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是师生共同的心病。有一位作家曾用这样一幅对联形容学生作文时的情景:上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2.
王文斌 《教育》2008,(9):53-53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写好作文不是一件易事。有位作家用这样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针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现就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彬丽 《中小学电教》2011,(11):143-143
<正>记得一位作家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可以说是学生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每次写作文都觉得无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同学们没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我觉得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朱老先生的这两句诗,我便思考我们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有这样一幅描写学生作文时愁苦情状的对联,上联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是: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眉批是:写不出来。如何为作文教学注入"活水",这一直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致力探索的课题,笔者在这点上也做了些尝试,取得一些收获。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写作教学一直是个常说常新却又始终令人纠结的话题。写作经验、作文秘诀层出不穷,可谓仁智互见,却难有被广泛认可的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系统教学程序。这种状况一来意味着写作教学存在着有待开发的无限广阔空间,二来也导致了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难以避免的杂乱无章。有人曾写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描述学生写作时的苦愁状态,可谓传神。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做,苦等,苦愁,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干肠.横批是:写不出来.从这幅对联我们就可以想像到作文对学生有多难,也就怪不得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严重,情不真,意不切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认为要写出这样的文章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即想写、会写、有内容可写,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25)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写好作文不是一件易事。有位作家用这样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针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现就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月花 《成才之路》2009,(14):43-44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幅对联:苦坐苦思苦寻苦觅苦药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不展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让人好笑之余不免深思:是什么让作文如此之难?究其根本,就因为缺乏对写作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作家,曾用这样一副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人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这就是同学们写作文时的真实写照。同学们都怕写作文,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像数金币一样数自己写的作文字数,数完了接着再写,写一段再数,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表现出了一种苦情苦意.这固然与他的身世及侍卫生涯有关,但更多的来自于他情感历程的跌宕.这不是一个愁字可以涵盖得了的.愁情不断的叠加,是更深沉的愁情,是更浓重的愁情.然后再细细品读,苦之一字就从字里行间漫卷的忧愁底部缓缓升起,一直浸透肺腑.人生无常、情爱无常之感慨油然而生.而这样一种哀感顽艳之苦情,恰恰就是纳兰万斛深情之所寄.难怪这位天生富贵的公子自诩为"不是人间富贵花".本文就试图从三个方面来看纳兰爱情词的"苦"字:相思是苦,悼亡最苦,恋情亦苦.  相似文献   

11.
陈淑兰 《海南教育》2014,(10):30-31
学生作文写作之难,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来形容: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文指导规范太多,要求过高,如要求作文应有创新意识、个性特征、想象力、幽默感以及美的语言等等,超越了学生所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尝不到"跳一跳,  相似文献   

12.
回想自己的学生时代,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每次经过一番搜肠刮肚,挤牙膏似的只能挤出一小段文字,还干巴巴的没嚼头。当时的情景真是"苦坐苦思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眉苦脸"。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少受习作之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进行了一些探究。我认为,作为学生习作的引路人,教师应做到心知"度"明,把握好习作教学的几个"度"。一、明晰标度所谓"明晰标度",就是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每个阶段的习作要求和每次习作的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难点。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有位作家,曾用这样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这副对联形象地描述了当代中学生写作困窘的情景。中学写作教学已经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新的"八股文"应运而生。虽然作文在高考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但据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仍然很低,中学写作教学的高耗低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痼疾。  相似文献   

15.
    
<正>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成绩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古  相似文献   

16.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断肝肠。”作文真的如此愁苦吗?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爱上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杨春艳 《考试周刊》2009,(39):85-85
在一幅描写学生写作难的漫画中,作者用了这样一幅对联描绘一个冥思苦想的学生: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难道写作文真的如此让人惧怕吗?学生提到作文就皱起眉头无从下笔,教师提起作文也是苦不堪言,往往教学精力用了不少,教学成效却迟迟不见,结果造成地人人畏惧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18.
师魂如浪     
初中快毕业时,老师出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理想》,许多同学都写"科学家"、"工程师",而我写的是"老师".这两个字是自自然然从我心里流淌出来的,就像那山泉里的水,自自然然流淌出来一样.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在心中产生的呢?我也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期特鲁效应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斯特鲁先生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首先他将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识别,并说出颜色的顺序,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颜色及其顺序;他再用红颜料写上"火"字,用绿颜料写上"树叶",用黄颜料写上"橘子",用蓝颜料写上"天空",学生也能很快说出是用什么颜色书写的及其顺序;第三次,他用红颜料写上"黑"字,用蓝颜料写上"红"字,用黄颜料写上"绿"字,用绿颜料写上"白"字,用紫颜料写上"黄"字,这一次学生却一头雾水,他们感到很别扭,记住颜色却忘记了字,记住了字又忘记了顺序,顾此失彼,急急巴巴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20.
很多同学练字时不愿意临帖,对于教材中的分析讲解内容也不愿意去研读,拿过纸笔就写。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练字也一样,"百练不如一看",埋头苦练一百遍,不如认认真真看字帖一遍。练字不仅要"手练",更重要的是"心练",希望同学们能心手合一,认真写好每一个字。二十一、日做偏旁,左短右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