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壁画除了满足视觉审美外,同时还具有科技、人文等信息.它以艺术与材料、科技手段相融合,艺术与设计相融合,艺术与文化相融合的新特征立足于现代城市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文化现象,也时刻接受着人们的褒贬鉴定.  相似文献   

2.
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年代,迅速膨胀的人口带来了城市文化的空前高涨,人们对城市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艺术中的城市环境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具体有型的载体之一,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美化了城市环境的前提下,还体现出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本文通过研究拥有着悠久铜文化历史并且城市环境达到迅速发展的铜陵市,从其城市铜雕塑外在形式分析,研究城市铜雕塑艺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发掘有着悠久历史的铜雕塑在现代城市环境艺术中的美学价值与意义.目的在于使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创造人类美好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和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转型期的审美社会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于世纪转换的交汇点上。市场经济的人潮冲击着整个社会,科学技术获得空前发展,我们的文化也正进入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转型期。转型意味着变化,而且是深刻的变化;转型意味着徬徨,一种前进中的徬徨;转型也意味着混乱,但往往是有价值的混乱;转型更预示着发展,一种带有痛苦的发展,如火中凤凰的涅(般木)。于是,这个时代因为这种转型而极富魅力。 伴随着社会与文化的转型,审美文化无疑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这种转变以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审美社会心理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所谓审美社会心理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审美倾向性及心理定向.它直接支配着社会或群体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着审美文化的运行与发展。普列汉诺夫说过:“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所造成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是在继承传统中国山水画审美取向的基础上,并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包容,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家通过大胆探索创新,拓展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从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它反应着特定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
肖朗  刘慧玲 《培训与研究》2009,26(3):31-32,129
广告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和现代人的感性生存是广告文化的存在根基,广告文化因此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6.
广告文化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出现而兴起的一种文化艺术形态。现代社会的世俗化和现代人的感性生存是广告文化的存在根基,广告文化因此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7.
林村 《华章》2011,(33)
市场经济发展推动着城市建设,为城市建设提出了新任务与新机遇.加之21世纪是一个现代化的时代,为城市建设制定了新目标.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实践与一种新文化思潮,对我国构建现代城市化必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就是从公共艺术的内容入手,阐述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城市总是与艺术存在着历史、美学和政治上的联系,同时也作为艺术的主旨和宝库而发挥作用。艺术已成为城市的公共叙事者,并带来了欣快的特征。它虽然在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风格,但都体现出公共性。当然,不同城市的市民对公共艺术的审美态度与选择并不相同,这既因为公共艺术创造存在艺术家与城市风格的差异,也因为不同城市之间的历史与文化差别导致了市民审美价值观的差异。对公共艺术需要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欣快”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和政治领域“欣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大众的审美取向,标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时代的文化力量。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还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标志,让我们感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让歌声转化成一种文化阐释。民族唱法女声演唱具有强调风格、韵味、吐字、真假声相结合等特点,在借鉴西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基础上从实践中汲取彰显艺术表现力经验,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看城市文化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艺术作为当代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视觉艺术为主要形式来诠释城市公共空间的组织形态、环境意蕴、美学功能,构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艺术化社会服务体系,日益显示出转型期的城市文化价值新走势。公共艺术产业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公共艺术产业强调了将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公共艺术的产业功能,从而在客观上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快速而有力地发展公共艺术产业是提升城市文化内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结果是许多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产生了变化.伴随着这种变化,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的支持,也就是说,审美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环境中需要有新的诠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类的欣赏不再要求缓慢的结构形式,人类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向造型的简洁明快.现代抽象雕塑创造了一种现代的独特的最具亲和力的有魅力的艺术存在样式,从而提升了审美者的审美愉悦感,使人类更敏锐于观照自我,加深了对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现代抽象雕塑能引起形而上本质的神秘感并引导我们进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电子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主流媒介,影响和制约着审美文化的发展.从消极方面看,它以其商业性和大众化让审美文化沦于庸俗化,不断消解着审美文化;从积极方面看,它从内涵的深度和外延的广度拓展重构着审美文化.不论是消解还是重构,都是审美文化借助电子媒介向现代转型的必由路径,关键是理性分析对待,唯有如此,才能早日构建起社会主义的现代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发展使公共艺术悄然进入,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以视觉形式示人,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展示是城市精神的外化表达,它迎合了消费社会人们文化消费的多样性潮流,成为文化消费中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消费,同时也构建着城市的公共空间风格,成了消费社会不可或缺的城市文化元素。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视觉文化的审美呈现,通过一种外化的视觉文化唤起城市公众的文化审美意识,扭转现代文明冲击下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表达的缺失,使从一种传统的机械式的建筑群落演变成一种富含文化特色兼具塑造城市形象的城市文化共同体,也使城市公众的生存空间更富诗意和人文气息,诠释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文化建设是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而群众舞蹈作为一种多种形式兼容并蓄、紧跟时代步伐的艺术形式,其良好的群众性、参与性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群体审美素质等方面上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它也有很强的社会文化属性,也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审美和为文化的双重涵义,在现代的审美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电视剧也是表现人的艺术,电视剧中人物形象通过其形象性、生活化、综合化的审美特征来征服观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传统美学和现代招贴广告的概念,论述了传统美学观念在现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提醒及对现在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同时也简单的分析中国设计师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美学观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广告招贴设计思想,而广告招贴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广告设计是美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学,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中国传统美术为现在设计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经济的发展下人们的生活要求也不仅仅为物资生活要求,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公共艺术理论提升建设水平,从而优化城市的整体环境。公共艺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分支,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的应用,提出了重塑城市的具体措施,为公共艺术推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艺术界"是艺术品成立的外部语言环境,是一件艺术品赖以生存的复杂而庞大的社会体制关系,它被一个社会所暗含的有关文化、艺术的习俗惯例所制约和维系着,拥有着对社会中某物获得艺术品资格的"授予"权力。在广西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以民歌、花山壁画、壮锦、铜鼓、绣球为原型的壮族艺术形象的出现,就是受壮族独特审美文化所制约和维系的"艺术界"授权下的产物,来自过去的传统事物通过权力的被"授权"而获得成为当代艺术品的资格。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户外文字是城市公共环境中出现在各种户外载体上的文字符号,具有视觉文化、语言文化和书法艺术等文化意义。城市户外文字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以其图像性、空间性和碎片化特征,影响着城市户外空间的视觉审美、信息传播与多元创新;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在语言规范、思想内蕴、语言修辞等方面发挥影响;在书法意义上表现为对书法艺术的历史传承、现代弘扬及对城市居民的艺术熏陶。  相似文献   

20.
材料作为人类文化进步的标志,记载并传达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概念,是诞生人类文明和现代艺术语言的首要条件。材料也直接影响着艺术风格的变化,在体现本原文化意义的同时,兼容各种社会文化之精华,呈现着多元化的态势,推动着人类新的审美意念载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