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地方高校在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和责任。本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高校是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应当发挥自身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通过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培养本土文化传承人才;通过加强高校学科建设,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发挥文化示范与辐射功能,多层面地推动本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在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2011计划"1后,地方综合性大学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之路,需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审时度势、清晰定位,主动面向区域发展,通过学科整合助创新、文化传承重特色、区域行业促协同等积极融入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3.
地方大学需重视办学特色的建设与凝练。区域文化是影响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赖以生存的环境,对地方大学提出了传承与创新的要求,并影响到地方大学办学的具体特质,深刻认识区域文化对地方大学办学特色的实际影响有助于提高地方大学办学特色建设的自觉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理念与课程建设是大学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地方院校存在大学理念的误读和课程建设的误区。地方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课程特色建设。地方院校课程特色建设的目标定位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区域应用性人才;地方院校课程特色建设的内容是利用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丰富课程的功能;要为地方院校课程特色建设提供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大学文化具有感染、教化、传承、创新的本质功能,是大学科学发展的精神源泉,同时,大学文化也具有开放、协作、实践、服务的社会属性,是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时代与人民的召唤,现代大学文化应发挥其价值整体性,构建社会共同思想基础;发挥其本质先进性,传播科学民主进步思想;发挥其内涵学术性,突显社会文化建设地位;发挥其交流活跃性,预热和谐社会文化变革。  相似文献   

6.
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学校缺少深厚的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明确通识教育理念,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地方高校的排头兵和区域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与功能。它们是区域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区域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和区域创新文化的策源地。当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发展拐点,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从明确融入角色定位、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深化交流与协作、创新治理体制机制等路径入手,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其优化重构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区域音乐人才的重要力量,并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部分学科规划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求,特色课程建设还不能凸显文化传承特色,教师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轻理"的问题.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应优化学科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特色教学,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强化教师培训,重视对学生的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9.
对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定位高职院校发展思路,通过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推动国际合作、建立保障机制等措施,发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等功能,为建设国家一流骨干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挑战,二者的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将为各自的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增强竞争力创造新的动力。地方高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地域文化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科研实力和大学文化的引领、服务和辐射功能得以传承、创新和弘扬。  相似文献   

11.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资源,具有地域性、传统性、民俗性、独特性等重要特征。地方特色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有独特的贡献价值。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出发,研究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化、传统产业文化化和传统技艺文化产业化等不同的三种地方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只要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把握好各种模式发展关键,就能依托当地的特色文化,开发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来。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落后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造当地的区域文化。湖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要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扬弃传统的湖湘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桐城文化是安徽省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桐城派是桐城文化的核心品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浪潮中,桐城派作为一种稀缺性的文化资源,正成为地方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选择。桐城市丰富的桐城派文化遗存是文化旅游开发的坚实基础,而桐城派文化旅游美学价值的混乱不清,桐城派文化旅游定位模糊,导致桐城派文化旅游特色不鲜明.桐城派文化品质趋向于一般的历史文化旅游。确立桐城派核心文化旅游品牌地位,提炼桐城派文化的旅游美学内涵,是桐城派文化旅游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需要,地方高校参与组建区域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也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功能的需要。池州历史、旅游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积淀深厚,富有特色,池州学院多年来坚持一贯的特色科研策略,广泛而深入地参与了区域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研究、规划与开发,因此,组建池州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是重要的、强要的,也是迫切的、可行的。该文还对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社会成效、基本形式与构成、任务分工、研究计划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构想与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地方高校已日渐成为所在区域文化研究、传播、创新的主要阵地,拥有雄厚的区域文化研究能力和坚实的文化研究基础。地方高校要引领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区域文化,调整好办学理念,通过打造特色教育,增设能够凸显区域文化特色的课程,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描写是李劼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死水微澜》为例,探讨李劼人在其作品中如何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经由文化的细微变动中,将表现历史、展示巴蜀地域文化以及铺衍故事完美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后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是区域的亚文化.本文在批判 "文化决定论"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余江县中童眼镜业为例,运用新兴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协同演化理论,分析产业发展中的文化变迁.文化是由产业的市场特征、生产技术特征等决定,并且伴随着其演进而协同演化的.金融、政府行为对产业文化的形成和演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文化既是演进的,也是建构的,先进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它可以加速先进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华夏地域文化传播研究成果颇丰。在内容分析方面,“传播论”认为挖掘、认知本地文化是传播之始,但内容编码上还要下功夫;叙事分析深受青睐,个案研究是天然选择。在媒介分析方面,新媒体新技术深受追捧,地方媒体是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且必要推手,交通工具与设施化为传播媒介,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中转站,汉语国际教育是地域文化传播的新媒介。在效果研究方面,量化研究少而精,质化研究多而不强;效果应用主要服务地方党政系统,集中旨在提升未然效果。其总体特征是还处在破土而出的成长期,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20余年来,区域文化史的研究受到了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上的广泛重视,取得了众多可喜的研究成果。然而地域文化的研究往往受到地域界限的限制,各自的地域内的文化研究,大多关心于本地域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而较少顾及到其他相邻地域文化的参照研究,这样就不能不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各说各话的研究态势。因此,我们必须从换位思考的角度,进行文化多元性的思考,或许对于区域文化的研究,会展现出一些不同的观察视野。就闽南文化的研究而言,文化的北方来源思维定式、文化的二元结构,以及闽南文化的世界性这三大问题,应该作出更加深刻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