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吕亚  万艾 《亚太教育》2019,(9):185-185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对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事件、行为所得到的感悟、反思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以实践为前提,挖掘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意义、本质和规律。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探讨教育叙事研究培养路径和策略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故事中的生活体验与意义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实践的事业,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性知识是其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合理性基础。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教育叙事研究仍然归属于"叙事活动"这一范畴,它强调研究结果的意义性和可诠释性,而不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一种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在文本写作上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规范,本文提出教育叙事案例应体现问题性、情境性、故事性和意义性。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叙事研究从讲述者的故事开始,以对故事进行阐释为其主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性质与特点教育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质的研究是其方法论基…  相似文献   

4.
教育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运用形式。它是广大教师容易实施、效果实用的一种科研方法。本文阐述了教育叙事研究理论,教育叙事研究对教学的意义和教学中教育叙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叙事研究者以教育生活世界为出发点,把教育经验组织成有意义的事件,通过对事件的描述分析,挖掘内隐于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教育理论,揭示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教育叙事研究在实现其重要价值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叙事文本的表达形式单一;叙事文本缺乏深度描述和解释;研究者自身的主观性太强。其原因有三:受传统教育研究思维方式的影响;教育叙事研究方法自身的原因;教育叙事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对策:教育叙事研究者要培养跨学科视野;研究者要对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本身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参与科研、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外部力量的知识培训以外,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切入教师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使教育科研回归生活本身。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本期专门编发的这组教育叙事研究的文章,目的是促进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叙事研究 从讲述的故事开始,以对故事进行阐释为其主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从讲述者的故事开始,以对故事进行阐释为其主要任务。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几位课程学者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研究是对教育故事的重新叙事,不同叙述者因其对故事的理解不同,其叙述的方式及对意义的阐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育叙事研究必须明确叙述者的存在形态及其功能特点,以便更有效地实现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是人类经验表达的基本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是通过讲述故事揭示教育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自然情境性、反思性、开放性、意义诠释性是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能够激发教师自我发展需要,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命题,其涵义可以解读为三个层面:在内容上,是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在方法上,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法即教育法;在目标上,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同时,该命题存在三个方面的疑义:就教育的范畴言,教育影响不同于教育目的;就教育的功能言,意向之教有别于成功之教,教育的意义存在不同的标准;就教育的实践言,教育中的生活区别于生活中的教育。检讨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需分析教育在指称和含义上的多歧性。  相似文献   

12.
Explorating reform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for vocational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BE) curricula for medical student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cess in following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standards, intensify 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s, enhanc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gives the background on establishing the course in medical linguistics and its content, and introduc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 sci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form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in medical linguistics courses.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方法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方法是相对显性教育方法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具有潜隐性、渗透性、自主性等特点。隐性教育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它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和教师主体人格的感召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公民教育是成功的,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源于其方法的成功。探究美国公民教育方法,借鉴其宝贵经验,对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CBE职教模式是加拿大社区学院教育的成功教学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教学原理、主要特征、课程开发等方面均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我国应积极引进这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框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体系主要包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目的,采用实证论、批判性与形式化的思想方法体系和以渗透式教育为主的实施途径体系,以及以探究式学习方法为主的具体操作方法体系。从而使大学环境教育系统化、条理化,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锻炼身体,提高机能,增强体质和培养品德的活动,不但具有科学和艺术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与显性教育相比具有"愉悦性、知识性、多样性和潜隐性"[1]等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避免了容易倒向说教和填鸭的方式。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恰以渗透性、隐蔽性著称,通过与美国的比较,借鉴它隐性教育的特色,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对象,又以教育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以“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指导思想,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以评价对象为主体,以发展主体为基本理念。发展性教育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从对人的发展的重视程度、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程序都突破了传统,对高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学科分化历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教育体制,仍在较大程度上束缚着高校的素质教育,高校学生往往重专业轻综合,重知识轻方法,重传承轻创新。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提出素质教育应从实现目标、内容、体系、方法进行全方位的重塑,其中包括综合教育与分科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知识教育与方法教育等层面,以实现培养专博通、真善美、知意情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