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炜 《考试周刊》2009,(7):138-139
本文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概念,指出关键期假设对儿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影响并不确定,在中国的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儿童英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实际且符合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儿童外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与外语学习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主要讨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问题。自该假设被提出以来,一直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是否存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在外语教学界还是众说纷纭,意见不一。通过对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分析得出:虽然语言学习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但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学习者的知识是否能与他们的外语表达能力之间达到高度一致,而并非完全是由年龄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关键期假设理论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正确理解关键期假设在外语习得中的运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年龄是10岁或更晚一些。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理论依据和外语学习环境问题入手,对目前我国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和小学普遍开设外语课程提出一些异议,认为母语习得的关键期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小学普遍开设外语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围绕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设学术界出现了许多不同观点、重大发现和研究进展。国外学者通过对语言环境受到剥夺的儿童和成年人的研究指出年龄在第一语言习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年龄问题在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中进展得也十分迅速,但是研究者们始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通过对国外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究动态、研究发现和最新进展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儿童要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母语,但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外语可以因学习时间长短、学习目的和动机的不同而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6.
该文强调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关键因素。以Penfield和Roberts的大脑弹性理论以及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设作为基础,该文目的旨在研究年龄是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及体现在哪些方面。此外,为了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有必要对比分析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优缺点。该文通过对他们习得二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为我国英语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曾琳琳 《考试周刊》2013,(19):106-107
作者主张在我国小学全面开展英语教学是对关键期假说的误用。由于年龄越大,学习效率越高,以及英语教学在我国属于外语学习,而非二语习得,因此目前不适宜在我国小学全面开展英语教学。有条件开设英语课的学校,要注意师资力量的培养及加强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及二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在我国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决定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应是学习的努力程度、合格的师资及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年龄因素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外语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的概念及中外学者对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小学英语低龄化趋势,指出这一趋势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写出自己关于我国幼儿英语教育早期化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学英语教学正在我国大面积展开,各种少儿英语辅导班招生也一时异常火爆。面对如火如荼的少儿英语学习热潮,本文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入手,回顾了关键期假说正反两方面的证据,进一步探讨了关键期假说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藉以希望引起有关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探讨已经历了50多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外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的说法却大行其道。究其因,是将歪曲了的假设当作完整的理论大肆宣传的结果。具体地讲,是因混淆了"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得"、"关键期假设"等概念引起的。因此,通过讨论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外语学习的环境及母语的重要性问题,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分析国内外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让那些仍被误导的盲从者以理性的态度学习外语,那么"语言学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的理性做法必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有关二语习得中关键期的研究。目前有三种观点,即单一关键期、多重关键期和无关键期。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关键期目前尚无定论,但多数研究表明,语言中的语音和句法更易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关键期研究对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设理论从人的大脑发育程度出发认为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外语具有优势。除此以外其认知能力水平及情感因素也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年龄包括人的大脑发育程度,认能能力水平及情感三种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受关键期假说的影响,我国学习英语的儿童越来越低龄化。其实语言习得是否存在关键期一直富有争议,尤其在我国这种外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年龄太小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所以,希望教育部门将二语习得的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充分地实证研究,并在遵循儿童教育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制订基础教育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周明霞 《考试周刊》2011,(23):94-95
本文针对二语习得领域内的语言学习关键期研究作一简要综述,简述了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性研究。回顾了二语习得关键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从赞成与反对两方面探讨了关键期假设存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薛丽娟 《考试周刊》2014,(12):104-104
就初中教育而言,学习理论制约了初中英语的教与学。普通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尤其是学校的外语学习,是在习得母语以后进行的,学生已过了仅靠模仿接触、通过潜意识习得语言的关键期。二语习得是人们逐步提高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云 《考试周刊》2009,(52):113-115
随着外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学习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从关键期假说着手,探讨了与年龄问题有关的研究,并分析了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和正规课堂环境中不同初学年龄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速度和最终水平的表现.通过探讨和分析,本文认为外语学习并非越早越好,并提出了对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雷春华 《海外英语》2014,(20):32-34
该文以二语(外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和牛津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为基础,分析和解读了儿童和成人学习者所适用的语言学习策略。该文认为,关键期儿童具有二语习得的天然优势,但智能不够成熟。非关键期成人不具备二语的天然习得优势,但后天智力成熟。语言学习策略如果得到科学处理和灵活安排,能够助推关键期儿童的二语习得优势,改善其羸弱的智能,也能发挥成年人成熟智能的长处,弥补其在天然语言习得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王正胜 《英语辅导》2014,(3):132-134
我国已从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否应该从儿童时期学习外语还存在争议。赞成者以关键期假说作为理论依据,反对者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来反驳关键期假说。结合中介语和语言相对论进行推理,外语学习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不利影响。根据我国的外语学习实际,可以提出“外语最佳学习期”假说,以使学习者在学好外语的同时,不至于影响本族语的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都涉及到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等问题。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助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或模式来指导和探讨我国外语教学,有利于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为依托,探讨二语习得对我国外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