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起于第二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具身认知观,认为心智是具身的神经生物现象,人类的认知能力是在身体--大脑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然而,在科学心理学内部,具身认知观缺乏一种普遍认可的神经生理机制以及超越现象的全局性解释理论.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显示,灵长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社会认知(从动作和意图理解到语言进化)的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这些证据,我们讨论了当前认知科学领域一种对具身认知的全新解释框架--具身模仿论.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具身模仿论通过有效地共享他人动作表征、意义与意图,为认知具身化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并重新赋予"身体"在科学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身认知已经从形而上学思辨走向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过程并非抽象的符号加工,而是与身体的物理属性、感觉运动系统的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身体与世界的互动决定了认知的性质和种类。认知、知觉和行动是一体化的过程。心理学的具身认知实验集中在身体的物理感受对认知的影响、情绪的具身特征、身体洁净与道德评价、运动系统与认知判断、语言理解的具身特征等领域。具身认知的兴起是对抗身心二元论的结果。在具身认知兴起的过程中,哲学家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人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阅读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人为无意识的贬低身体的地位身体的地位,漠视阅读主体身体的体验性、割裂文本与主体身处情境的关系、过度专注文本意义的理解和知识的获取。把传统阅读教学与具身认知理论相结合,提出具身阅读教学,能较好的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诸多短板,因此,关注学生阅读体验、关照文本阅读情境,把阅读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成为具身阅读教学的基本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4.
具身认知是当前哲学认识论的实证转向以及第二代认知观兴起的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具身认知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动作与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关联性,具身社会认知是当下具身理论与社会认知研究相结合的产物。虽然具身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步较晚,但却有着深刻的哲学与心理学思想渊源,存在主义、现象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等都是其理论基础。具身社会认知已经在实证领域内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具身社会领域的理论与实证依据,但想要获取更大的发展,还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如理论体系混乱、研究方法不足以及科学性欠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具身认知观强调身体、心智、情境在认知过程中的交互性和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独特的交流工具,人类语言的获得离不开身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蕴含着具身认知观的相关思想,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的观点去深入理解和研究儿童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儿童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身体经验有助于学生认知的构建,将具身认知理论与项目式学习理论结合,构建新的学习路径:学生在具身环境下充分发挥身体的作用,经历多个具身动作完成项目任务,通过体验、认知、反思的循环构建认知.以电容器的电容为例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强调身体参与和感性体验,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强调合作交流和反思总结.  相似文献   

7.
数学理解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和核心。具身认知理论作为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为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理论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供了身体学习、认知方式与环境相融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将学生认知置于情境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学习结果,提升学习体验来实现学生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数字技术对虚拟空间身体体验建构原理的理论缺失,以及虚拟空间具身性在场体验难以实现的困境,通过比较法分析传统空间表象认知中对经验身体的认识,以及梅洛庞蒂身体转向中对知觉的引入,探讨基于可供性具身认知将空间理解为具有生态信息的知觉空间,将虚拟空间定义为可供用户直接感知并采取行动的知觉空间。运用逻辑分析法用可供性具身认知的“空间—身体—知觉”的同一性特征,解释数字技术下虚拟空间的具身性知觉体验的原理,即通过模拟知觉、身体知觉代理以及身体知觉统合方法,将虚拟空间营造成契合用户知觉、行为规律的具身性知觉体验场所。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哲学领域出现具身认知这一主张,大量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路径对其展开深入论证与探讨。具身认知强调有机体的身体运动及其特征、相关身体经验等在认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认为身体、认知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整体。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中关于高级认识如何发生的论证蕴含丰富的具身认知思想,具体体现在:(1)认知是个体借助身体动作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建构的过程。(2)研究认识的发生机制必须探讨有机体的生物条件。进一步探析并借鉴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具身认知思想,对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认识论等研究的新突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对学习和认知的重要性,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促进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验证性实验教学向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转化3个方面来阐述具身认知理论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具身认知研究的历史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身认知给传统的认知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强调了人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枢轴作用。关于具身认知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它最早源于对传统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即身心二元论的批判,先后经历了海德格尔的"存在"理论、梅洛庞蒂"具身主体性"的观点、约翰逊和拉考夫的"隐喻"观点等哲学思辨和理论探讨,后逐渐进入实验实证领域。  相似文献   

