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保证健康的“最佳点”最佳温度寝室温度:一般寝室内涵度在20—23℃时最为适宜.20℃以下时就会有冷的感觉,相反,如超过23℃则出现掀开被子,翻身变多的现象.被窝温度:最适宜入睡的被窝温度是32—34℃.虽然被窝可以用体温捂热,但捂的过程中体表...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曾介绍哺乳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而它们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如何呢?大家知道,对付高温比应付寒冷更麻烦。当夏季气温上升至36°—37℃时(还未超过体温),人们便难于忍受,除大量出汗外,还得采取其他措施来防止体温过高。然而对许多多毛的哺乳动物来说,它们身上很少或根本没有汗腺。所以哺乳动物在高于体温的环境条件下调节体温是最耐人寻味的问题。一些低纬度沙漠地区,夏季白天的气温和地面温度超过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温。在这种条件下,一方面哺乳动物本身产生代谢热;另一方面高温环境的热辐射又不断进入动物体内,这样显  相似文献   

3.
人体正常温度及其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温的正常值和测量部位1.体温正常值人体各部分的温度有所不同,体表的温度低于深部.在体表不同部位的温度又有一定差异,而且可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波动,但机体深部的温度比较稳定.所谓体温,就是指人体深部的温度.保持一定的体温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将引起体内酶的活性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一般当体温超过41℃或低于25℃时,就将严重地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因此,正常体温要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身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其正常值因测量的  相似文献   

4.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夏季高温高湿时间长,热应激反应作用会造成奶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反应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为缓解奶牛热应激只要采取有效措施,热应激就一定能受到控制或者不发生热应激。  相似文献   

5.
人体的运动能力,除了受能量物质——糖元供应和输氧能力的影响以外,热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在29℃的湿热环境下,以最大负荷运动持续12—15分钟,则能够提高体温,甚至可以超过41℃以上。在较适应的26℃温度环境下2—4小时的长时间运动则能促进体内的水化作用,甚至也能产生体内高热。当气温接近人体皮肤温度时,人体对流散热的能力则减弱。这时需要增加蒸发散热降温。因此,人体分泌汗液的能力就成为热环境中影响长时间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小儿的正常体温:肛温波动于36.9℃~37.5℃之间,舌下体温较肛温低0.3℃~0.5℃,腋下正常温度为36℃~37℃。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临床上按体温高低分四类(均以腋下温度为标;隹):低热为〈38℃;中热为38℃~39℃;高热为39℃~41℃;超高热为〉41℃。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体来说,多高的温度是最适宜的?人体对高温的忍耐极限又是多少?据专家讲,25℃-28℃是最舒服不过的。如果在33℃这样的温度下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作为人体“空调”的汗腺就会开始启动,并通过微微涔汗散发所蓄积的体温。到了35 ℃时,浅静脉就会出现扩张现象,皮肤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身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温下蛋鸡的应激反应和缓解物质的研究方面进行论述。结果表明,单一的缓解物质效果不明显,复合制剂的效果亦不理想,而中草药添加剂和生物菌制在提高蛋鸡产蛋率方面效果明显,在未来的热应激缓解剂方面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如果超过了正常体温就会感到全身不适。当体温达到42℃以上时,人体的某些生物化学变化便会停止,生命也将会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10.
电脑的故障常常是突然发生的,环境条件与故障的发生有很大关系,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几个方面谈谈环境对电脑的影响。 一、温度对电脑的影响 当机房环境温度超过26℃时,内存中数据丢失就开始出现,逻辑运算的结果、算术运算的结果、甚至磁盘上的数据都可能出现错误。 因为电脑芯片和许多部件对温度非常敏感。机房环境太热,会使元器件内部温度太高而发生材料老化,高温还会导致软磁盘的物理变化,致使软磁盘损坏。 采取维护措施如下:①保持机房内的通风和散热,计算机集中在一起时,发出的热量加在一起是很可观的,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热应激对艾拔益加(AA)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甜菜碱对热应激缓解作用。方法:60只21 d的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甜菜碱组。对照组按肉鸡饲养标准温度饲养,热应激组和甜菜碱组饲养温度为32±1℃。热应激组饮用自来水,甜菜碱组饮用含有0.2%的甜菜碱水溶液。分别于肉鸡28、35、42 d时,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抗氧化功能指标。结果:28、35、42 d时,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GSH-Px、SOD、CAT活性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甜菜碱组比热应激组血清GSH-Px、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或P0.05)。35、42 d时,甜菜碱组与热应激组相比,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慢性热应激时肉鸡血清抗氧化功能的显著降低,甜菜碱可显著提高热应激状态下肉鸡血清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动物在炎热的夏天或做剧烈运动时,浑身大汗淋漓。人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当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时就是病态。如果体温超过42℃或低于32℃时将危及人的生命。然而人类生存的环境却  相似文献   

