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类型的测定,并与其运动能力相比较。结果表明,少年篮球运动员神经类型分布特点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存有差异;不同位置的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分布也有差异;神经类型与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思维应变能力是篮球运动员的重要心理素质,它决定着技战术的发挥.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临场思维应变能力的形式及特点、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临场思维应变能力的差异的分析,提出培养篮球运动员临场思维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问法,对福建省女子篮球运动员神经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女子蓝球运动员罚球水平高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灵活型、稳定型和兴奋型;罚球水平差者,其神经类型主要分布于中间型和易扰型。对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女篮运动员神经类型与技术特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女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与篮球运动员的活动类型一技术特长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的纵向比较研究,考察了各种神经类型的女运动员在从事篮球运动期间的技术特长的相关性,以图为教练员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使他们能够从本质上将自己的队员有序区分,并加以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提高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神经类型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808神经类型评定量表测定神经类型,以心算为急性心理应激,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细胞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TCD4 百分比、TCD4 /TCD8 比值高于弱型组,差异显著;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体液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IgA浓度显著性高于弱型组。结论: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免疫抑制;在急性心理应激情景下,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神经类型是影响运动员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者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曾对男、女篮、排等十几个项目的运动员作了神经类型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神经类型趋向;甚至在同一项目之中,不同的神经类型的运动员也有各自的技术特长和最适宜的分工。苏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证明:运动员活动的一系列特点都是由神经系统的特性和气质决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80.8第三代神经类型测试量表”对福建省部分项目的380名少年运动员进行神经类型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测羽毛球、排球少年运动员神经类型(1——4型)的百分率离于女篮球和乒乓球: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群除挑选1—4型外,还可多选择兴奋型运动员;所测技能类动员所含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与体能类少年运动员在人数比例上有显著差异,因此长的专项训练是否能使运动员神经类朝着符合该专项特点的方向发生一定的改变昵?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使用 80 .8神经类型量表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男、女 1 5人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其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 ,且不同水平、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神经类型比较无差异。本文认为 ,在选拔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时应重视其神经类型 ,在安排训练时 ,应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点 ,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国重点城市U13足球比赛的15支队伍中的206名男子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神经类型和反应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参加我国重点城市U13足球比赛的运动员中有50%的运动员为优秀神经类型,适合于从事体育运动;13岁组和训练年限较多组中的优秀神经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大,说明随着年龄的成熟和训练的深入,神经过程会得到优化;不同年龄、训练年限、神经类型的个体在反应时上无差异,选择反应时短的运动员并不能反映其具有较优秀的神经类型.  相似文献   

10.
应用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我国冬季两项、越野滑雪119名运动员进行了神经类型的测试评定,提示滑雪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因此,神经类型应作为滑雪运动员,尤其是冬季两项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在此特指运动员竞技能力达到高水平以后 ,正常情况下持续到不能再适应其原来参加的高水平重大比赛而退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中外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年龄的统计发现 :他们的年龄普遍有增长的趋势 ;他们的运动寿命普遍有延长的趋势。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划分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的年龄阶段 ,在注重培养新秀的同时 ,也要充分发挥“老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examining how basketball players view unexpected performance errors in basketball,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they perceive them as choking. Fifty-three basketball playe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2 groups (game half) to evaluate the linkage between performance decline and choking as a function of game-time, score gap and game half. Within each group, players viewed 8 scenario clips, which featured a different player conducting an error, and subsequently rated the extent of performance decline, the instance of choking and the salience of various performance attributions regarding the error.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hoking was most salient in the 2nd half of the game, but an error was perceived as choking more saliently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nd half. This trend was also shown for players’ 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 decline. Players’ ratings of the attributions assigned to errors, however, revealed that during the end of the 2nd half, time pressure and lack of concentration were the causes of errors. Overall,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linking performance decline to the perception of choking, and that errors conducted by players are perceived as choking when there is not a salient reason to suggest its occurrence.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最大吸氧量测试,发现大学生高水平篮球队员体能甚低,其原因与遗传、选材、训练有关。在今后对篮球队员的选拔考核时,应测试其体能与最大吸氧量,并在训练中建立阶段目标考核体质,以达到与世界大学生篮球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鉴体育统计学,运动训练学等理论与方法,对江门市在训篮球业余运动员的体型及选材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认为:1江门地区篮球后备人才在身体形态方面的主要表现为身材不高,相当部分在训运动员的身高、体重指标未能进入《大纲》选材的评价范围。2江门市篮球队员的克托莱指数的均数与我省高水平队伍相近,与我国高水平队伍仍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5.
