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重要的使命。本文的目的是对图情档“三大体系”建设的内在逻辑加以解析,以便支撑我国的图情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方法/过程]本文在对图情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结合2021年度图情档学术热点,对图情档“三大体系”建设趋向进行了前瞻瞭望。[结果/结论]本文认为,图情档学科体系建设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福祉,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图情档学术体系建设应当遵循由实用性、工具性走向理论化、本质化的逻辑,通过理论的发展引导图情档职业实践的深化;图情档话语体系建设应适度回归传统话语基础,发展新的、有竞争力的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2.
中国档案期刊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肩负着重大责任。要实现这一目标,档案期刊需要引导学术研究方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聚焦重大问题,推动学科的深入探索和创新发展。期刊还应提升学术质量,加强学术评价,推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生和传播。然而,目前中国档案期刊尚存在一些短板与弱项,如学科交叉不足、国际交流不畅、缺乏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文章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档案期刊需要明确学术责任、提高文化自信、强化对学术研究的引领和支撑、加强学术评价、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档案期刊实力和影响力,为学术界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以推动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社科期刊是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平台,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水平学术创新平台,综合性社科期刊在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应注重价值向度,发挥导向引领、学科融通和知识建构的作用;注重内容丰度,以学科综合向问题综合转变,以学科综合向话语综合转变,以学科综合向体系化综合转变;注重主体力度,通过发挥主编的主体作用、高素质编研共同体与新质生产力打造,勇做“融媒体+专业化+专题化”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朱娜  何婧 《今传媒》2022,30(1):73-77
“双一流”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高校学术期刊作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重要延伸,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高校学术期刊的发展策略,助推“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分析高校学术期刊服务学科建设、传播学科成果、引领学科方向以及培养学术人才的作用,以部分高校学术期刊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为案例,探索高校学术期刊发展的实践性路径对策。高校学术期刊应该依托学科建设成果,通过培育特色栏目、打造优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期刊传播力等举措,推进期刊的特色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为“双一流”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辑部的同志希望能为刊物写一篇"新年寄语"。借此机会,就我国广播电视学术期刊的性质、任务和办刊方向提几点意见和希望。广播电视学术期刊要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促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建设。顾名思义,"学刊"是学术性的期刊,"广播电视学刊"是研究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刊物。中国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其立足点是反映中国广播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学术争鸣,推动理论创新,构建中国自己的广播电视理论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6.
许洁  贺晨 《出版广角》2021,(16):10-14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现状与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需求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匹配,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文章通过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存在的问题,从编辑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新媒体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面向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点     
把握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的重要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新闻学不断创新发展.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新闻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煤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闻创新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建立中国特色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指出:学科体系从面向科技情报逐渐转为面向社会科学、农业、医学、军事、安全等领域;学术体系从关注科技文献、文献交流规律的研究逐步拓展到关注信息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的采集、组织、处理、检索、服务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话语体系从科技发展、文献工作扩大到资源建设以及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继而逐渐拓展到面向国家战略的情报话语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情报观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分析守正与拓展视角下的情报学学术体系,强调情报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话语领域和核心话语权。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情报学一定要能够发情报思想之声、在国家战略中展现情报之魂、落实情报决策支持之力,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负时代,在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9.
随着档案事业发展,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传播档案故事、传递档案声音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沉默螺旋理论,指出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在学科、学人、学术平台三个维度均有“失声”现象,并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所面临的沉默螺旋现状,探索学科体系、学人梯队、学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发声”之道,以期为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新时代档案事业中流击楫、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的重要传播和交流平台,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并推进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从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挖掘中国特色议题;提高英语翻译精确度,打造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突破期刊管理经营模式,实施快速出版发行战略;搭建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开拓中国数字期刊市场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实践路径,以期全面实施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战略,进而全方位提升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国家大力要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学术出版作为“走出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提升我国学者国际话语权和加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阐释了学术出版“走出去”对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并通过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等三种学术图书“走出去”的实际案例,提出了如何加强学术出版“走出去”,以促进我国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形成了以校雠、目录、版本、辨伪、辑佚等为核心的学术话语,在近代变革中出现了学科名称的简明表达、学科概念的准确阐释、学科术语的创新使用等转型趋势。其学术话语的近代转型呈现渐进特征,并趋向体系化发展,但最终陷入了支离窘境。当前中国特色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设要吸取历史教训,夯实学科话语生成基础,巩固学科话语表达权力,推进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参考文献88。  相似文献   

13.
简论图书情报学刊的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情报学刊是社科学术期刊丛林中的重要家族成员,对其的科学定位,是从学术期刊之林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战略理念。笔者认为,图书情报学刊应定位于学术价值、学科精品,定位于特色发展、学科优势,定位于学术创新、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琪 《科技与出版》2021,(11):23-28
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相比其他话语更易于走向世界,且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学术出版"走出去"有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因地制宜地建构和输出话语体系、提升争取学术话语权的能力.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在规划制定、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构建、出版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术出版"走出去"需要加强出版和术语相关规划,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术语体系及学术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根本方向。文章从学科、文化、行业、技术四个维度展开,学科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要从优化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完善出版学学术体系、创新话语体系;文化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导向,要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研究导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出版学研究指向彰显学科价值;行业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要立足出版实践、回应行业诉求、理顺产学关系,推动出版业和出版学科协同发展;技术面向是中国特色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创新动力,要在新的技术背景下重新审视出版的社会功能,在大的学科环境下平衡出版学的开放性和主体性,在变的时代主题下锚定出版学知识体系演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路可如 《今传媒》2023,(3):7-11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的延伸,其发展水平与国家的整体学术科研水平息息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媒体以及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使命。本文通过分析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我国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创办多语种期刊力度,建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强化编辑队伍培训力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出版人才;全面拓展录稿途径,大力挖掘优质稿源;立足中国特色学术品牌,重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为国际学术研究和交流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新使命、新征程要求建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通过发挥学术“想象力”的学科使命、解围多重困境的时代需求、百年学科史的演进逻辑,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建设不断从学术隐喻走向显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脉络,学科体系的内在意涵从哲学逻辑、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三个维度不断转向、延伸,并衍生出“深化在地研究范式”“构建‘跨文化’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三个理论路向,不断取得学科体系建设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论坛》2022,(8):163-163
主要选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特色图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新文科与图情学科新发展数字人文数据科学科技情报知识产权情报图书馆叙事学术评价公共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旅融合新型智库图书馆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图书馆专业化发展图书馆发展政策法律图书馆服务标准体系图书馆社会合作图书馆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易卉 《出版广角》2023,(7):48-52
20世纪90年代后,学术集刊发展迅速,主办单位多、覆盖学科广、专业程度高、规模增长快,成为推动学术创新、“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学术集刊发展整体上仍处于蓬勃而无序、良莠不齐的状态。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单位积极行动,其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进行了很多探索:建立健全全流程管理制度,为学术集刊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制定编辑、出版和评价规范,为学术集刊提供操作指南和优化方向;举办全国学术集刊年会,为学术集刊提供共同体交流平台;建设数字网络“集刊之家”,为学术集刊拓宽传播和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20.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科学术期刊界的首要政治任务。社科学术期刊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与研究阐释,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成就高品质学术期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在推动中国学术繁荣中成就高品质学术期刊。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要改进社科学术期刊管理与服务,优化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环境,为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