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球壳胀还是球内的气体胀 我在教《气体热胀冷缩》时,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取得了不同效果。 第一节课时,我将一个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过了一会儿,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都回答:“乒乓球鼓起来了。”接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很多学生认为乒乓球壳受热后鼓起来了,有少部分人还在偷偷地举手,我点了一位同学回答:“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使球壳鼓起来了。”这时我马上肯定:“对!这个同学说得很好,确实是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外壳鼓  相似文献   

2.
同学,你的乒乓球被打瘪了,有什么办法再使它鼓起来呢? 1.利用空气热膨胀原理的方法:将瘪球放到热水(温度60℃以上)中,使球全部受热,其中空气受热膨胀则加大气压。这样就可能使瘪球鼓起来。 2.利用减小球外界气压的办法:减小球外界气压方  相似文献   

3.
重视学生逆向思维训练□长庆油田运二子弟学校党莉统编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连除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之后,练习十安排了以下两道题:1一部插秧机14小时插秧415公亩。照这样计算,334小时可以插秧多少公亩?2永新轧钢厂轧钢车间313小时轧钢...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理清作者思路,领会文章主旨;2学习用联想、想象拓宽写作思路,活跃思维,培养创造力;3学习文中讴歌的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勇当“第一个”。教学设想:以作者的联想与想象、首创精神为重点,以开发学生联想、想象能力为难点,以作者思路为点拨教学的“引爆点”。教学安排:45’×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式点拨1文题“过万重山漫想”与作品内容有何联系?明确:a文题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也交代了缘起。b万重山:不是某一座山的名称,而是作者经过雄伟、瑰奇的三峡时所见到的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P96。教学设计:一、准备阶段———孕伏1幻灯出示:练习本(每本050元)、橡皮(每块030元、钢笔每支480元)、三角板(每付120元)图象,让学生说出所标价钱是用什么数表示的?2填空:02是()...  相似文献   

6.
四月中旬,笔者在无锡听了特级教师张洪鸣老师执教的一节科学课《乒乓球又鼓起来了》。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反复探讨,得出正确的结论。此时,我们都以为本课己完满结束了,但张老师又抛出一句“学完这一课,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让学生继续提出新的问题。教室里顿时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瘪了的乒乓球受热后会重新鼓起来,那鼓起来的乒乓球冷到一定程度会不会又瘪下去呢?”“空气受热,体积会变大。那有没有物体受热后体积会变小呢?”“有没有物体受冷后体积会…  相似文献   

7.
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我分别用一只不瘪不破和一只又瘪又破的乒乓球,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学生发现,不瘪不破的乒乓球浸入热水里能鼓起来,而又瘪又破的乒乓球浸在热水中时,鼓不起来,却有气泡冒出,并能闻到特殊的气味。学生确信,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跑出来了。把破乒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趣事与物理知识有关.不信你看: 1.爱打乒乓球的同学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瘪了的乒乓球,放在开水中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这是因为球内空气在开水中受热,体积膨胀,且空气的膨胀强度大于球壳的膨胀强度,球内空气在膨胀过程中虽受到瘪球壳的阻碍,但空气膨胀产生的力会超过瘪球壳的阻力,使瘪球壳重新鼓起复原.  相似文献   

9.
初中学生回答物理问题的毛病:一是“简洁”,从概念到概念。例如,“为什么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答案是:“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的人有惯性。”“乒乓球瘪进去一块,把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会重新鼓起来,为什么?”,答案是:“因为为乒乓球受热膨胀。”初中学生回答问题一般都只会粗糙地说出事物的共性,而不会对事物作出具体分析。二是语言逻辑性差。学生在回答“把滚开的水倒入一个厚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克服阅读教学过程繁琐化、程式化的弊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最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不合群的小蝌蚪》,颇有启发。《不合群的小蝌蚪》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三年级教材。课文通过日记的形式,写永敏和他的同学在春游时,发现了一只不合群的小蝌蚪,他们首先帮它合群,但它仍然自个儿独游。他们仔细观察了这种小蝌蚪与成群结队的小蝌蚪的区别,带着疑问向老师请教。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开了疑问。全文近600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用1节课时间,安排三个教学环节,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1根据课题中“不合群”一词,先让…  相似文献   