13.
浴池里的水温,最佳温度是40-42℃左右。但实际上在夏天42℃的水温就会让人热得受不了。可见,合适的水温也会因气温的不同令人感觉发生变化。 那么,同样都是30℃,浴池里的水就令人感到冷,而气温却会令人感到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人的皮肤表面的温度有关。由于水的导热性很强,能把人的体温一点一点地夺走。所以,当人进入30℃的水中,皮肤的温度也会下降到近30℃。可是,空气的导热性较差,夺走体温的速度比较慢,皮肤的温度能持续保持在36℃左右。 人的冷、热感觉,并不取决于外部的温度而是取决于皮肤的温度,所以即…  相似文献   

14.
用动态热模拟试验技术,对经高效熔体综合处理的高成形性易拉罐用铝材进行高温等温压缩变形试验,并用OM、TEM观察分析了该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铝材微观组织特征均有显著影响。变形温度低时,仅发生动态曰复,而当变形温度高于400℃时,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可获得等轴均匀的晶粒;在较低和高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均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但这两种条件下存在不同的再结晶机理,而应变速率为1.0s^-1和5.0s^-1时,仅发生动态回复;变形量较小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变形量增大后,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若继续增大变形量,则晶粒组织将被拉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MoSi2发热元件是一种非线性小电阻元件,且其电阻率—温度曲线的测量温度范围大(0℃—1700℃)的特点,采用恒流源法结合四引线法设计出一套测量温度从0℃至1650℃的MoSi2发热元件的电阻率—温度曲线测试系统,并根据误差理论,结合测试系统在室温31℃和高温1600℃时具体的测试条件和实际测试结果,对该测试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气温最高的地方盛夏,温度计上的温度在35℃以上探出头时,住在沿海的人们已经感到热不可耐了。其实,35℃算得了什么!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号称"火焰山",那里1941年7月出现了47.8℃的高温,那才是真正的热呢。  相似文献   

17.
柏科 《老年教育》2011,(5):46-46
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与否的最直接的气象要素。为了保持自身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平衡,人体必须通过热辐射和汗液蒸发等方式与环境温度协调体温恒定。温度高时,人汗流浃背,排放热量;温度低时,则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抵御寒冷,防止热量散失。有资料显示,为了用最少的能量消耗把体温保持在36.5℃左右,需要使身体周围的温度保持在31.7℃上下。  相似文献   

18.
正50℃的物体体感并不是很烫,但身体细胞和组织是很怕热的,超过体温就会发生生理性改变。长时间使用移动电话,其表面温度达到四五十摄氏度并不难。低温烫伤非常常见,比如暖宝宝等设备,所以,煲电话粥时要小心烫伤。  相似文献   

19.
疾病与不适 老婆怀孕还差4天就满3个月,感冒发烧了。上午体温37.5℃,咳嗽,医生开了些鱼腥草冲剂,双黄连冲剂,但是效果不好。下午体温升到了38.7℃,肌肉疼,咳嗽加剧,又到医院去开了鱼腥草针剂静脉注射,挂了一个多小时,有过敏反应,马上就停了。通过酒精擦浴,将体温降了一点,晚上37.8℃,吃了VC银翘片和板蓝根冲剂。第二天早上没有烧,体温36.8℃,还是咳嗽。但是到了下午,体温又上升到38.2℃,一直持  相似文献   

20.
1 点燃、加热、高温、燃烧要使化学反应发生 ,通常需点燃、加热、高温或加入催化剂等条件。点燃 ,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点燃 (有时加热也可以 )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 ,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 ,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 ,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加热 ,一般为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的外加条件 ,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 50 0℃。对非可燃物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 ,若反应放热 ,则反应被引发后 ,加热可停止。对大多数需加热的化学反应 ,特别是吸热反应 ,则加热需伴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