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理科综合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理科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分科学习基础上,对分科知识的综合与提升,是一种功能型的综合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在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等多方面的综合。课程设计应做到:反映自然界的统一图景,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供最具有持续价值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从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针对《自然科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自然科学概论》(物理)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研究,研究了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在《自然科学概论》(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选取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应用数学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学分学时分布和课程评价制度等方面对中美高等理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系统比较分析,得出我国高等理科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中通识课程比重较大、专业课程比例较小和学生自主选课权较小、课程时序安排不够合理以及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等问题,最后探讨了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对我国高等理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师范教育由三级转向二级,培养小学新师资的任务已由高师承担。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注重文理渗透,强调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必须深刻认识科学素养的内涵,改革小学教育专业理科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学设置理科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探究性教学,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综合型理科课程师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师院校应加快建设综合理科教育专业,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按课程模块结构、课程性质结构和课程比例结构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以必修课、限选修课和任选修课形式设置的普通文化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组成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何余 《考试周刊》2012,(79):8-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核心课程立足于培养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高师院校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和培养目标的有力体现.从结构课程群的基本观点出发,将小学教育专业(数学方向)的核心课程确定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小学数学研究与拓展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确定该核心课程群,对于推动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育理科专业教学与学生学习状况决定着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小学教师。本研究调查了这一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 ,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建设是当前高师小学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根据课程名称与研究层次的变化,把“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划分为小学理科教授法孕育于教育学之中时期、小学自然教学法研究的独立起步时期、小学自然教材与教法研究受到冲击的时期、小学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发展期、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深化改革期。对“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术性与师范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加强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编写,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对师范生的评价,积极开发与利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资源,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使之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1.
钟琼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52-154
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出发,对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以及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发展概况为背景,分析了安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认为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缺乏时代性;重理论教学,轻野外实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较多,存在着重复现象。解决的对策在于整合学科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素质培养,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凝练课程设置,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师的全科型特征,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建立适应基础教育需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指的是能够凸显小学教师复合的知识结构,体现高雅情趣和全面素质的课程。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外课程和专业内课程两部分,具有“广博性…‘基础性”“创新性”的特点,并且具有结构上的整体性。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要紧紧围绕“职业导向”原则,协调好通识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通识课程体系内部各种门类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建立较合理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4.
高师课程综合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师课程将进入综合化阶段,其动因主要有学科、社会、学习几个广大,其主要途径有设置综合课程、整合课程结构、实行教学和研究体制的创新、设置宽口径跨学科专业、实行分段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15.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16.
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已经闲置了相当长的时间。为减轻课程超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开发。这并不是要以饮食活动取代其他课程,而是要使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艺术、社会、语言、科学等课程彰显并被充分利用。此外,系统开发要使这些课程与饮食生活成为一个自然、完整、和谐的整体,而不是将艺术、社会、语言、科学课程与幼儿饮食生活进行简单拼接。  相似文献   

17.
论高职课程的务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念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36-39
高职课程的务实性表现为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价求实效.务实性的成因缘于社会发展趋势、现代的学术观念、学生就业需要,高职的培养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职课程的务实性先后以实践性课程理论、主体性教学理论、素质本位课程观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STEM教育起步阶段,课程选择是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家或地方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提供的支持或指导型STEM课程、“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直接交付型STEM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或与其它组织合作开发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构成了STEM课程可选择的三种类型。其中,兼具“学生发展立场-学校改革创新-教师专业实践”多重内涵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是办学主体实践智慧的凝结。国际上主要从教育决策、学校发展定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和实践。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国际经验为我国STEM教育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applying Habermas’s concept of self-critical appropriation for rethink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rnist curriculum, specifically the organization of school subjects and instruction time devoted to each of them. To this end, the paper examines Habermas’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three expert cultures of science, morality and art in modernity as well as the role that Habermas envisions for educa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differenti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ree national curriculums (England, France, Finland) in order to substantiate the dominant scientific-objectivating orientation underlying the structure of current national curriculums. The review provides the contextual-factual background for rethinking the curriculum.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facing curriculums in the postmodern era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principles stemming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elf-critical appropriation: balancing the curriculum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ntegrator-subjec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ercis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的理念与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民族地区多元化课程设计是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应秉承“多元化教育”、“对话”和“本土化”多重理念;在策略上要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关注知识的构建过程,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关注和重视潜在课程,注意开发乡土教材。创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