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富娟 《科学课》2008,(4):22-23
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下面三个课例片段中,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在充分预设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策略,引领学生展开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使科学探究发挥了高效益。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看,都不必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因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但学生的探究活动也要基本遵循“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为了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我们要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探究活动的一切条件。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教学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是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青岛版《科学》教材以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四大模块建构教材体系,展示探究过程,具有鲜明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把握教材内容重难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步骤,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自主获得知识,提升探究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创新模式“自主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的科学研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可以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下面二个课例片段中,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在充分预设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策略,引领学生展开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6.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通过探究性活动不仅可以使初中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还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师贯彻和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的关键。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初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春霞 《山东教育》2011,(11):52-53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以我们在科学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和重新审视这些探究活动的时候,不难发现,在热闹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往往透露着一种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现象。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过于简单,探究活动内容过多,活动目的指向不明,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得科学知识。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和引导。一、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探究行为的关键环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0.
李秀华 《河北教育》2007,(10):29-3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活动应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体,那如何让科学探究走进科学课呢?我们尝试构建了“探究式”的科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亲历一个又一个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真正成为"有效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呢?  相似文献   

12.
殷芹 《辽宁教育》2007,(7):64-65
在日常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活动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升个人科学素养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科学课堂的主旋律。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观察和重新审视这些探究活动的时候,在热闹的课堂探究活动背后.却透露着一种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现象:教师科学探究活动设计过于简单、探究活动内容过多、活动目的指向不明、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教学目标贪大求全。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探究能力是通过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学生在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从以下六个基本过程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亲近和喜爱科学的主要因素。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老师必须带领和指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行大量的实验、动手操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材料无疑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米”。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应当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开发创造潜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建立小学生科学创新实验室,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既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技能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徐阳 《江西教育》2023,(11):84-85
小学科学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观察身边事物,并通过实验验证科学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对此,教师要提升科学活动与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比重,强化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小学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7.
高慧霞 《山东教育》2009,(7):103-103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学习单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它通常呈现给学生活动方案、实践过程和探究发现。因此,科学学习单既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记录,也是他们表达交流的凭证,同时还是教师评价学生科学探究业绩的依据。科学学习单的不同设计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合理设计科学学习单将有助于学生的科学探究,从而有效地达成科学学习目标。本文将结合《镜子里的世界》的教学,来谈谈如何通过对科学学习单的合理设计来提升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肖贤 《科学教育》2010,(3):81-83
本文作者遵照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型课程的理念,结合自己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阐述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定位、避免科学探究活动的低效、以及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评价的三个方面,就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实验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假设进行检验,最能体现科学方法的活动,是认知较高层次上的探究活动。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助推学生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形成,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