11.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殖的种类;二是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本文就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谈些构思。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内容的知识点与达标层次:2教学要点与教学设计2.1“导入”复习旧知,层层设疑,激趣导入具体过程如下: (1)复习有性生殖,采用比较法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最大区别是有性生殖需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形成的?(减数分裂) (3)两性生殖细胞是怎样结合成合子的?(受精作用) (4)如果进行有丝分裂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再经…  相似文献   

12.
一、要正确理解“+”、“-”的意义1性质符号:如+3读作为“正3”。2运算符号:(-2)-(-5)中(-2)与(-5)之间的“-”就表示减。3既可当性质符号又可当运算符号。如5-7+6,其中的“+”、“-”,若理解为性质符号,就读作为“5、负7、正6的和”,若理解为运算符号,则读作为“5减7加6”。4表示相反数。如-(+2)表示(+2)的相反数。二、要掌握数“0”的几个性质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界于正数与负数之间的一个中性数;2“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3“0”的绝对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材特点训练朗读分析──“九义”教材小语第五册《群鸟学艺》教例评析吴柳【教例】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分析的方法;2.吸取群鸟学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教学过程:一、基础性训练1.释题:“群”和“艺”的意思各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解释了课题?(第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师教学展开“三维、四面、十二字”教学范型的深入探讨与实践,所谓“三维”就是:1教学目标的贯彻和相应内容的落实;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3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环境的营造。“四面”:1教学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频率与质量;2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2掌握Na2CO3、NaHCO3的性质及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钠的氧化物的性质;Na2CO3及NaHCO3的性质及鉴别方法.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启发引导、对比归纳教学过程:(一)复习...  相似文献   

16.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中国石》安排在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本课的预习重在课前“预习”中的两个问题:1.戈壁滩上的一块石头,边防战士为什么称它为“中国石”?2.哪些自然段是讲作者拣到“中国石”的经过的?这两个问题对完成教学目标很有帮助,它...  相似文献   

17.
“双轨道”备课是从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这一角度去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操作,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一改以往教案只备教师的“单系”活动过程,为兼备师生的“双系”活动过程。教案中既备教师的活动,又备学生的活动,既备教师的教法,又备学生的学法,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就体现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将本人教学《詹天佑》一文第二课时的“双轨道”教案摘录如下:教师一、复习:教师提出问题1詹天佑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2当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后,国内外有何反应?二…  相似文献   

18.
对“分数基本性质”一节观摩教学课的商榷新疆吉木萨尔县小学数学教研会唐铂在观摩一堂“分数基本性质”教学中,有位教师为了讲清分数的基本性质,设计了以下板书形式:以上板书中,(1)、(2)、(3)、(4)、(5)式是教师配合教材中的图示,为归纳出“分数的分...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1(男生):你会唱歌吗?主持人2(女生):会呀。我不仅会唱,还会用诗词来配歌曲,相当优美。主持人1:那不是既学了音乐,又学习了语文?主持人2:是呀。两全其美。今天我们就以(指黑板)“语文与歌曲”为主题,开展一次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放录音:“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朗读歌词)主持人1:如果将“荡起双桨”的“荡”字改为“划”字,好不好?(同学纷纷作答)主持人2:如果将“推开波浪”的“推”字改为“冲”字,怎么样?(同学纷纷作答)……(放录音:“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学生朗读歌词)…  相似文献   

20.
李诗英 《湖南教育》2002,(18):39-39
1.备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制定艺术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前必须弄明白课程标准的精神特点及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如:艺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怎样?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是什么?艺术课程目标与教学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弄明白,然后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2.备教材。艺术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的原则体现。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有教学内容、人文主题和知识技能。教师能否合理地并且富有创造性地组织教材,设计、安排容量与难度适中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