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跳交叉绳练习时,绳子两根十字交错,称之为“十字跳绳”,绳子三根交叉放置时,称为“水字跳绳”,绳子四根交叉放置时,称为“米字跳绳”,当绳子在5根以上时,互相交错的跳绳就如同一张绳网,这种练习方式称为跳网绳。通过跳网绳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使学生形成做事井然有序、有条不紊的习惯,还可以使学生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学会安全地进行跳网绳练习。达到摇绳者尽心尽力、无怨无悔,跳绳者勇往直前、决不退缩的精神境界。笔者通过跳网绳的教学实践,总结了跳网绳…  相似文献   

2.
<正>一、跳绳准备1.量绳方法1:单人跳绳,与跳绳的技术有关,也与绳的长度与身高有关,绳子过短或过长时练习会特别吃力。一年级的学生一般选用双脚踏在绳子中间,两手握绳,绳在腰侧使大小臂约成直角的绳子较为合适(见图1)。方法2:将绳子对折,其长度要从腋下到达地面,才算标准(见图2)。双手放在身侧成垂直状,手肘与手臂成直角。尝试先将2根绳  相似文献   

3.
跳双长绳是跳绳教材中较难练习之一,学生开始练习时很难将两根绳子摇起来,摇绳也就成为跳双长绳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坐位练绳技目标:让学生迅速掌握花样跳绳跨下跳时手在腿部的位置。方法:学生坐下后手持绳子,模仿站立时跳绳动作,这样学生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动作并加以改正,教师再加以口令反复练习,动作很快就掌握了。顺利跳出交互绳目标:让学生顺利地跳出交互绳。方法:学生在出交互绳的时候喜欢从中间出绳,这就容易死绳。假若在两人摇起交互绳的一侧放上障碍物(小垫子或标志桶),留出一定距离的通道,学生在出绳的时候就势必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套针对班级学生进行的集体跳绳的方法。一、跳大绳的基本技术介绍跳大绳是一项周期性运动项目,绳在一周的运行中有起有落,因人站位的不同会有正和反之分。跳大绳的技巧就在于把握好上绳和下绳的时机。如何上好绳呢?首先是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害怕,要能变被动等绳为主动追绳,就是在绳子大的运行中追着绳子跑、追着绳子跳。要想达到如此的效果就必须对绳子的周期运行进行技术分析。1.两点、两面、两种上法在跳大绳中出现了关键的两点、两面、两种上法,简要介绍如下:两点:是指绳子运行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如图所示)。两面:是指以两位摇…  相似文献   

6.
<正>一分钟跳绳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小学各年级必测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器械简单,场地要求不高,1根绳子、1小块平整场地就可以了。近年来花样跳绳风行,速度跳绳又是练好花样跳绳的基础,如何有效提高跳绳速度是笔者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阐述之,与大家共享。一、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跳绳在选择跳绳时,主要是看绳子的重量和材料。常见的绳子有PVC跳绳、钢丝绳、  相似文献   

7.
董效国 《体育教学》2009,(11):69-70
1.以绳代杆。跳绳,不单是用于跳,教师应注重创新,发挥跳绳的其他作用,如:“以绳代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绳杆”既赢观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8.
跳绳是一种花钱少,见效快的体育锻炼项目。绳子在体育教学中亦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将绳子绕成球形并扎牢,即可踢绳足球;将绳子折成20厘米左右长的绳把儿,即可用它练习投掷的基本动作;一人手持绳端,用臂部刀量将绳甩动,使绳子在地面上飞舞,另一人伺机用脚去踩,即是“踩龙尾”游戏,在教双杠支撑后摆下时,先让学生在杠端练习,并用绳子取代杠子,可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了解了跳绳的基本技术(两点、两面、两中上法——正、反绳的上下法)之后,就可以进行更多的创新,下面介绍三人三绳三角形的有关跳法。三人三绳三角形是指三名摇绳者成等边三角形面向内站立,同时摇动三根绳,也就是每人同时要摇两根绳。跳绳学生在三根绳围成的三角形中间,连续完成上下绳、穿越、跨越等动作。此跳绳练习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及丰富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实践证明,在掌握了相关技术要领之后,也是比较容易学习的,同时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此跳法纯属创新,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一、三人三绳三角形同步内摇跳法(一)基本…  相似文献   

10.
一、纪录——案例进入到冬季体育锻炼后,为了激发学生的锻炼积极性,提高锻炼效果,学校要进行短、长跳绳比赛。在体育课上进行跳绳练习时,我会时常把某班同学的跳绳最高纪录告诉学生,鼓励他们向纪录发起挑战,人人争创最高纪录,这一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某班进行跳大绳练习时,我告诉同学们:另外某某班跳大绳的连续不断(依次进入,中间不空绳)最高纪录已经达到了230次。结果,这个班在这个纪录的目标激励下,一下子连续跳了350次,不仅创立了本班的最高成绩,而且刷新了本年级连续不断跳大绳的最高纪  相似文献   

