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国内高校《美学》教学存在着美学教材与教学过程双重"不适",美学教材不适应实际教学所需局限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不思创新又局限了教材编写的创新。基于美育导向的美学教学更加注重感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实践,而反对单一的知识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当前高校美学教学需要从教材内容到教学过程的全面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迈向新世纪的美学历程——读《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陈文忠(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芜湖,241000)《走出古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阎国忠先生对80年代以来的美学论争作系统梳理、沉潜反思的力作;它以明晰的思路和极富启示的评...  相似文献   

3.
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没有人也就没有美。美是需要体验出来的,世界上不存在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景、美食、美文……我们时刻都在体验。美学是人文学科中的核心学科,承载着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而美学教育关系着国民美学素养的提高,美学教材便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教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由牛宏宝编著的《美学概论(第三版)》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先,从体系构成来看,该书阐释的理论逻辑是围绕着审美活动而展开的。根据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新设专业的建设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率先开设了新课程“实用美学”,并编写出版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教材《实用美学》。我们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探索并解决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校各类美学教材中,薛富兴教授撰写的《画桥流虹——大学美学多媒体教材》展示了美学概论教材写作的一种可行路径,从中可以总结出大学美学教材知识分层、体贴人类审美活动本来面目、美学作为知识学与智慧学相统一的三条基本写作经验,值得美学界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高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但实际效果却有较大差距,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从《美学概论》得到了启示。《概论》分美为两大类,即现实美和艺术美,实际上,教育活动本身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能否编写一部《教育美学》,充分揭示教育活动这两方面的美,从美学领域有深度有力度地对学生进行热爱教育的专业思想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及对搞好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过去《美学》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美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辟高校《美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美学》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通过教学个案剖析的方法试论了《美学》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从教材、教案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深化《美学》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美学》教学工作,得出了“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也是《美学》教学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先秦美学和魏晋美学两个高峰,汉代美学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特点。《淮南子》、《乐礼》、《诗大序》、《论衡》以及司马迁的美学思想,既有对先秦美学思想的发挥和整合,也有对魏晋玄风的兴起与文艺美学的自觉的前导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杰教授主编的《美学》是适应新的美学现实和教学活动而编写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该教材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立场,主张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结合。它还在继承原有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阐释,并引入新的美学研究观点和资源,尤其是人类学资源的引入更有价值。因此,该教材具有更好的教学适用性和研究性导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就编写出版了《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等几部美学专著。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他的《我与文学及其他》《诗论》等著作都是在对比中西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11.
四川师范大学学院教授皮朝纲所《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一书,已于2003年10月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在美学理论呈多元化趋势的现今,美学原理教材如何能在学理上真正具有自己的创新与特色,这已经成了美学原理教材编写中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张法的《美学导论》以关学的基本问题来结构全书,体现出一种新的视域与编排方法;而其对关是虚体而又不离实体的现象学理解,则使教材对许多美学问题都作出更为通脱的理论阐释;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也使得这部教材具有一种智慧的品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美学教材相对集中地关注到艺术美学,把艺术看作是探讨美学各种问题的核心领域甚至唯一领域,自然美学则比较少。自然美学的推进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种状况,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美学教材中自然美学的地位。这两种美学形态存在着重大的区别,我们应该将自然美学融入审美知觉论、审美体验论、审美形态论和审美教育论等美学基础理论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相对合理的美学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艺报》社与南京师范大学学院联合主办的“回归实事:政治美学与艺美学”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1月19日至22日在南京召开。来自《艺报》社、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出版社、科研机构的五十多位专家学参加了会议。南京师范大学学院马景仑副院长代表大会主办方致开幕词,介绍了学院艺学科的传统与学术特色,并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进一步拓展美学的研究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究《孙子兵法》的思想内涵和现代价值,对孙子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研究,孙子虽然没有美学专论,但其对美的本质、美感和形式美都已有了深入的理解。《孙子兵法》以其辉煌的成就和独具特色的体系构筑了东方军事美学。  相似文献   

16.
谭容培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19-120,124
颜翔林的新著《后形而上学美学》,对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建构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推进了当下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丛玮 《文教资料》2011,(36):8-9
生态电影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并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存在。尤其是近年来,《世界末日》、《2012》、《阿凡达》等大手笔、大制作的电影在全球上映,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生态电影的非凡崛起。关注生态电影.并运用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发掘其美学价值就显得意义格外重大了。本文就将对生态电影的美学意蕴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坛经》本身蕴涵着巨大的美学价值,但学术界开拓不够深入。挑选学界不太注意的问题加以研究,例如《坛经》潜美学的问题,《坛经》般若境界与潜意识、意境的微细区别问题,《坛经》蕴涵着的几种审美形态的问题,《坛经》美学与康德哲学等的比较问题。希望这些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能填补《坛经》美学研究的一些空白,有助于推进或深化《坛经》美学乃至禅宗美学、中国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跟美学密切相联的一门学科,于是语文教材编写者在语文教材中便注重突出了各种品格的美。曾永成、董志强编写的《美学原理教程》①将美的品格分为:优美、崇高、悲(悲剧)、喜(滑稽)等,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以上四类品格的美都—一地在教读篇目中得到展示。按《美学原理教程》观点:“优点是对象相对于主体的尺度处于和谐统一关系中的一种审美品格,其审美实质是对人的本质的直接而全面的肯定”,“优美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是一种透明的和谐统一关系”②;悲(悲剧)是“主体与客体的尖锐对立冲突中”“主体的暂时被否定”而“最终必将…  相似文献   

20.
章启群的《作为悖论的“〈庄子〉美学”》一文以西方美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来研究《庄子》和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不仅否定了《庄子》美学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而且对“《庄子》美学”、“道”、“美”、“自然美”等观念都造成了理解上的偏差。对《庄子》文本中究竟有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做出学术上区分、辨析是有意义的,也确有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