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
词、曲作者写出一首作品,叫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将声乐作品变成声情并茂、直观生动的表演.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学的首要任务.二度创作能力的不同,对词曲的表现能力大不相同.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优秀的演唱者.不论唱什么作品都能将词情、律意把握得丝丝入扣、唱得有声有色:更有一些词曲俱佳的作品经过一些演唱者特别生动传神的演绎,成为了影响一个时代的经典金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二度创作的原则入手,论述一些关于歌唱艺术二度创作的要求.原则上,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要尊重一度创作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以及作曲家的个人创作风格,要拥有一定的声乐歌唱和表演技巧,并在演唱表演中,通过二度创作,融入个性,架构起与观众交流的桥梁,同时,还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更自如的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3.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特征,便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色彩.汉语是主要语言,但是由于汉语分布广泛,在各地域中形成一系列地方变体- -方言.而民族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用各地方言演唱的作品,这就给语言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而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都应相互融合使民族声乐散发出更多样化得特点.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以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来直接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容和风格,从而受到感染和启发。而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则与之不同。它是由歌曲的词、曲作者运用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创作出来的,只停留在乐谱上,人们不能直接从乐谱上感受和欣赏,只有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把歌的曲调、内容、情感,浓缩、提炼、升华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给观众。即用歌声把声乐作品介绍给广大的听众。  相似文献   

5.
刘宇瀚 《文教资料》2008,(14):74-76
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本文从熟练的歌唱技能在二度创作的作用、如何分析作品的内涵及把握作品风格等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二度创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歌曲演唱是作者、作品、表演者三位一体的声乐表演艺术.从一首歌曲来说,词作者和曲作者共同创作了词、曲形象(作品形象),而表演者要在舞台上运用自己的身体(舍身上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作品形象展现(角色),成为人们能够通过感知器官进行欣赏的作品音乐形象.这个角色具有真情实感的生动性,别具一格的表演性,主导形象的音乐性,分层统一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7.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本文对歌唱二度创作的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地域地貌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民俗等文化,音乐特色也各具风格,在二胡演奏方面就自然地形成各个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陕西的特殊地质,生养出了陕西人民耿直豪爽的性格以及生动质朴的语言,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音乐特色。《秦腔主题随想曲》这首乐曲在这个现代作品纷繁,创作手法和演奏技法层出不穷的时代,总保持它的特色,在一次次的二胡赛事及音乐会中屹立不倒,在二胡曲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也是风格性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的创作很多,但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尚德义先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作出了大量具有中国风格的花腔声乐作品.本文以<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这首花腔女高音作品为例,从风格、演唱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部声乐作品的产生都渗透着一定的历史时代因素、地域因素和民族因素。因此,准确把握歌词的内涵,确定歌曲演唱的感情基调和意境并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和音色才能,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真实地表现出来,达到歌唱艺术的完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一种通过表演的形式,把音乐作品转化为音响,从而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的表演艺术。声乐表演是一门作者、作品、演唱者三位一体的表演艺术。在歌曲创作过程中,词作者和曲作者共同赋予了歌曲的词曲形象,而在表演过程中,演唱者用自己的身体在舞台上做为乐器进行形象展示,使音乐作品转化为现实音响,使听众通过感知器官形象生动的体会作品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3.
江莉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3):190-191
学会分析声乐作品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声乐表演前了解词曲作者,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我们知道每一个声乐作品总是体现了词曲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因特定的时代、环境、修养、经历和艺术趣味的不同,常常表现出各自的创作风格。一般来说艺术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歌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歌曲艺术使词曲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音律和谐、节奏鲜明,声乐形象由于民族风格、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的不同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探索和创新,历经不懈的努力,从而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每次探索的过程,就是一次好的积累和革新。声乐艺术的发展随着地域综合性因素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每次更新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转播者——声乐教师,他们在口传身教中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了解作品,把握作品风格 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是弹好乐曲的关键.在学习一首作品之前,全面了解作品内容,并在弹奏的过程中自始至终以此为依据,正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是音乐作品艺术处理中最为关键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演奏者应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并深入研究作品的创作背景等一切相关资料,如,作曲家所处时代的政治历史背景、作曲家的风格及其个性特征、创作背景、创作目的以及表现手法、乐曲的整体布局、高潮处理等,演奏者均须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探索和创新,历经不懈的努力,从而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每次探索的过程,就是一次好的积累和革新。声乐艺术的发展随着地域综合性因素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每次更新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转播者——声乐教师,他们在口传身教中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歌曲演唱是作者、作品、表演者三位一体的声乐表演艺术。从一首歌曲来说,词作者和曲作者共同创作了词、曲形象(作品形象),而表演者要在舞台上运用自己的身体(含身上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作品形象展现(角色),成为人们能够通过感知器官进行欣赏的作品音乐形象。这个角色具有真情实感的生动性,别具一格的表演性,主导形象的音乐性,分层统一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9.
巴金是一位紧跟时代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始终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根据他在解放前创作风格的演变。可归纳为四个标志。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音乐的语言记录对于对这个时代的感受,本文通过对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庄曜教授,创作风格、作曲技法、创作历程以及对所作出的贡献的论述,说明音乐艺术的创作,需要多元融合、彰显个性,他的创作也为学习作曲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