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旎 《晋图学刊》2012,(4):64-66
受网络文化等的冲击,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阅读已渐行渐远。倡导阅读,尤其是倡导经典阅读已成了迫在眉捷的问题。本文阐释了经典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并以南京图书馆阅读节《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引读为例说明了经典名著引领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围绕《妇女杂志》自身及其读者、阅读环境等方面,重点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讨论民国时期的女性阅读,如何从传统向现代演变。  相似文献   

3.
何凯 《出版广角》2014,(6):38-41
正2014年2月15日,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与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出版研究所联合主办"大学生阅读调查与趋势分析"学术沙龙。面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各方教授、出版人各抒己见,对以读书为主业的大学生、研究生,是否要深阅读、慢阅读、读经典、读原著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期《出版广角》沙龙精选学术沙龙中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有了良好的阅读风气,文化自然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国家也才有前途和希望。因此,倡导大众阅读,引领阅读风尚,提高国民素质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南京图书馆以阅读经典为切入点,在首届南图阅读节以《红楼梦》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基础上,第二届阅读节是以《西游  相似文献   

5.
2009年第七次我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国民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快速而浅显的阅读方式占了主流;58.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在国民最喜爱的图书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名著以明显优势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起,南京图书馆每年举办一届阅读节,最大特点是每年选择一部经典名著,确立一个主题,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读者深入解读每部名著精义。前四届阅读节已先后选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从第五届起,开始陆续选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国哲学名著,今后还要选读世界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7.
花俊苹 《大观周刊》2012,(50):28-28
2010年2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江苏台播出,经过“红楼梦中人”评选一路到电视剧的开播,一直为大众所关注:且好坏品论不一。本文着力在它的服饰色彩方面,从传统配色与现代配色中寻找撞击点,来探讨新版《红楼梦》中的服饰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毕新伟教授新著《性别与德性:文学的传统及其现代踪影》中德性与女性文学、女性阅读相融合的写作特点,阐述了以中国传统女德为精神核心的女性工读文化的现代意义,并为图书馆以德性引领女性阅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阅读疗法”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文章选取并重点评介了《阅读疗法互动过程手册》《阅读疗法应用:理论和实践指南》《阅读疗法参考书》等当代“阅读疗法”专题代表性英文著作,以解题目录的形式对其作者、基本内容、知识框架等进行系统梳理,期望为我国“阅读疗法”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教材及为相关学术研究打开新思路。建议加快引进翻译国外的系列经典专著和教材,促进相关学科交流,并拓展“阅读疗法”研究的干预对象群体。  相似文献   

10.
“校园书香阅读文库”一套12册出版面世后,立即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其中《读书有方》一书是以“读书”为主题的随笔、散文和讲演稿的集成,旨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意在启发青少年的读书兴趣.《读书有方》立意构思巧妙,在“阅读环境”“阅读多重价值”“阅读方法”等方面的阐述凸显了其专业价值,对培养大众的阅读情意、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悦读"中享受人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05,24(5):89-90
曾祥芹,1936年生,湖南洞口县人。195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原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现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文章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文章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文章学、阅读学、语文教育学的研究。著述、主编有《现代文章学引论》、《汉文阅读学导论》、《语文教学能力论》、《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文章学教程》、《阅读学原理》、《阅读技法系统》、《文体阅读法》、《古代阅读论》、《阅读学新论》、《历代读书诗》、《现代读书经》、《快读指导举隅》、《阅读改变人生》等26本专著。  相似文献   

12.
在近年来书史和阅读史的全新研究趋势下,文章拟以《世说新语》中的阅读文化史料为切入点,浅析其在阅读载体、阅读行为和阅读内涵等方面所保存的文化细节和背后意味,简述了"清谈"这一文化符号体系的流变和异化,进而展现《世说新语》在当代书史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31):66-66
《我的书房》;《中国现代小说史》;《自由的遗产》;《中目文明的秘密档案》;《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古代五经之首,本文以时间为序,对历代女性的《诗经》阅读进行了梳理,并就这些梳理总结了女性阅读的特点和局限。  相似文献   

15.
何来“壶奥"     
"侯文咏还引述脂砚斋的评点:‘(《红楼梦》)深得《金瓶梅》的壶奥。’于是,《水浒传》《金瓶梅》到《红楼梦》,在侯文咏看来,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里最灿烂、最有出息的一支家属系谱了。"这是2010年5月12日《现代快报》A26版《作家侯文咏另类解读(金瓶梅)》一文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有这样一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阅读自古以来既是人类社会的一项基本活动,也是人们求知、治学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门学问。阳海清先生“建立‘阅读学’断想”一文(载《图书情报论坛》2007年第3期),试图从阅读的现实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内容以及发展前景为框架,倡议建立“阅读学”。倡议是适时的,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图书馆界从事理论研究同仁,应该同心协力,为建立“阅读学”献计献策,添砖加瓦。笔者拟从阅读之“比较”和“选择”切入,谈其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组稿编辑并出版发行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年度报告(蓝皮书),可以及时概括和总结特定地域、特定时段全民阅读理论和实践成果,呈现一地一时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成效,支撑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参考,提高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知名度和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论文通过评析《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及《江苏全民阅读年度报告》问世各卷,概述和评析其内容和体例特点,以期为方兴未艾的全民阅读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字经》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为古代蒙学教育的经典读物,它根据蒙童学习特点集中推荐“经”“史”“子”类书目并指导阅读方法。《三字经》中针对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环境、思考能力培养和推荐书单制定等方面的阅读指导思想对于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现代阅读中的作用,以及在新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阅读通史》系统梳理上古至民国的阅读历史,勾勒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日常生活对阅读发展的影响。以阅读串联中国历史,挖掘源远流长的阅读文化,描述中华文化的知识形成及发展与阅读的亲密关系。知识来源于阅读、发展于阅读,可以说阅读在改变着世界,作为第一部多卷本的阅读通史,《中国阅读通史》的编撰有着多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