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设想1·在学生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与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学生在“听、赏、说、唱、做、创”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河谷》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建设家园的不畏艰辛的坚毅品格。2、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提高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及恰当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教学重、难点l、通过学唱《红河谷》,引导学生有感情(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2、通过学习外国民歌引申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韦蓉 《湖南教育》2002,(1):50-51
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语调演唱,做到咬字、吐字清晰,并能按歌曲的情绪和意境边歌边舞。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二、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加强对×-、×、×三种音符时值的感受、认识,并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以运用。教学程序:一、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放歌曲《嘀哩嘀哩》,生拍手律动进教室;生唱《讲礼貌》,向老师、同学问好。二、发声练习。师:小朋友真有礼貌。现在请小朋友唱起来,开始我们今天愉快的音乐四十分钟。比一比,谁的声音最美?(师弹奏,一生上台指挥,其他学生边唱边模仿歌词中乐器演奏的样子)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