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吕兆华 《广西教育》2023,(33):106-110
本文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针对大学生应对压力的特点,探索设计了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压力管理团体辅导的具体方案,让大学生在体验、自我探索、交流互动中培养积极心理品质,领悟和掌握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学会积极地进行认知重构,进而探索和选择积极、合理的应对策略以缓解压力、管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对初中教师在不同职业压力情境下其应对策略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寻求相应的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教师的应对策略具有跨情境性;教师的应对策略和情境间有交互作用;一般教育效能感对十种应对策略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积极评价、情绪宣泄、计划解决、回避、自我调控、接受责任和忽视七种策略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对1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动机调控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成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常用的动机调控策略是自我效能提升,使用最少的是自我奖励策略;2)任务价值提升策略和自我奖励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除后果设想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外,其余的动机调控策略都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不显著;自主学习能力中的策略自主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余三个维度均与英语成绩相关性不显著;3)大学生动机调控策略的八个维度均与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正相关;4)自我奖励对英语成绩的预测力最强,其次是任务价值提升和表现目标唤起。该研究有助于揭示动机调控策略、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成绩间的关系,对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以及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应对策略是教师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面对职业压力采取的应对策略依次为:积极解决、自我调控、忍耐、合理宣泄、幻想、回避、自我改变、积极应对、自我放松、三思后行、寻求支持等.并且,在不同学科、不同教龄和不同任教年级等方面,许多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调查的基础上,从就业、学业及家庭3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应激能力;学习宣泄、放松等应对压力的方法;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和班级的三级调控体系作用,帮助大学生应对各种压力。  相似文献   

6.
龚雨玲 《教师》2010,(2):10-11
本研究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612名大学新生为测试对象,采用大学生压力应对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主要以积极应对为主,哨极应对策略使用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新生在应对策略运用中无显著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主要以直接应对、计划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为主,相对较少采用间接应对、逃避等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在班级、不同专业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调查结果显示:人际交往压力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存的问题,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人际交往应对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为积极转移和认知调整,使用最少的策略是攻击抵触;应对策略的总体使用频率越高,相应的人际交往压力等级也越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08级612名大学新生为测试对象,采用大学生压力应对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主要以积极应对为主,消极应对策略使用相对较少;高职院校新生在应对策略运用中无显著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主要以直接应对、计划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为主,相对较少采用间接应对、逃避等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策略;高职院校新生压力应对策略在班级、不同专业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4所高校724名本科生经历的压力事件、情绪反应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经历压力事件的频率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多数是持久性压力事件;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以消极情绪体验为主,但也有动力性的积极情绪;大学生在压力情境下主要以情绪应对方式为主。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耗性事件,重视积极情绪在压力应对中的作用,发挥情绪应对策略的积极功能,并引导大学生尽量避免使用非健康的压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某校大学生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存在偏差,主导性的应对方式也有错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并非都是积极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高度关注和研究大学生的心态问题。要培养大学生基于能力的自我效能感,要形成以行动为主导的应对方式,要建立起积极心态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用修改后的WAI技法,对大学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自我概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二通过行为实验,让被试对一些人格形容词是否符合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的特点做出判断。结果表明大学生时间自我的内容以个人属性尤其是精神自我为主,重视自我实现以及个人和家庭需要的满足。大学生的时间自我总体上是积极的,较少中性的自我表征,对过去、现在、未来的自我评价表现出一种由低到高的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missed class and work are influenced by psychosocial factors is important. The authors collected data from 303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Moder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with higher perceived stress,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miss class if they were less satisfied with social support and less likely to miss work if they engaged in avoidant coping strategies. College counselo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skills to enhanc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ngagement in academic life.  相似文献   

13.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 a myriad of stressors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se stressor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outcomes for students, both to their academics and well-being. Healthy,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 may support students in navigating personal distress. One of the primary aspects of counselling is to help clients develop and apply such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intrapersonal factors that predict types of coping strategies. Participants (N?=?416) identified as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attending a large public university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problem-focused engagement coping strategy was associated with maladaptive factors such as shame and personal distress. Additionally, a problem-focused engagement coping strategy was predicted by potentially more helpful intra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guilt (as a motivator) and two dimensions of empathy. Finally, mean comparisons indicat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dentified gender and coping strategies. Implic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l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表》对3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学习策略水平与性别、生源地、文理科、年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女大学生使用情感策略的水平高于男大学生。2.文科大学生与理科大学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3.城市大学生使用资源管理策略的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4.大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年级差异。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mpared predictors of active coping (people's tendency to actively cope with str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In both samples, trait resilience predicted active coping and mediated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active coping.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rait resilience influences college students' active coping with stress, regardless of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s. Implications on how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enhance trait resilien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College counselors can assist students in enhancing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by assessing student self‐regulated strategies. Key aspects of self‐regulated strategy use (SRSU) are identified, and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o assess SRSU is presented. The rich data collected in the interview can assist the counselor in designing academic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and life situ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tudent.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广东省24所高校5603位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高校教师自评健康状况总体上良好,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教师的自评结果有一定差异;(2)高校教师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相对较多,但不同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教师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3)应对方式对教师的自评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解决问题、求助等应对方式有助于高校教师良好心理状况的发展,而自责、退避、幻想等应对方式则会阻碍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情绪管理是对大学生个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是研究大学生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策略包括问题关注策略、评价关注策略和情绪关注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华中地区H大学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学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智慧教室环境偏好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调查了大学生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学习环境主要偏好、学习策略整体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持积极认可的态度,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显著正相关。此结论表明,改善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的偏好对于提高其学习策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684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探讨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态度整体水平低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应对方式趋于采用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大学生社会态度对应对方式影响显著,且为正向影响;大学生社会态度各因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力不同,不同的因子对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