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中,有些及物动词接宾语后意思仍不够完整,还需要一个词或短语来说明宾语的身份或状态,以补充其意义上的不足,这样的词或短语叫作宾语补足语,宾语和宾语补足语一起构成复合宾语,其句型为: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可以用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分词等来充当。1.名词作宾语补足语H e called it M ickeyM ouse.他把它叫做米老鼠。H e considers it his dutyto help others.他认为帮助别人是他的责任。They elected him m onitor of the class.他们选他当班长。H is father nam ed him Tom.他父亲给…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决定了语言发展的漫长历史和复杂的演变;地域辽阔,标志着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方言的多样性.往往是"偏壤遐陬之间,田夫野老之语",却有"转与雅记故书相合"的."方言既杂,殊语日滋.或义同而言异;或言一而音殊.乃各本方言,增益新名,或择他字以代.由是一字数义,一物数名."  相似文献   

3.
存现句是处所词语作主语,全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事物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必须位于句首且作主语;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面可以有修饰成分;存现句中可以有几个处所词语;一般情况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不可缺少;存现句的处所词语前后有时有名词或人称代词出现.  相似文献   

4.
当代有些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结构里面,为句子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它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之为句子状语(Sentence adverbial).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也叫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翻译界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Venuti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是:(1)翻译应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这也正是翻译的主要目的;(2)在目的语文化中移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形式;(3)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Nida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并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这一派的观点是:如果译…  相似文献   

6.
语言环境和儿童语码选择、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普通话和方言双语码环境下的儿童,在语言习得期就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刺激,会发生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处于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语码选择和转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根据调查我们认为:(一)处于多语码环境中的儿童选择何种语码作为自己的主要交际用语,取决于他的家庭中何种语码是强势语码;(二)愉悦舒适的人际环境对处于语码混杂的语言环境下的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至少在3岁之前,儿童只能掌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语码.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应该营造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该种语言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域(Register)这个概念最初是Reid在1956年提出来的.Hallidav后来逐步完善了这一概念,他指出,在任何一个情景的语境中,都会有三个变量影响语言的使用.这三个变量为语场、语旨和语式.80年代他进一步将语域理解为与某一情景组成(situational configuration)语场、语旨、语式有关的语义组成(semantic configuration).在论述语境和语篇的相互关系时,他认为语境因素与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这篇文章主要论述语场与及物性系统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把<论语>放在他者哲学的语境里分析,可以展示出一个不同于主体性哲学的解释学视角,挖掘出孔子儒学中另一重可能的意义域:即孔子儒学中存在着他者哲学的向度.狭义地说,<论语>中的他者有三类范型,即师友、父母和圣人,他们分别属于差异性的他者、无限性的他者和理想性的他者.从他者哲学的视域看,"我"与他者的关系是<论语>思想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宾语补足语对宾语起着补充或说明的作用 ,它和宾语一起构成复合宾语。现归纳如下 :一、名词作宾语补足语 例如 :Shefoundhimaverygoodpupil.她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WecancallitMid -AutumnDay .我们称这一天为中秋节  相似文献   

10.
庞德认为,翻译是对原作的部分批评,是独立于原作的创作,是对原作的语势转移,因此他提出异化翻译策略,内容派生或有机形式翻译策略,音象、形象及义象语势翻译策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翻译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土家语是他砂土家族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因此在他砂乡产生了大量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地名承载着土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土家族没有文字,只能通过汉语记音的方式来记录土家语地名,导致许多土家语地名出现误记或误释。作者在他砂乡土家语言调查的基础上,收集土家语地名约150个,选择其具有代表性的47个土家语地名,运用语言学和地名学的方法,从地貌特征、居住环境、农耕文化、民族活动四个方面,对他砂乡土家语地名进行考释,并简要论述这些土家语地名的来源及其文化意义。通过对他砂乡土家语地名的考释,辩证其误解,以更好地把握土家语地名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有些当代语法学家如R·Quirk等人根据状语是否结合到句子结构中的情况把它分为三大类:那些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到句中的状语叫做附加语(adjunct);那些只在句子结构外围的状语叫做外加语(disjunct)和联加语(conjunct)。附加语是一种修饰性的状语,它结合在句子的结构里面,为句子的内容提供附加材料,主要是对谓语进行修饰或说明,所以又叫修饰性状语或结合性状语。外加语不修饰谓语或谓语动词,而是结合全句作些说明或解释,表示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内容所持的态度和个人看法。由于它不与所评说的句子或分句在结构上紧密结合,独立于句子的主体之外;所以也叫评注性状语或分离性状语,传统语法称句子状语。而联加语除状语意义外还起连接句子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为连接性状语。  相似文献   

13.
他是一个实践者,始终埋头耕耘在杏坛基层;他是一个创新者,不但超越了别人,而且还不断地超越自己;他是一个快乐者,至今诗意地栖居在绿色语文中.……  相似文献   

14.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所产生影响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50年代,它是指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交际时,由于不熟悉目的语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语言迁移有两种: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侯易(Hoey)的词汇重复理论认为语篇中词项重复三次或三次以上即构成词汇衔接链,对语篇的连贯起重要的纽带作用.本文以劳里·李(Laurie Lee)的散文<欲念>(Appetite)为文本,分析词汇衔接链在语篇中的特征及功能,说明词汇衔接链对作者构建语篇以及读者理解语篇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他有一个阿拉伯语名字--苏莱伊曼,意为先知、聪明、严谨,而他也正是用他的缜密思维,赢者心态,畅快游弋于阿拉伯语世界.从山里娃到留学生,从教学一线的教师到学院的院长,他一直奋斗在外语类知名学府.  相似文献   

17.
任务是学习者根据所给信息,经过思考得出某种结论或结果的活动,有时特指通过理解目的语或非语言信息输入之后所从事的活动或行为。在执行任务时,学生使用目的语来解决交际中的交际问题;在语言交际中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意义表达上而不是语言形式上,在评价任务时要看事情的结果。D.Nunan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标志性人物,他在《交际课堂的人物设计》一书中指出:作为一项课堂活动,交际任  相似文献   

18.
对作品中的角色来说.转换语码是项有效的交际策略.通过语码的改换,可以更清楚地表达信息;避免尴尬;借机炫耀自己的语言能力或社会地位.在<围城>中,钱钟书利用这一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展现细节,制造修辞效果.语码转换也因此成为该小说的一大文体特色.  相似文献   

19.
应重视语码转换在双语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语码转换教学采用中文版教材,针对非英语的各门学科,以不影响学科教学进度为前提,借助学科研究文献、国外原版教材中的精华及网络资源,每节课通过语码转换的方式适时适量地向学生渗透专业英语语汇、语句、语段或语篇.语码转换教学运作方便,省时高效;因材施教,注重学习过程;学生受益面广,有利大学生整体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他砂汉语的标记被动式有"名<,受>着+[名<,施>]+动""名<,受>+名<,施>+各+动""名<,受>着+名<,施>+各+动"等三种类型.讨论这三种标记被动式的用法及被动标志的来源.他砂汉语中由被动标记"各"和"着……各"构成的被动式均与土家语的影响有关,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土家语的抵抗和改造,属于汉语、土家语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