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历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构建思维台阶,创设思维时空,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思维习惯,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据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效果,就必须给学生想的时间、问的权利、说的机会、创的激情、爱的关怀。笔者认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有关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一切教学理念最终都要归于课堂实践,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红英 《考试周刊》2009,(38):168-169
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84):139-141
问题能激发学生心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相关材料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它突破了注入式教学那种机械式的问答模式。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历史教师可以巧借问题激活课堂,调动学习思维,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核心素养。文章通过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课堂提问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问题探究的引导艺术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话题。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以问题形式呈现授课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创情设境、铺路搭桥等有效教学策略与联想迁移、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能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的精神满足和能力提高,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人格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质量,因此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标背景下,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现阶段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确定明确的课堂教学方向;拓展教师教学思路,搭建思维培养桥梁,借助多元练习方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最后引导总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线的历史教师应当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实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培育精神,健全人格。课堂教学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但传统教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更无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联想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历史复习课中显得更为重要。它既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还能引导学生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学生独立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也是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 ,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根本上说来就是要使学生勤于思考 ,肯动脑筋。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 ,这也是目前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下面就关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仅供参考。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就是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即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讲到底,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本文通过论述在历史课堂中多设置些疑问、情境,带着疑问展开历史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疑问的解答中,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激活历史思维灵性,拓宽历史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其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度等,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标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愈加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知道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整体观念、系统观念的树立,促使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有效的掌握,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优化课堂处理好三大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跨世纪人才,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深入思考,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并要研究提问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何欣 《考试周刊》2012,(6):131-131
历史课堂小结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重要阶段。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小结。要紧紧围绕历史课程目标的现实。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和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深化、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章把历史课堂小结的形式归纳为表格式、知识网络结构式、习题训练式、数字整理式、问题深究式、逻辑结构式、比较式、语言文字式小结等八种.  相似文献   

17.
郭建萍 《教师》2013,(12):104-105
历史课堂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益智育人的功能。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合理阅读历史课本,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奠定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提高历史思维的严密性、完整性;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合理设计探究,指导学生掌握调动和运用知识并进行说明、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独创精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设疑、生疑、释疑,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王安源 《湖南教育》2005,(21):39-39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抓住课堂这一中心环节,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戚晓宇 《考试周刊》2009,(18):143-144
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历史科研意识,培养历史科研能力:改变传统固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对已有的历史结论进行重新审视,使历史变得鲜活。其次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不但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此外,教师还需传授学生思维方法,交给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