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矿石以辉钼矿、黄铜矿为主,针对矿石特征,采用铜钼混选—混合精矿再磨-铜钼分离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文章论述了各工艺参数对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最终确定合理的工艺条件,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低品位铜钼矿回收铜钼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由于该矿中铜矿物氧化严重,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流程,粗选获得的铜回收率较低。为提高粗精矿中铜钼的回收率,采用高效选择性捕收剂DF与丁基黄药组合使用,所得粗精矿铜、钼品位分别达到4.03%和0.176%,回收率分别达到52.44%和84.33%,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3.
铜钼矿石是钼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其进行有效地选取和分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其选取方案与分离方案进行探讨,采用次氯酸钠和电解法可以高效地进行分离操作。  相似文献   

4.
某铜镍矿对铜镍分离进行选矿试验研究,论证了铜镍混合精矿进行分离的可行性,以及铜镍分离产生铜、镍单一精矿后的新增效益要高于铜镍混合精矿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某大型钨、钼、铜、铁复杂多金属矿,有用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不均匀,硫化矿与钨矿物共生,钨矿物与舍钙矿物共生。针对以上的矿石特性,试验采用先浮硫化矿物后浮钨矿物、钨矿物浮选尾矿磁选的工艺流程。硫化矿采用混合浮选获得混合精矿,混合精矿再磨后依次分选钼和铜,钨矿物浮选采用能有效抑制脉石、提高钨粗精矿的品位的组合抑制谛4,组合抑制剂还能有效的去除吸附在脉石和硫化矿表面的药剂,并且钨矿物也得到了活化。最终得到了高品位的钨精矿和理想的钨回收率。试验分别获得了钼品位4816%、回收率81.43%的钼精矿,钨品位66.47%、回收率78.19%的钨精矿,铜综合回品位23.14%、回收率56.5%的铜精矿以及铁品位67.22%的铁精矿,收了矿石中的有价金属,获得了较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某铜铅锌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为综合回收各种有用矿物,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工艺流程试验经比较后,推荐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混尾选锌-锌浮选尾矿弱磁选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很好地兼顾了各种目的矿物的回收,取得了铜精矿品位23.52%、回收率71.27%;铅精矿品位45.77%、回收率59.78%;锌精矿品位54.05%、回收率93.65%;铁精矿品位66.09%、回收率33.50%.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综合回收各种有用矿物,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多方案工艺流程试验经比较后,推荐铜铅混合浮选再分离—混尾选锌—锌浮选尾矿弱磁选的工艺流程,该流程很好地兼顾了各种目的矿物的回收,取得了铜精矿品位23.52%、回收率71.27%;铅精矿品位45.77%、回收率59.78%;锌精矿品位54.05%、回收率93.65%;铁精矿品位66.09%、回收率33.50%。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某含砷银多金属矿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毒砂含量偏高,给提取有价元素铜、铅、锌、砷、锡、银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大量条件试验的比选和优化,最终采用先浮选——后重选工艺流程:依次进行铜铅——锌——砷浮选,再进行铜铅分离,尾矿进行锡的重选,获得了较理想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刘民卫 《科技风》2011,(3):208+211
在含有大量矿泥以及高CN-浓度情况下,对氰化尾渣中微细粒钼矿物质的浮选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预处理和新型选钼捕收剂YC,取得了较好的钼回收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发现大量铀钼共(伴)生矿床,前人对此类矿床的选矿工艺进行过研究,当铀高钼低时一般采用离子吸附法,铀低钼高时一般采用萃取法,无法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复杂矿床的选矿问题。对赣南某火山岩型铀钼共(伴)生矿的浸出液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铀钼的研究表明,采用树脂共同吸附、分别淋洗的方法分离铀、钼,可以用一种选矿方法解决同一矿床中存在铀高钼低、铀低钼高两种类型复杂矿石的铀钼分离和回收。  相似文献   

11.
阳春市石菉矿区铜钼矿床是广东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石菉矿区铜钼矿的地层、构造等矿床地质特征论述,总结石菉矿区铜钼矿体的分布规律,对今后在该区及外围开展找矿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大宝山矿铜选厂选矿工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铜硫等可浮选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选硫生产指标,并大大降低了选矿用药成本,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马鞍山铜钼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铜钼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玉海铜(钼)矿是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七〇四队于2011年在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新疆哈密市黄山-镜儿泉-图拉尔根一带铜镍资源潜力评价”时,通过异常检查所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前景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土屋-延东斑岩型铜(钼)矿带向东仍有找矿空间,而且使三岔口-玉海地区有望成为东天山地区一个新的斑岩型铜(钼)矿集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扎赉特旗东芒合钼多金属矿区区内地、物化测量成果,结合地表槽探、深部钻探揭露验证结果,对本区以铜、钼、铅锌多金属等矿产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本矿区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斑岩铜矿是最重要的铜矿来源,文章通过对木吉村斑岩型铜钼矿区地质进行详细野外观察,采用岩石学与岩相学方法,开展了木吉村斑岩铜钼矿的赋矿斑岩体-闪长玢岩的岩相学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7.
矿点为大兴安岭中段北东向铁钨银金钼铜成矿带的一部分,多宝山铜金钼钨成矿带南部,属多宝山铜矿床外围地区。目前通过槽探工程揭露,发现矿体、矿化体范围较大,基本与硅化体、石英脉等有关。找矿效果十分显著,但目前无人总结其找矿标志,因此,笔者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钼的测定我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另一种是氯化亚锡-硫氰酸盐比色法。下面具体介绍。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钼:矿样经碱溶后,用水提取,吸取清液使钼与大多数干扰元素分离。以硫脲为还原剂在8%-10%的硫酸介质中将六价钼还原为五价,与硫氰酸盐生成桔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钼。此法适于含钼量0.005%-1.0%。第二种是氯化亚锡-硫氰酸盐比色法:试样以王水分解,用氢氧化钠使钼酸盐与重金属分离,然后于硝酸溶液中,以氯化亚锡将六价钼还原,五价钼与硫氰酸盐生成琥珀色络合物,借此进行比色。  相似文献   

19.
位于东昆仑拉陵灶火河中游的含钼花岗岩体,具有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通过锆石U-Pb测年,获得其形成年龄为228.49±0.84Ma,属印支期。测年结果为研究东昆仑造山带的成矿期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资料,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与拉陵灶火中游花岗岩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的主要成矿期也应为印支期。因此今后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应该重点放在与印支期花岗岩岩株有关的铁、铜、钼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0.
锡坪钼铜锡矿床属火山——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矿床和斑岩型矿床,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不同类型围岩蚀变及成规律的研究,认为围岩蚀变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形成。受断裂构造带影响,形成不同的蚀变带,对钼铜锡的富集成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