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关注从传统农业技术行业到现代农业物联网行业的转型,选择组织学习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转型过程中行业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的认知和行动倾向演化进行研究,揭示组织惯例的演化过程机理并构建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得出:行业惯例的演化主要经历主导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行业跟随企业组织惯例的演化以及新行业惯例的形成三个阶段;组织学习是促使行业惯例以及行业中个体企业的组织惯例实现演化的关键,其中主导企业依赖试错学习实现主动式演化,而跟随企业依赖效仿学习实现被动推动式演化;尽管行业惯例演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依赖于不同的学习模式,但组织惯例演化的根本均在于通过参与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形成新的共同理解和一致性行动。  相似文献   

2.
国际新创企业通过将知识进行整合并更新到知识存量中,形成一系列的组织流程和惯例,是企业快速成长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以国际新创企业的组织能力提升为主线,从知识进化、惯例演化的视角,探讨知识进化、惯例演化下的国际新创企业组织能力提升的过程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国际新创企业的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个人知识、经营层面惯例和组织能力共同演化,组织能力随着知识的进化和惯例的演化不断的提升。第二,企业内部组织能力提升的路径可以分为3种:组织内部知识上行流动、组织内部惯例逐级演化和组织内部惯例互动演化,组织能力随着国际化阶段的变化也呈现提升的特征。第三,国际新创企业国际化的激进性特征,在其国际化的不同阶段,能力的提升力度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后发企业组织惯例的形成机理及其演进规律,追踪动态情境下企业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微观基础,架构一个基于资源能力视角下组织惯例生成与演化的理论框架。依据这一研究框架,对飞鹤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组织惯例的生成是组织学习形成共同认知,并在执行异动实践修正下反复交互直至稳定的过程;(2)资源能力作为企业依据环境变动并通过资源管理过程将情境信息内化的重要手段,是驱动组织学习与执行异动交互突破惯例路径依赖构建差异化组织惯例的关键;(3)组织惯例在外部环境刺激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反馈下呈现“操作惯例—搜寻惯例—柔性惯例”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4.
演化经济学为研究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基于有限理性假设,建立非均衡性和动态的理论框架,采用惯例作为企业演化的"基因",注重多样性和新奇性,对于揭示竞争优势的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从惯例的视角出发,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结合演化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过程,探讨了惯例、搜寻机制和选择环境在竞争优势演化过程中的作用;构筑了一个从惯例构建到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框架,并从惯例的产生与遗传、选择环境、搜寻机制等角度对该框架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从企业惯例、选择环境、搜寻机制出发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演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采用因子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企业惯例对竞争优势产生了直接的正向作用,而搜寻机制则主要通过影响企业惯例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选择环境在企业惯例、搜寻机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京京  周丹  李强 《科研管理》2017,38(12):29-40
本文深入考察了技术学习惯例在知识属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机制。在实证研究中,本文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学习惯例强度在知识属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缄默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激活惯例强度在知识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规模对知识缄默性与知识存储惯例强度、知识激活惯例强度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与后发企业成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探讨知识传导—动态能力→企业成长的逻辑关系,知识传导促进资源→业务流程→惯例→能力→核心能力的演化和能力从吸收能力→转移能力→整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化,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动因,而知识传导通过动态能力间接作用企业成长.企业成长体现为企业边界、企业行为、企业结构和企业绩效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以技术知识为切入点,将其解构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探究领域知识和架构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同时揭示惯例复制的内在传导机制,并结合我国高技术行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具有根源性差异,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惯例复制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领域知识相似性对柔性惯例复制的正向影响更强,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常规惯例复制的正向影响更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具有差异化,常规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均强于柔性惯例复制。  相似文献   

