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1,(14)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竞争中的核心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个体综合能力的体现。那么,怎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各高校在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复合人才的培养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培养、系统性培养、实践性培养、团队协作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论述,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学校的复合型创新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黄敏  孟开元 《中国科技信息》2011,(4):222-223,236
通过分析美国高校在学生管理、课程教授与考核、校园文化等方面对培养大学生独立自由个性的贡献,深入探讨和剖析了美国高校独立自由对中国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培养创新素养的真正含义在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目前国内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现通过目前药学专业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药学专业教育,总结分析具体举措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经管类大学生的培养是促进我国经济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容忽视。湖南省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经管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针对我省经管类大学生培养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建议,在培养方案、培养环境及辅导活动上进行完善,以推动我省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从电子设计竞赛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根据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的体会,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及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高等学校践行“教研统一”为出发点,以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落脚点,在政策制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保障、学生工作、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与优化方案,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提高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促进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相似文献   

7.
许晓冰 《科技风》2014,(14):179-179
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促进了高校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促使教育水平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便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是实现创新能力提高的具体手段。只有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构建进行分析研究,为创新型高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度奠定智慧基础。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如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高创新能力无疑是提升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心骨,其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持久发展。有鉴于此,培养高校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件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该文讲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并指出其培养必要性,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培养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泉;在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问题,提出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分析了多层次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阐明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及科技创新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