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不仅要从法律和公共政策层面构建保障男女平等的运行机制,而且更应把推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消除非制度性性别歧视观念和性别歧视行为作为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环节,着力提高全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程度。文章通过分析社会性别意识产生的历史原因和发展趋势、现实社会中人们对性别意识存在的偏差及其表现形式和影响,提出提高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程度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别理论将人的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加以区别,强调性别的社会建构性,认为社会对两性角色和行为的期待往往是对两性生物性别规定的延伸,人们现在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当前女性就业权现状,认为在该领域不仅存在显性性别缺失,更主要的是存在着隐形性别缺失,从而提出应对我国传统男女平等观的内容重新界定,以及在立法决策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性别观念现状与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数字表明,“男女平等”正在成为我国社会公众的主流意识,但一些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成为束缚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体生活和行为的思想羁绊。传统教育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是改变现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拔,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他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调查发现,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性别意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男女平等观不成熟,教师的女性家庭角色意识浓厚,教师的女性发展观念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较深,教师的性别态度不公正,存在性别刻板印象。因此,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改变社会性别意识状况;将性别意识纳入教育立法、教育政策中,并在具体的项目和方案中加以实施;同时对教师进行性别教育,如在师范院校和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中增加性别教育内容,还要提高在职教师对性别观念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6.
性别公正的出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实践、质疑、反思新中国以来妇女解放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对男女平等内涵的发展与注释。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提出从理念上把性别公正作为核心的价值诉求,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性别文化发展现状决定了实现性别公正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如理论层面上多种性别文化理论并存,大众文化领域尚未形成合力,政策法规中还存在很多不公正的方面。突破现状首先应从理论创新入手,坚持"一体"与"两翼"的紧密结合;其次要宣传与研究并重,在大众文化领域逐层推进;同时要引导和规制并行,建立全面立体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7.
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角色定位和性别角色期待是妇女解放进程中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它不仅直接影响着男女两性在家庭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角色扮演,而且左右着人们对“好男人”和“好女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男女平等的意识虽早已成为主流,女性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观念仍根深蒂固,即使是在高校知识分子群体中也不例外。因此,要缓释女教职工双重的角色紧张压力,性别意识的确立和传统性别观念的改变是至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艳芳 《文教资料》2009,(30):165-166
在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两性的不平等,其原因不在于男女两性本质的差异,社会性别文化是高等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根源所在。高等教育是传递传统文化和意识的关键环节。也在有意无意地反映和复制着社会性别关系。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审视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性别平等的首要因素,更有赖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家庭各领域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  相似文献   

9.
从性别角度拓展女性罪犯教改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拓展女性罪犯教育改造的新渠道,湖南女子监狱全面导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社会性别意识。该文从分析湖南省女性罪犯存在的社会性别意识盲点入手,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剖析阐述了女性犯罪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将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全面导入对女性罪犯的教育改造渠道,将女性罪犯改造成为既是“守法的公民”,又是“拥有独立人格,独立经济地位,独立社会交往”的具有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性别意识的女性。  相似文献   

10.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两性平权意识的广泛传播,妇女参政已经成为国际化的潮流。虽然我国自解放以来就倡导男女平等,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接近政治资源的渠道,以及对政策的影响力远不及男性。当前中国要走向国际化、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妇女参政,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待妇女参政,重构公正先进的性别文化亦期待妇女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毕婚族是高校中的一个新的族群。毕婚族中女大学生占多数的现象反映着我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开始了从传统的男尊女卑向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转变,但市场经济改革使这一转变面临着新的障碍。毕婚族的出现正是女大学生面对社会性别制度倒退的一种反应。解决毕婚族等现象的根本措施在于推进两性平等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建立:发挥政府在社会性别制度建立中的决定性作用,普遍开展高校社会性别教育、培养大众媒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形成原因有多种,其中女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误区是关键的主观因素。要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必须重塑女大学生的就业观。从性别话语角度来说,就是要将男女平等与女性发展的观念融入性别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前后中国成功筹备和举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对性别平等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取得了多方新进展: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使性别公正明确成为我国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将妇女发展作为公共政策问题纳入政府的重要议程,增强了公共决策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将男女平等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基本政策层面保障了性别平等;颁布实施了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国家总体发展计划促进了性别平等;建立了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以立法决策有力保障了性别平等。这些为促进性别平等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男女平等,但从我国性别比例失衡的现状看,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任重而道远。通过对我国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措施的思路,阐述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的实现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主流化:中国妇女就业立法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性别”在主流理论中的认同,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操作层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妇女平等就业权是实现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先决条件。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中国妇女就业立法现状,对深入了解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以及国家对男女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理决定论把性别看作个人的基本属性特征,而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性别不是个人的属性,是由社会建构的.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社会性别差异在幽默话语中的特点,发现大学生在幽默话语中的社会性别建构差异比较显著,男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权势功能的幽默话语建构其身份,而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团结功能的幽默话语.  相似文献   

18.
女性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和斗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断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权利,人们的性别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女性的社会地位从附属于男性和家庭,转变为在社会各个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不平等依然存在。在高等教育领域,尽管政策层面是平等的,女性在高等教育各项工作中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在性别结构和意识层面依然存在许多不平等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依然需要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性别"在主流理论中的认同,法学教育必然受到重新审视,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应成为实现性别平等的强劲动力,而且社会性别观念的引入和贯彻也是法学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的努力方向。法学教育中受教者与教育者的两性性别有着不同的意义。开设"性别与法律"这类的专门选修课程可以为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提供外在框架,将社会性别主流化意识渗入法学必修课可以为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提供实质内容,同时应以社会性别意识增订新的教材、审视和修订旧有教材。通过引进判例法教学方式,改革讲授法教学方式,培养教师性别平等意识,由因材施教而至"因性别施教"等方式,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培养新生法律人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从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相似文献   

20.
对当代男女性别气质趋于中性化的趋势,我们应理性观之。其实任何性别气质都只不过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结果。因此,当代大学生性别气质的中性化是他(她)作为社会人存在的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整个社会对性别气质中性化加以重视,并正确引导,它将是通向兼具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双性化"的必经阶段,也恰恰证明男女平等更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