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展承德旅游应潜心研究的几个问题高俊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承德以它辉煌灿烂的外八庙古建筑群、避暑山庄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100多万国内和几万国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旅游给承德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旅游搭台,经济唱戏”,这是旅游给承德人民最深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清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宗教活动的外八庙之一的普宁寺,是乾隆皇帝在承德修建的第一座寺庙.作者通过普宁寺独具魅力的建筑、佛像艺术及历史背景,诠释了清帝如何以君权神授,用蒙藏人民所信奉的藏传佛教来实施正确的绥服边疆的民族宗教政策,从而实现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蒋秀丹 《承德师专学报》1996,16(3):15-18,33
外八庙的文化特征蒋秀丹外八庙修建于清朝康乾盛世之时,伴随着清王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以其恢宏的气势出现在“去京不过四百里”①的紫塞承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必然表现为种种文化特征。特征之一:建外八庙是修建避暑山庄的延续和发展,外八庙文化是避...  相似文献   

4.
承德古建筑泛指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始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建设之初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承德古建筑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在因借的造园艺术和熔炼汉藏建筑于一炉的新风格这三个不同角度对承德古建筑进行了剖析,让人们对它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扩大开发承德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德旅游景点以避暑山庄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到外八庙、双塔山、木兰围场、头沟汤泉、雾灵山等地,形成四个环带。新的景点自然景观奇特,交通方便,极易开发。把承德变为整体旅游区后,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应注意导游队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承德外八庙康乾时期部分供奉的藏传佛教造像从数量和造像特征上进行了简要分析,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康乾时期民族宗教政策的不同特点,同时对藏传佛教的历史作用及在清朝政治生活中的体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及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辽宁招生考试》2005,(4):60-60
承德古称热河,原热河省省会。自康熙年间始辟为皇家行宫,有清朝第二政治中心之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与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对峙相望,青年学子在此吸纳百年学府精华,享受诗情画意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承德民族师专20多年来,对文化古籍进行挖掘整理,成绩显著。经过校勘和标点的《钦定热河志》和《承德府志》已出版发行,为研究原热河和满族,研究清代历史、民族史尤其是避暑山庄文化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料。挖掘整理了避暑山庄宫廷音乐,《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出版译注鉴赏避暑山庄御制诗文、外八庙碑文、楹联、额联九部专著,为避暑山庄文化研究和开发承德的旅游资源做出了贡献。对清代著名作家纳兰性德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对《通志堂集》和《饮水词》、纳兰诗的注释工作也已经完成。古籍的整理和清代文学的研究工作,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研究和整理避暑山庄的书,最近几年出版了不少,如《康熙三十六景诗选注》、《乾隆三十六景诗选注》、《避暑山庄碑文释译》、《外八庙碑文注译》、《承德历代风景诗选》等。这些著作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读后收获不少。但有些具体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仅就《避暑山庄碑文释译》(简称《释译》)和《外八庙碑文注译》(简称《注译》),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古籍整理中词语训释应注意的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最高产诗人是谁?也许人们不愿承认这样一个现实──中国最高产的诗人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生所写的诗,共有42550余首。作为中国最高产的诗人,乾隆的诗有很多是在承德作的,几乎承德的每一胜景,都有过他的诗作。时至今日,漫步在山在和外八庙,在碑上、匾上...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听艺术之一的动画艺术,色彩是其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动画创作者赋予色彩的丰富情感使得动画作品更有吸引力。充分认识动画色彩作用,研究色彩所代表的情感意义,以及探究色彩与观众的情感互动,这将有利于我们总结动画创作中色彩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徐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2):53-54,F0003
充溢着美的课堂教学,能使师生感到心旷神怡。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前对教材、教辅、教法、学法、学生等的直接观照,构思后形成的清晰完整的教学脉络,进而以充沛的感情生动形象地将其呈现于学生,使师生达到身与竹化的至高境界,是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明代笔记中大型蜘蛛故事还未限定在海滨,清人这里,“海州”这一区域,成为大型蜘蛛传闻发生压倒一切的地区。叙事特点有:1、大蜘蛛具有变形为人的能量,有善良本性,可与人交往。2、大蜘蛛也属于妖怪一类,但道行较高,可同雷公或龙较量,有时甚至能击败雷公或龙。宋人笔下相关传闻开始随文化重心南移而偏移到东南沿海,还把巨型蜘蛛与宝珠传说结合,成为“意外得宝”与“识宝”叙事模式一个凝聚点。蒲松龄《龙戏蛛》承续了同情蜘蛛的倾向,而谴责龙与雷霆代表的“天公”,以强化实录性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论《山南水北》的反异化姿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少功在其《山南水北》中通过对人性被异化的都市文明与多少带有原生态文化因素的八溪峒乡土文明的对立性审思,对唯经济主义的揶揄以及强烈的生态意识和对体力劳动的热情赞美张扬了颇具现代性的反异化姿态。  相似文献   

15.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7.
姜苓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05-106
通过语言、行为、幻灭感三方面剖析霍尔顿身上体现的个性危机与现代主义文学中对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疏离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元朝政府文教政策的调整,各处地方官的积极推动,南宋遗民儒士、理学家、普通民众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及宗族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上述各方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促成了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恢复和发展。按所在地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特别是淮河流域一带,书院创建较少。按创建年代分,元代中后期安徽境内新建书院较多,也有不少前代所建而在元代得以留存的书院,经过修复被重新利用。按创建主体分,元代安徽境内的书院,绝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相对较少。由于元朝政府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元代安徽地区书院的官学化趋势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综治队伍建设,做好教育、转化、打击、防范等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的发展看未来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大学的发展和未来大学的理想。列举了美国、德国大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化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支柱,未来大学的理想就是要从价值定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