9.
已有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大多关注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学习,忽视了对于集群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过程和行为的探讨。基于知识管理视角,提出了知识存储惯例的概念,对产业集群企业内部的知识存储行为进行系统刻画,进而探讨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存储惯例多样性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存储惯例强度和知识存储惯例多样性对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创新网络中企业的调节定向对网络惯例所产生的影响,并揭示了在不同组织间信任情景下该影响效应的差异。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来剖析组织间信任,并依据程度的差异区分为四个组织情境,分别对调节定向与网络惯例的关系展开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信任的情境不同,调节定向与网络惯例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情景1中,也就是信任两个维度的程度都较高时,调节定向对网络惯例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在认知信任较高但情感信任较低的情景2中,预防定向不利于网络惯例的形成;在认知和情感两种信任程度都较低的情景中,预防定向与网络惯例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是对调节定向理论和组织惯例研究的有益扩展,有助于指导企业的网络化合作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能力对创新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信息能力构成内涵。在对企业信息能力和信息管理知识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演化的企业信息能力进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高管团队的认知特点出发,构建其认知结构模型;之后,针对国有企业的现实问题,首次将国有企业高管团队内部关系资本与团队认知相结合,对国有企业高管团队认知路径及其内部关系资本在团队认知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入剖析,并采用结构方程与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认知遵循着认知辨识—认知冲突—认知决策的循环结构,并在实践中内化成聚合性与发散性两条认知路径;高管团队建设型内部关系资本对聚合性团队认知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高管团队授予型内部关系资本对发散性团队认知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新波  何建笃  张媛  马慧敏 《科研管理》2022,43(12):144-153
中国企业开始国际创业并向纵深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思维及所衍生出的认知对企业的国际市场战略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金鹏国际创业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得出,根据NCS-ES矩阵金鹏的国际市场战略布局可以被划分成三个阶段,企业家认知模式历经主次模式、相容模式与虚实模式的演化过程,而这种演化的背后是阴阳自绝、相乘、相对、相交、相生与相应六种关系思维的体现。同时“阴阳”思维也会推动企业家认知不断成长,指引企业形成更加合理的国际市场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4.
衡量  贾旭东  李飞 《科研管理》2019,40(7):152-162
虚拟企业作为适应动态复杂市场环境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战略演进过程及作用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样本,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发现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的两个过程:在市场环境影响下,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生存需求,形成虚拟企业初级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成长需求,并积极响应市场环境,形成虚拟企业成熟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是推动不同战略过程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伴随领导者认知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战略演进过程呈现出“随行就市”和“造势入市”的特征。本文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结合战略演进过程的特征,构建出符合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特征的动态连续“W”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与形成机理,为后续详尽的探究虚拟演进理论提供了可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企业多类型知识竞争的复杂情形,本文借鉴生态学理论分析知识竞争的生态特性,考虑知识共同竞争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基于Lotka Volterra生态模型构建了企业知识传播竞争模型,探讨了企业内部知识种群竞争演化过程及自由竞争环境下知识竞争的稳定状态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知识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传播结果有显著影响,通过分析企业知识传播竞争模型中知识种群构成的系数矩阵,可以预测和分析企业知识种群在自由竞争下的稳定情况、知识种群类型和演化过程.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知识种群的系数,达到选择和改变目标知识种群的目的,使之成为企业知识接受者所认可的主流知识.在此基础上,为企业选择和改变目标知识种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企业知识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危机后的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指出企业危机信息资源建设原则的基础上从认知、学习和内容模块三方面论述企业危机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具体阐述了基于信息资源载体和管理过程的危机信息资源认知;基于信息资源本体知识转化和应急反应的危机信息资源学习和由案例、方法、专家、组织和工具等组成的内容模块.  相似文献   

17.
主导逻辑作为企业内部主导的一般管理逻辑,是指导企业制定相关战略决策、采取行动以快速响应外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的先导模块,对组织的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及战略执行具有指导作用而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1986-2020年间与研究主题相关的211篇中外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整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出主导逻辑的发展进程、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特性及类型划分等内容,并从与主导逻辑相关的企业竞争优势、价值创造及服务创新等热点议题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主导逻辑理论知识框架。本文较为系统全面的梳理了主导逻辑理论现有研究,同时期望能够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进一步探寻组织内部多元主导逻辑共存的内在机制,完善相关理论体系;补充服务主导逻辑对消费者影响的相关研究,丰富多类型主导逻辑的认知及作用机理;期望学界产出更多以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管理实践现象为研究土壤的高质量研究,从而为实践界在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构建主导逻辑提升组织竞争能力提供丰富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significance】The paper’s purpose is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the research structure and hotspot trends in the field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 vation.【Method/process】Taking a sample of the domestic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subject literatures from 2000 to 2018, we used literature co-citation analysis, co-word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SATI, SPSS, gCLUTO, VOSviewer, Ucinet, Netdraw and other tools to identify and discuss the core knowledge, hotspo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explore the evolution trend of hotspots.【Result/conclusion】Inland knowledge manage⁃ ment research structure includes knowledge management subject, knowledge ontology,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ervice object. The research context involves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enterprise knowledge chai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enterprise knowledge gap. Research hotspots gradually evolve to be more in line with corporate practices and the direction of domestic realities.  相似文献   

19.
裘江南  杨畅  王婧贤 《科研管理》2006,40(12):94-104
随着Web2.0的发展,知识建构呈现出新的特征:用户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还是知识“创造者”,知识建构由单向的认知建构向双向的认知和社会协同建构转变。文章在分析了Web2.0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Web2.0环境下的认知系统和知识系统协同建构模型,揭示了其中的认知与社会的协同建构机理。文章阐述了其中知识内化与知识外化的双向建构过程,个体的认知系统是通过内部同化拓展认知结构,通过内部顺应学习改变其认知结构,进而通过外部同化和和外部顺应建构知识系统。其中认知冲突是刺激认知系统与知识系统向前演化的主要驱动力,能够促进内部顺应与外部顺应的发生;而交流与沟通则是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解决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冲突的手段。最后,以维基百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熵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锐  赵坤 《科学学研究》2008,26(2):339-343
 文章首先分析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在知识存量增加,系统演变过程中耗散结构的形成,然后从熵变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熵变模型,试图说明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变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