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刊登网友发布的消息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被称为"网友曝"。近期《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针对"网友曝"展开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其实质就是不核实先曝光,容  相似文献   

2.
"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它诞生于互联网,而后出现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网友曝",传统媒体应该摆正心态,使"网友曝"与"本报讯"发挥彼此优势,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传播、共存共荣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钱晓文 《青年记者》2009,(19):73-74
媒体刊登网友发布的消息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被称为"网友曝"。近期《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等针对"网友曝"展开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其实质就是不核实先曝光,  相似文献   

4.
雷从俊 《军事记者》2011,(12):52-5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一段时间.一种冠以“网友曝”的新闻样式.在个别媒体大行其道.不时冲击着新闻的底线.甚至在一定范围内颠覆着新闻的属性。对于这种无需动脚动手动脑而直接取材于网友爆料的新闻操作,《中国青年报》曹林以《“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一文仗义执言.为坚守新闻准则而疾呼。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方式,可以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而随着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观众对民生的关注力度也不断增强,开始重视自身的话语权,要求新闻报道方式不只仅限于硬新闻,更要贴近民众生活,这就致使大众传媒新闻由传统单一的模式,转变成细化的分层,民生新闻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对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甜 《新闻实践》2007,(11):35-36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的基本原理,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能与受众见面,"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媒的新闻标题要受到新闻事实构成要素的强烈制约,并表现出句子化的语言特点。因此,大众传媒新闻标题的语义必然是由新闻信息的构成要素转换而来的。正是由于大众传媒新闻标题的自身特点,也就为其新闻标题的制作提供了创新性修辞或变异使用传统修辞方式的可能性,而这种创新性修辞或变异传统修辞将会提高大众传媒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正以指数增长方式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新闻的信息发布平台,中国现存的多数网站大部是以报道新闻信息为主业,这一方面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管理方式、经营模式、从业人员素质、新闻业务等方面问题,给新闻网站的发展投下了阴影。因此,新闻网站要真正成为有公信力的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是南疆地区维吾尔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信息窗口.本文基于对于南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村庄的田野调查,试图较完整地描述该村庄的大众传媒形态和媒介生活图景.调查结果表明,"Y村"的大众传媒形态存在"电视独大"报纸受众有限"、广播和电影也深受村民喜欢的媒介局面.研究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媒形态和村民媒介生活状态是准确把握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播的特征,进一步优化南疆维吾尔农村信息传播形态方面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与宣传     
“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这是由于我们的许多宣传动员是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而且我们现在大众传媒的前身.亦是以宣传为己任的党报党刊。但是从新闻学,宣传学的角度看.新闻与宣传是应该加以区分的两回事。两经常被混淆,在于它们都是传播信息的行为;但它们是不同的社会现象.出发点、表现方式和归宿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众传媒自主经营的能动性越来越强,"策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由早期的新闻策划走向广告策划、活动策划。但伴随着传媒策划盛行的则是不断增多的质疑与争议:新闻能否策划?传媒能否把握策划的界限?更进一步,目前的策  相似文献   

12.
陈坚 《网络传播》2009,(12):57-57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出现的“网友曝”冲破了媒体对新闻源的“垄断”,同时也有了民间老百姓的声音,从而在我国新闻史上开创了一个老百姓有较自由地发表言论的新时代,我认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早期大众传媒是以报纸,书籍等传统载体进行传播信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方式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手段层出不穷,然而电视的出现可以说是大众传媒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由于作为传播媒介的电视所具有的的现场性、参与性、选择性,使得其在众多的传播媒介中颇受喜爱。而在电视传媒的庞大的受众人群中,青少年则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由其在其特定年龄段的好奇心,求异心,等心理的影响,青少年也就成为了电视传媒的最主要受众。主要阐述了当今社会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促进电视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积极引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即使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又称为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指的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等的总称。在西方,大众传媒也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社会效益,则指的是一项工程对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等社会福利方面所作各种贡献的总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信息摄取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大众传媒充盈着我们的生活,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足够含量的信息,不断吸收来自外界的不同资源,扩展我们的视野和思想,让我们充分掌控信息,时刻维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大众传媒对社会效益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程航英  杨芳 《新闻知识》2001,(12):46-47
面对多媒体的竞争,特别是网络这种集多种媒体优势于一身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曾经"如日中天"的电视媒体如何顺应时代,增强竞争力,成为电视从业者亟待思考的问题。而随着观念接受信息层次的多元化,接受心态的平和、随意,新闻节目如何让观众从视觉上心理上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让新闻宣传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成为新闻工作者的追求和观众的企盼。为适应观众在接受信息形式上多样化的需求,当今新闻节目中某些栏目的播报方式发生了变化,"说"新闻应运而生。一、"说"的特点"说"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播报方式,它满足了人们渴望沟…  相似文献   

16.
怎样遏制文娱新闻炒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爱日记"到演艺圈"录音带丑闻"、从"皇阿玛性骚扰案"到"女保健医生向某知名主持人讨要医药费"……文娱新闻已成为低俗信息炒作与传播的重灾区.有效遏制文娱新闻低俗化炒作,提升大众传媒的信息品质,是当前新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说"新闻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该方法使传受双方形成信息和情感上更好的交流,是对传统新闻播报方式的挑战。如何"说"好新闻,提高节目质量就成为主持人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崔瀚文 《新闻世界》2014,(8):429-430
"网友曝"是全媒体时代的产物,它诞生于互联网,而后出现在各种主流媒体上,因此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面对"网友曝",传统媒体应该摆正心态,使"网友曝"与"本报讯"发挥彼此优势,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传播、共存共荣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王瑶 《新闻世界》2013,(2):52-53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已很难脱离网络,传统媒体已不再是大众获得信息的唯一通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信息正在出现融合和互补的趋势,许多发轫于网络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地被大众传媒所关注。由于网络信息接收和发布的广泛性,在海量的信息中,受众很难注意到某些事件,这就需要网络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来吸引受众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该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引发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20.
<正>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被称之为是"印刷传播阶段"。这一时期,报纸、书刊等基于印刷技术的传播媒介繁荣发展,带领新闻信息传播业进入到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传播从纸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