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信息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了建立西部地区信息生态保护数据库,最后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信息系统急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西部生态保护安全、生态保护与评价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生态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具有趋同性,从这一研究前提出发,文章以重庆市东南边陲的黔江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系统论述西部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重在论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综述和内涵分析,黔江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伦理问题,认为倡导生态伦理是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是西部大开发主体实线的行为规范。生态伦理可以消除生态危机的发生和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以生态伦理规范人们的开发行为,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和公平性,这是由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和西部地区的区情与地位位置决定的,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是密不可分的内在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中所面临人口、环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人口、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安全问题是一种影响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全方面的良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政府要承担起生态规划、监管、建设、补偿的生态安全责任,构建地区政府的生态安全责任运行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生态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使得新世纪的西部大开发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背景,为此亟需制定和完善生态道德规范,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保障措施,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生态监控力度,实行制度创新,以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实现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因素和谐发展,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了影响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生态因子,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三个主生态因子及其所包含的各子生态因子,指出只有保持各生态因子协同发展,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才能推进西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实现系统动态平衡.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面临着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直接制约西部地区和全国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改善西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需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生态移民建设,并在产业调整中增加环保产业的份额,产权明晰,推行“绿色通行证”。  相似文献   

10.
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关系到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西部新农村建设面临生态坏境污染和破坏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并且对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多管齐下,让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科物理教学手段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实现工科物理教学手段现代化问题,论述了工科物理教学手段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大学物理教学手段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炼方法制备LZ82型镁锂合金,对合金进行常规挤压和ECAP一道次挤压,然后对合金进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XRD),并分析等通道挤压前后不同晶面相对强度的变化、宏观织构测试其各向异性的变化,从而确定合成LZ82镁锂合金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与"私",先秦儒家认为"公"可以从"私"当中发展出来,"私"是"公"的起点,有助于"公"的成长,两者的关系是连续的,情感发挥了纽带的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则认为"公""私"之间是二元对立的,"私"是"公"的致命威胁,"公"的成长必须以"私"的压制为前提,两者的关系是断裂的,而"公"的实现以理性为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前前瞻记忆已成为记忆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等也深入到众多方面,并且随着PET、ERP、fMRI等技术的运用,人们开始对前瞻记忆的脑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确定了某些与前瞻记忆有关的脑区,且对前瞻记忆某些理论模型进行了验征性的研究。这对于前瞻记忆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一切损失,都还可以补偿,我们的一切痛苦,还会得到安慰;但当青春这理想之梦消逝时,它却从我们心头带走了某种东西,一去不复回!在成年生活的严峻考验下,我们变得比原来强,比原来美;但我们仍然感到某种甜蜜的东西,以飞快的步伐随着青春而流逝,一去不复回!某种美丽的东西已经消失,我们叹息已无用,也无从后悔;我们虽然处处还能看到它的影踪,不论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但它一去不复回!  相似文献   

16.
首先指出了传统视频检索的局限和不足,阐述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过程;以视频教材为结合点,总结了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思想和方法,思考了该技术对视频教材开发的启示;并针对提高视频教材交互性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两条小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相似文献   

18.
风之影     
The air is a sea of gases, And the wind is restless waves;When it wants it can sustain life,And take it when it craves. A flame can live with ardor,Its posture straight and strong,When the wind is quiet and gentle,For it becomes a loving mate. And, then, when fancy strikes.It can blow a strong willed gust.That will extinguish a struggling flame,And turn to less than dust. The wind is air at peace,In love, it is a breeze;Disturbed and angry it becomes a storm,That tears down mighty trees.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对高校学院的信息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和论述高校学院信息工作的作用;高校学院信息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如何做好高校学院信息工作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诗经》忧生惜时,愿安稳度过有限人生时日,侧重在个体价值体现的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系统;《楚辞》侧重在及时建功立业,个体价值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系统;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对个体价值的关注,还导致先秦文学中对于个体梦中世界体系建构。围绕着原始心态、巫术思维来象征性地实现血族复仇义务和个体使命,提倡不失时机地成功复仇。由此还派生出梦中雪恨、变形复仇等多重想像。从而先秦文学主题,成为中国众多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的百川之始。学术史总结也要客观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