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首先将交比转化为角的正弦值的比或三角形的面积比或分割比的比,然后用以解决点共线及线共点;解决有关线段的比或比例问题并完成某些著名几何命题的初等证明,体现高等几何与初等几何的相互渗透,架设初等几何与高等几何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把线段之比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比是常见的解题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证明线段成比例或线段的等积式。由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两条线段(底和高)的乘积相关,可以通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或同一个三角形)获得一个线段的等积式;同底(或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两条高的比;同高(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两条底的比;以及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些都是三角  相似文献   

3.
内容提要 1.同高(或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底的比,如如图1所示,SΔABD/SΔACD=BD/DC。  相似文献   

4.
关于三角形面积比的探讨梁玉排三角形是初中平面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不少题目常牵涉到三角形的面积比。我们知道,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1)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底与高乘积的比。(2)等底同高或同庆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比为1。(3...  相似文献   

5.
面积法很早就是人们认识几何图形性质和证明几何命题的有力工具,至今仍很有生命力.它往往可以使某些几何竞赛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用面积法解非面积问题,特别在求线段比有关问题时可使题中量之间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可谓朴实蕴藏奇异,简单透出真情.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类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同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我们不难得到:三角形的中线具有等分三角形面积的特性,具体地,若线段AD为ΔABC的中线(如图1),则SΔABD=SΔACD;反之也成立,因此,我们常把三角形中线称为面积等分线.  相似文献   

7.
姚婉若 《考试周刊》2014,(61):59-60
<正>所谓面积法就是利用几何图形中的边、角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运用代数手段完成几何中的推理过程的方法.用面积法一般可不添或少添辅助线,证法简洁,易于接受和掌握.可以用来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图形的分割、求线段的比和面积等.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面积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面积法解题的理论依据:1等积定理: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整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其各部分面积之和.2面积比定理:两个三角形面积  相似文献   

8.
正面积法很早就是人们认识几何图形性质和证明几何命题的有力工具,至今仍很有生命力.它往往可以使某些几何竞赛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用面积法解非面积问题,特别在求线段比有关问题时可使题中量之间关系变得简单明了,可谓朴实蕴藏奇异,简单透出真情.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类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的面积知识:1.三角形的面积S△=1/2×底×高.2.等高(底)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的底(高)之比.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法",下面举例说明"面积法"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一、求线段  相似文献   

10.
解决面积问题.要善于从图形中找出面积间的关系,将面积比转化为线段比、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为规则图形面积的和与差.求面积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割补法、等积法和等比法.请看下例.  相似文献   

11.
龚稳吉 《云南教育》2007,(9Z):20-21
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 等底等高的两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证明略)。 推论1 有一边相同(或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这一边上的高的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线段比转化成面积比,从而得出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不等式。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线段比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正确理解线段比与成比例线段如果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去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a、b两条线段的比就是m:n或,写成式子就是或其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这里必须注意以下几点:(l)两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  相似文献   

14.
一天,兔妈妈叫来小白兔洁洁:“乖乖,咱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我用1:300的比例尺画出这块地的形状,如下图。它的底长是9厘米,高是6厘米,请你算出这块地的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15.
(本讲适合初中)用面积法解题是平面几何的一种重要解法,常常用到转化思想,即将三角形面积之比转化为线段之比下面先介绍几个常用性质.性质1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的底和高乘积之比.性质2两个等底(或斜高)的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梳理 1.复习比例线段,要注意四点:(1)区别线段比、成比例线段、内项、外项、比例中项等概念.(2)线段长度的比单位要统一,结果是个没有单位的正实数.(3)在m:n或m/n中.我们称m为比的前项,n为比的后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线束比和三角形面积比方法较为简洁地证明蝴蝶定理的分析,找出了高等几何与初等几何之间的一种联系,为解决一类几何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几日,笔者拜读了马老师的文章《一类面积比的简洁计算公式》(下称文献[1]),收获颇丰。同时,对于文献[1]也做了一些思考,现记述如下,算做是对马老师文章的一个呼应。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上,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在比例尺1:6000的地图上,有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玲玲是这样做的:先求图匕长方形的面积,6×4=24(平方厘米);再求长方形的实际面积。  相似文献   

20.
黄金数又称黄金分割数。分割(section)是一个数学技能或者一个数学动作,对一条线段进行的分割指确定该线段上的一个点,使该点把线段分成具有某种特点的部分。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这样一种分割:在线段上取一点,“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因此,也可以说将线段分成中外比、中末比或内外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