11.
<正>跳绳在我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唐、宋、明、清各朝代都有记载。鲍维湘在他的《跳绳》专著中称跳绳为"国技"。写到:"把跳绳与舞蹈结合为之绳舞,与体操揉合为之绳操,付入武术变为绳拳,汇入杂技成为绳技"。节律跳绳给跳绳的学生施加以外部的1个节律,通过控制节律的快慢练习跳绳。一、利用固定节律在一分钟跳绳练习课上,固定一定的节律,让学生跟上设定的节律,不能快也不能慢。低、中节律(80100次/分钟)适合低年级学生,高节律  相似文献   

12.
陈忠 《体育教学》2008,(1):56-56
在长绳中跳绳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练习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现将我在课中实践和探索出的教学方法介绍给一家。绳中绳的跳法关键是摇跳绳者之间的默契配合。对于初学者来说,直接由移动中进入到长绳中跳绳中绳难度系数比较大。为此,我对绳中绳的跳法采取先原地跳绳中绳后移动中跳绳中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跳绳中绳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呈现 (一)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50人 (二)教授内容: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第一次课,下同) (三)教材分析 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双人跳绳"由两人摇绳,一人跳"基础上开展的,是双人花样跳的基础技术,在此技术上发展有"车轮转身跳" "车轮换位跳"以及系列组合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动作不复杂,但是示范较困难,无论是师生合作示范,还是生生合作示范均不易到位,因此尽量采用视频辅助示范,通过观察——模仿——练习达到掌握双人转身跳;花样跳绳——双人转身跳能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促进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来稿介绍:在跳绳中每向上跳跃一次,使绳子从脚下通过一次叫单摇跳,俗称“单飞”;每向上跳跃一次,使绳子从脚下通过两次叫双摇跳,俗称“双飞”或“双飞跳”。通常,我们练习的双摇跳都是跳起一次脚落地前,绳直摇过身体两周,即双摇直飞跳。事实上,双摇跳还有另外一些花样,如快花、  相似文献   

15.
顾堃 《体育世界》2013,(8):69-70
跳绳源自中国,采用名词甚多,有"透索"、"跳索"、"跳百索"、"绳飞"、"跳草绳"、"跳绳子"等。一条绳子,不需要特别大的场地,可分为短绳和长绳,包括单人、双人多多人的向前绕、向后绕、侧方绕等,以达到健身和娱乐的一种活动方式。本文首先探讨了跳绳的历史渊源,接着剖析了跳绳活动的内涵,最后建议政府及学校推动跳绳活动的发展,并促进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很多省份都将跳绳的单摇作为中考体育加试的一个测试项目,以检验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结合多年从事初中体育教学的经验,笔者发现初一学生的跳绳动作"千姿百态"。对此,笔者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跳绳的动作教科书上没有做太多的诠释,教师理解不够深刻,且缺乏对跳绳的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存在障碍,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梳理成文介绍如下。一、跳绳的选择1.要合理选择绳子的材质和规格目前,很多小学学生采用的是塑料绳子,这种绳子易于学练,不会发生扭转,成功率较高,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长绳的特点是:绳子不仅长而且重,需要两个人或更多人的协同配合才可以完成。其练习的关键也是在于摇绳人和跳绳人的默契配合上,下面介绍两种能充分体现长绳特点的跳法:  相似文献   

18.
<正>在跳绳运动各项技能中,1分钟跳短绳、鱼贯式跳长绳、连续跳双长绳、连续跳十字交叉绳和跳二绳相交组合绳分别是五类跳绳花样中的典型项目,其他跳绳花样,都是在这五种花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因此,笔者选择了这些项目对其进  相似文献   

19.
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1.短跳绳单人跳,每人一绳计时跳. 2.短绳双人跳,两人配合可双脚跳,也可单脚跳. 3.长跳绳集体跳,每五人到十人集体练习. 4."以绳开展游戏"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要参加市级的优质课比赛,我组织的内容是跳长绳,因为在教学中需要几根短绳来配合练习,我就到自己所教学的三年级的两个班向学生借了10根质量较好的跳绳。上完课后,我发现少了两根,就花钱买了两根比较好看的绳子准备还给学生。我把绳子拿到一班,因为不知道具体是谁的绳子,就把绳子放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拿回,并抱歉地告诉他们弄丢了两根绳子,其中两根新的跳绳是还给他们的。大部分学生都记得自己绳子的特征,很快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