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2.
微分几何之父、世界级数学大师陈省身说.他一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天下美妙的事情不多.数学就是这样美妙的事之一。所以陈先生制作的向公众普及数学知识的挂历就取名为“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5.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并问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6.
1 凡事要做到“心中有数” 人们常说:凡事要做到“心中有数”.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解释之一:在做事之前,要估计一下,这件事能够做成功有多少把握.拿现在的数学语言来说,就是这件事做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做成功的概率是多少.因为做成一件事,涉及的因素很多,其成功的把握,很难用一个数字来刻画.但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中概率统计的方法,却能够用数字来刻画其成功的可能性.这便是数学的能耐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8.
王峰  张瑞华 《中学教育》2006,(11):35-35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臂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  相似文献   

9.
卢志文 《江苏教育》2006,(9A):13-14
建校之初,一名负责后勤采购的员工为学校采购10只灯泡,批发价0.6元1只,零售价1.2元1只,开票的时候,这位员工让店家填了个0.9元1只,共私吞了3元钱。这件事经人举报被查实,我毫不犹豫地开除了这名员工。那时大家普遍不是很理解,因为三块钱毕竟是一个很小的数目,学校初创时期本来就人心不稳,为这点事开除人,会搞得人人自危,不利学校人心凝聚。在教工会议上,我没有说这位员工私吞3块钱,我只说他吃了50%的回扣!我这样做自有道理。  相似文献   

10.
唐志辉 《江西教育》2004,(22):47-47
您好!最近有一件事让我很吃惊.也很着急。我班上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担任班长工作时组织能力也很强。我一直很喜欢他.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偏爱。可期中考试他数学没考好,我批评了他几句他当天就离家出走了.后来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才把他找到.是我和他的沟通方式有问题吗?“优秀生”的心理疏导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1.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相似文献   

12.
杨勇 《教书育人》2000,(17):23-24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语文老师正在精心准备他的课,那是一篇古文。语文老师把文中的通假字、词义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做了一张又一张投影片,打算上课时用。此时刚好有一位制作课老师经过,他看着语文老师做的投影片,有些不解,他说:“干吗要把这些搞得那么复杂?你辛辛苦苦做,学生还要辛辛苦苦记。这些东西记住它有什么用?不如多点时间让学生做点实际的事,动手做一点作品,多学点科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将来有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用。不过学点写作是要的。”语文老师听了他的话,不知如何回答,只说了一句“你不懂”。听了这件事,不…  相似文献   

13.
付小红 《大学时代》2006,(10):I0001-I0001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  相似文献   

14.
Pi,在太平洋里的一艘救生艇上漂流,唯一的伴侣是一头450磅重的孟加拉虎。怎么会这样?一言难尽.就别提了.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如何对付这只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  相似文献   

15.
如何深化当今的教育改革,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教学做合一是我们的根本主张,经过试验,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最有效力的方法,陶先生曾反复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任何把“教学做”三者割裂开来的看法都是一种误解。他所说的“合一”实际上就是有机的结合,“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而它们的中心则是一个“做”字,即实践。教学做三者在“做”字上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此可见,陶行知先主完善而科学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因…  相似文献   

16.
甩手300次     
小故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向他求教,怎样才能修到他那样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我向大家倡议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他示范了一次.然后,他问道:“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次,大家能做到吗?”学生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曾经对学生们说:“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面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然后他接着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能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起此事的时候,发现全  相似文献   

18.
贾晓娟 《华章》2011,(11):14-14
有学生问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19.
高考加油站     
《中国高校招生》2007,(5):22-23
自古至今.许多人赞赏“百折不挠,矢志不渝”.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说“有志者事竟成”,说“苦心人天不负”,总之。就是鼓励人做一件事要有始有终。要百折不挠地干下去,不能半途而废。然而,如果发现一件事不适合自己.那么还要坚持下去吗?应该不应该放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一个15岁的男孩来到杭州胡庆余堂做学徒。在去胡庆余堂的路上,他的小脚老祖母颤巍巍地送他,一路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