试述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比赛水平也越来越高,自然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没有优良的体能作保证是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的,所以在篮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中,要科学地、系统地、长年地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使运动员能适应现代篮球比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创伤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海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88-189,225
通过对山东省10所高等院校的521名篮球专项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篮球专项运动员发生运动创伤的比率非常大;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为膝关节和踝关节,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损伤多为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篮球比赛中的损伤率最高,其次为专项训练课;准备活动不够,局部负荷过大,机体疲劳和比赛中违反规则是致伤的4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
Examining the ‘natural’ athlete myth and utilizing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cultural/social factors in athleticism and basketball, this study through survey research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stereotypes on the impression formation of basketball players. The primary research question is to determine from a group of students the attitudes of basketball players in terms of how they evaluate white and black players in basketball. The purpose is to identify participants’ perceptions and their appreciation as to whether or not black are superior to white basketball player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employed is articulated around the theory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racial stereotypes already observed in sports. In an initial qualitative pha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ereotypical representations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skills associated with basketball players depending on the colour of their skin,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adjectives specific to each of the categories of black and white. In a second quantitative phase, whereas a more favourable view of black basketball players might have been attributable to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as per the anti-racist norm, the results show the activation of a bias towards favouring one’s own group. Once all of the initial adjectives have been expressed, the targets behave in the expected way in terms of the laws of social categorization i.e. they have a more positive view of the members of their own group (the Whites) than of the other group (the Blacks) as adjectives are cited for describing skills.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我国少年男子 ( 16~ 17岁 )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运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 ,以期为教练员更好地控制运动训练过程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依据 ,有助于教练员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 ,为运动员的选拔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 ,本文所选用的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测验指标能全面反映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所制订的测试成绩评分标准和综合评价模型经初步应用和验证 ,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可用于评价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与基本技术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9.
短期高强度训练对优秀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冀平 《体育学刊》2002,9(1):40-41
为了调查短期高强度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对 2 0名 (男、女各 10名 )优秀篮球运动员 ,进行跑台渐增负荷运动直到力竭为止。同时测定气体代谢最大吸氧量 (VO2max)、通气量 (VE)、血乳酸(BLa)、心率 (HR)、血睾酮 (T)、皮质醇 (Cor)及血红蛋白 (Hb)。结果为 :1)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无氧阈 (AT)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VO2max却未有显著性差异 ;2 )短期高强度训练期后男、女两组Hb值与训练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T、Cor在训练期前后却未有显著性差异。其结果表明 ,短期高强度训练并不能提高VO2max,而AT却明显提高。提示可采用AT值作为反映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江苏女子篮球运动员在联赛准备期中损伤特征的研究,为有效控制职业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损伤风险提供研究依据。方法:以备战2018-2019年WCBA联赛的14名江苏女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sRPE监控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通过跟踪调查记录运动员的损伤情况,分析训练负荷对损伤的影响。结果:江苏女子篮球运动员的慢性损伤率为100%,非接触性急性损伤高于接触性急性损伤,健将级运动员的损伤风险显著高于一级运动员(P=0.020);sRPE与基于Polar心率带的训练负荷得分(r=0.644,P=0.000)有显著性强相关;以中等负荷组(491~590 AU)为参照,低负荷组(98~490 AU)损伤风险有所降低(OR=0.912),而高负荷组(591~676 AU)的损伤风险(OR=2.174)和极高负荷组(677~1 219 AU)的损伤风险(OR=1.692)有所增大,其中高负荷组的损伤风险显著性上升(P=0.040)。结论:职业女子篮球运动员普遍患有慢性损伤,好发非接触性损伤,损伤部位以膝关节、足踝部和腰部为主;健将级运动员比一级运动员发生损伤的风险明显更高;中等负荷的训练课下运动员有较低的损伤风险,但减少负荷并不能有效降低损伤风险;相反增大负荷会使损伤风险显著增加,而进一步增大负荷时损伤风险又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