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新课改理念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高中历史教学,但在基层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纰漏:比如有的课堂看似精彩,但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的课堂因缺少教师的相机诱导而显得毫无层次感、逻辑感;有的课堂主题缺失,课堂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没有重视并挖掘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教育价值等等。概言之课堂教学既无思想立意,亦无鲜明的教学主题,即"课魂"缺失,而没有"课魂"的教学只能是"一盘散沙",故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急需呼唤"课魂"。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席卷了小学数学课堂。无论观摩课、展示课、比武课等,都在轰轰烈烈地演绎着相同的故事。然而,什么才是数学的"魂"?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数学味的课堂?在听取了"智慧课堂——2007西湖之秋"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展示后,感受颇多。名师们的睿智、幽默以及对教材独具匠心的  相似文献   

3.
对有效教学特征的研究不仅要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而且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如果从课理、课体、课脉、课味和课魂这五课视点来观察有效教学课堂,则可以分别得到有效教学的五个特征,即顺性的课理、和谐的课体、渐进的课脉、智慧的课味和灵动的课魂。  相似文献   

4.
地理思维课堂,对改变学生思维僵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地理思维课堂的实践探索,结合学校的实际做法,提出课前以"问题思考"为主,关联学科;课中以"问题拓展"为主,促进思维可视化;课后以"问题反思"为主,设计"思维作业",全面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正>一直以来,我理想中的课堂是"有魂、有法、有声、有色、有趣、有效"。新生态学校的教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家长为主辅的"四主"方针。然而,通过观课议课,我发现有的课堂为了突出学生主体而忽视甚至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无魂、无法;有的课堂则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无趣、无效,这些  相似文献   

6.
秦超 《创新人才教育》2021,(3):77-81,86
课堂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也能展现教师的课堂设计水平.在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前提下,构建课堂提问参考标准,选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章节,以两节部级优课为样本,着重探讨区域认知视域下地理课堂提问的精准度、生活化、全面性、联系性、深入性和发展性,并从紧扣课程标准、融入生活资源、整合地理素材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7.
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必须向课堂要效率,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当好"导"师.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大胆尝试"导"课,让学生都当"演员",跟着我"导"的方向走,课堂有声有色,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作为地理教师要使自己的课"活"起来,要创设情境,使地理课堂"活"起来;要准确评议,使学生心理"活"起来;设置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起来;要设计开放探究,使课堂形式和内容"活"起来;要运用地图,图文结合,使学生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课堂革命中,独立学院需紧跟教育发展脚步,故在明晰"水课""金课"内涵后,分析独立学院"水课"存在的原因,即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缺乏合理调研和广泛论证,课程难度较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水平较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投入存在问题;评教体系不合理以及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足。据此,提出独立学院进行"金课"建设的路径,即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有质量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科学管理,用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初中地理一般都不会受到学生的重视。大部分学生都会把地理课当作发呆课,养神课,以至于整个地理课堂都死气沉沉。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该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让地理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诞生了,它的到来,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它对地理教育"翻转课堂"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微课助力地理教育"翻转课堂"做出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程为试点,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学典例能让深奥难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变得生动、形象、简明、扼要,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失败的"地理实验课对教师的教学艺术启迪和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也是十分深刻的。一、"失败的"课堂地理实验课教师在进行"地质构造"教学时,为了演示褶皱构造,用课前准备好的枝条从两头向中间水平用力挤压,枝条就会产生向斜或背斜的效果。笔者曾多次在基层中学地理课堂上见过此类实验,其优点显而易见。但此实验却是一个"失败的"地理实验;因为其只能展示单一的向斜或背斜,而不能完整地展示褶皱构造,类似的课堂实验演示在条件有限的基层中学被广泛使用。又如,用一个地球仪和一只手电筒做地球昼夜、晨昏线的演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师应认真磨炼自己的课,将冗杂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将教学步骤进行压缩;磨尽浮华,留下质朴,以期课堂每分钟都被有效利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树立"磨课"理念,调整教学策略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是众多一线教师心中的疑惑."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让试卷上的考点总能在课堂教学中找到踪影,这是众多教师的追求.殊不知,这样只是注重了分数的"眼前有效性".新课程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必须有磨课意识,坚持"一课三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偏差现象,采用"课例研磨"的研究形式,通过"主题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实践-课堂观察、诊断与反思-课例整改与再次设计-课堂再次实践-形成精品课例"的路径,纠正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齐晓莉老师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的地理学科教研员,在新课程背景下,她十分注重加强地理教师的新课程理论学习,采取培训、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引领地理教师转变观念,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她主张地理课堂"实施少教多学,还课堂给学生"。她推出了"任务驱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其具体做法为:"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设计问题链,编制问题导学案,学生运用学案自学教材并提出问题;课中,教师以问题为纽带实施教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参与-分享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的实施过程,重点介绍了该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是由新课导言;展示参与作业;分享作业;质疑和释疑;创设情景,激励参与;组织交往,深化体验等六部分组成.通过该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地理课堂实现了参与互动化,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步骤程序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构建,然后说明了课堂革命下高职思政课"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创新意义,最后论述了课堂革命下高职思政课"双环问答"教学模式的实施,包括深耕教材,有效问答;多种角色,提升能力;系统思考,科学设计;精选故事,优化情境.  相似文献   

19.
谢凯 《地理教育》2022,(5):33-36
本文以思政育人为引领,以地理热点事件"汤加火山喷发"为主题,探索高三地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课程思政、主题式复习教学、地理热点的关系认识为基础,提出主题式复习教学设计四原则,并从教学环节、内容、素养培养和思政目标四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营造出充满活力、富有价值的高三地理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儿童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乐学而设计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儿童气息的课堂.我们要让儿童"热爱"道德与法治课,让儿童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热情"不断升温.打造有"热"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抓"童"特点,有效导入;寻"童"生活,深入细节;重"童"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