12.
具身理论强调身体参与教与学的重要性,有利于克服在线学习的局限性,为提升在线学习有效性提供新思路。将具身认知、具身教学、具身学习、社会具身、情感具身理念融入在线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中,探讨教学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情感临场感、学习临场感、认知临场感对在线学习有效性的影响,从“身体主体”“身体体验”“身体关怀”“身体参与”“身体思维”等五个维度寻求提升在线学习有效性的路径,为在线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感觉经验在概念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概念符号的含义是建立在身体感觉运动经验基础上的。形象性概念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感觉通道与运动脑区的特异性联结;抽象动词通过隐喻的方式,用较为熟悉的身体感觉经验映射和理解较为复杂的抽象概念。脑成像研究表明,动词语义理解与前运动皮层和主运动脑区存在特异性的对应关系,动作语义理解是具身的,大脑镜像神经系统和运动脑区模拟了概念中的动作,实现了动作语义的通达。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的理解没有超越身体的物理经验,心理和身体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技能、思维、记忆、方法、情感与态度是在身体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中塑造出来的,依据具身认知理论,物理教学需要经历三个转向:从"离身"到"具身"的身体转向,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教学转向,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主体转向。主要的教学策略有:创设情境,"具身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设计实验,"具身参与",提高认知体验;总结归纳,"具身生成"拓展认知方式;提高进阶,"具身交互"思维延伸应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一直将躯体性因素排除在理论体系之外,是一种"离身"的经济学。具身经济学(embodied economics)则是在具身理论框架下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解释的一种(神经)经济学取向,它考虑身体信号、肌体状态、他人动作或位移(或其位移)所提供的信息对个体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近期大量有关动作、姿势、肌体状态影响决策、估价及消费行为的心理学研究已经为具身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深入理解躯体性因素对经济心理及行为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个体经济决策的动力机制,让经济学和心理学更贴近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6.
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存在基本情绪识别困难、各类识别任务表现不同、情绪加工方式偏好和特定性综合征差异四个主要特征。在解释智障儿童情绪识别主要特征时,传统认知理论的认知-智力局限假说和情绪特异性假说均孤立地看待身体与大脑,属于身心二元论。具身认知理论则强调身体及所处环境在情绪识别中的重要作用,从情绪体验、情绪刺激和加工方式三个角度进行解释。因此,在智障儿童的情绪识别干预中,应重视为其创设具身性情境,并提供情绪模仿和参与互动性游戏的机会,从而改善情绪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具身认知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具身,即认知的身体性、体验性、环境性和生成性。而省属师范大学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离身,出现师德教育遮蔽身体主体、知识学习剥离身体体验、专业能力训练脱离现实情境、自我发展能力缺乏开放的生成机制等问题。省属师范大学针对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离身问题,形成了“身体”转向研究生层次卓越教师养成新路径:师德教育具身,凸显身体主体;专业知识学习具身,注重身体体验;专业能力培训具身,重视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自我发展能力养成具身,着力构筑开放.  相似文献   

18.
身体性认知是身体的具身化认知,指通过身体将动作技能表现出来的认知活动,是小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途径。以身体性认知为理论基础,归纳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感知体验——互动生成——身心统一”以及发生机制,并提出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动作技能的身体性认知,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语言理解方式是深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路径。具身认知语言观认为语言理解植根于身体的知觉运动系统,身体以及身体与外部世界的具身经验构成了语言意义的基础。具身认知语言观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外语教学要注重身心合一,强调身体经验和语言经验的作用,积极构建具身化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20.
具身认知是第二代认知科学观兴起背景下认知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取向。它主张身体、动作和情境在整个认知过程中的整体性,使得原先单纯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而存在的隐喻逐渐显露出其思维认知工具的本质。一旦具身认知凸显隐喻的具身性认知功能,隐喻在认知过程中的动力性本质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当前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与具身认知结合的实验,并集中体现在情绪、感知觉和身体姿势等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