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基于外宣文本翻译的传播性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其中包括语际信息转换是否恰当、译语是否通顺流畅、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视野等。"变译"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特定场域下为特定读者而译的一种翻译行为。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异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外宣文本中所采用的"变译"策略对实现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文化传递、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勍  何大顺 《科教文汇》2012,(22):146-148
翻译过程中的对等涉及读者反应及语言、文化背景等问题;新闻的独特性又决定了其翻译需有别于文学翻译等其他文本翻译。本文从新闻翻译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通过增译、减译和重组信息后的改译等策略,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最大趋同的认知感受。  相似文献   

3.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选择一直在翻译学术界争论不休,两者也很难达到高度和谐.如果译文完全异化,就一定会过于佶屈聱牙、晦涩难解;而如果译者一味照顾读者阅读体验,过分归化,那译文也必会丧失异国风情,失去原作的独有魅力.那么,在中译英时,翻译者应该如何做到既坚持精准且地道的译文表达,又兼顾中华文化特有风格的语言输出呢?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散文译文是值得我们深刻研究与领悟的绝佳材料.  相似文献   

5.
《青衣》的英译本备受西方读者的好评,本文拟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该译本进行研究,探索译者为实现译文的可接受性而采取的变通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信息论角度浅析旅游资料英译的变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料英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吸引国外游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译语信息的接受性,并针对不同的读者做出相应的变译.笔者以信息论中冗余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理论以及信息离散理论为基础,从信息传递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了旅游资料英译的具体变译策略,提出变译在旅游资料英译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伟红 《科教文汇》2007,(3S):178-178,184
旅游资料英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吸引国外游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译语信息的接受性,并针对不同的读者做出相应的变译。笔者以信息论中冗余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缩理论以及信息离散理论为基础,从信息传递的角度,通过实例分析了旅游资料英译的具体变译策略,提出变译在旅游资料英译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今天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各国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多文化趋势。而随着中西文化纵深发展.翻译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是最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不同的语言.蕴含并传递着不同的文化信息和民族色彩。成语在文艺作品、政治、科技文化中经常用到.因而成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对如何处理好成语翻译中的民族色彩、传递本质含义、使译入语读者理解和品味原文文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读者的大致相同的感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习惯用法、思维方式及文化方面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变幻显然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而应本着"忠实通顺"的原则,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认真领会原文的内涵,本文从几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翻译的特点,对汉译英一些基本技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魏羽 《情报科研学报》2013,(6):615-617,624
如何在翻译中有效突出信息文本功能,保证译文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奈达认为,“内容的精确不应以(译文)对原作者的‘忠实’来判断,而应以传递的信息不被译文读者误解作为判断的基准”.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的过程中,译者应本着让读者客观、准确地理解原文信息的目的,在语言表达和文体形式上利用翻译的各种技巧灵活地翻译.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介绍属于“信息型”文本,其英文译文存在着不少问题.作者以翻译理论为指导,运用翻译的技巧和方法针对秦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简介的英文译文中的问题进行客观地评析.  相似文献   

11.
夏兴宜 《科教文汇》2011,(2):130-131
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结合翻译过程中人脑进行图式转换的过程,从语言、语境、文体、文化四种与商务英语特点相关的图式角度来研究图式理论和商务英语翻译的关系,并辅以例证证明运用图式理论能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田佳 《科教文汇》2014,(2):110-111
当前,由于国际化业务的多样性,使得对于英语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倾向于综合性.即集听、说、读、写、译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传统的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需求.因而,要对教学方式加以积极创新,寻求新的、更有助干教学效果提升的教学方法。文章在篇首段落对语块教学法的应用意义加以深入研究.进而在此基础上,针对语块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andards especially in journalism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imply these theories in my issue. Moreover, I will explain how to apply th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course of journalism English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o that translation will achieve elegance in English news text and its Chinese vers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14.
陈曜 《科教文汇》2007,(7S):188-18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andards especially in journalism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imply these theories in my issue. Moreover, 1 will explain how to apply the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commnicadon theory of translation in the course of journalism English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o that translation will achieve elegance in English news text and its Chinese version as well.  相似文献   

15.
The world-wide use of digital storage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s increasing the need to make texts available in multiple languages.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storing a compressed form of a translated version of a tex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original text provides some of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text that is to be compressed, and therefore makes it possible for compression to be more efficient than if that information were not available. We begin with an experiment to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 text when a parallel translation is available. This is achieved by having human subjects guess texts letter by letter, with and without a parallel translation. The perceived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 text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way subjects make their guesses. The design and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are described.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while the text is considerably more predictable with the aid of a parallel translation, there is a surprising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troduced by the translation. Insights obtained from this experiment are then applied in the design of a mechanical system for compressing parallel texts. The system stores one translation of a text intact, and then compresses further translations of the text with the aid of the original. The method described is able to compress text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s possible without the aid of a parallel text. Aspects of the design are also applicable to future compressors that might take advantage of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a text to obtain better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16.
周先红 《科教文汇》2012,(4):140-141
习语是语言中重要组成部分,起重要作用.如何正确地翻译并使目的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基本同样的反应则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作者通过探讨习语的特点和作用,分析英汉翻译中存在的难点,依据奈达功能对等和读者反映理论,提出了四种有效翻译方法,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陶卫冬 《科教文汇》2020,(14):170-171,190
英语平行文本的阅读和借鉴不仅能在应用翻译领域帮助译者摆脱源语文化的束缚、提升译文的地道性,而且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评估和提升语言输出质量。然而理想的英语平行文本在网络上的检索并非易事。本文针对如今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信息素养能力欠缺的现状,从搜索方法、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大学生提高英语平行文本网络检索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史传龙 《科教文汇》2011,(1):132-133
本文首先探讨了英语商标词类别,继而以陕西中国驰名商标英译构词为例,指出了陕西中国驰名商标英译构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陕西乃至全国商标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梁婕 《大众科技》2012,(1):246-248
语篇互动指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语篇建构是语篇互动的结果。文章运用对话理论,探讨语篇互动的理据,探索语篇互动的方式,并对语篇是如何在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情况下建构起来的进行探讨分析。对语篇互动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篇的性质,促进对语篇建构的研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