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实地观测及栽培试验,对宽叶苔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引种栽培技术及繁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园林观赏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宽叶苔草耐荫性较强,从野外引种驯化栽培容易,分株繁殖及园林观赏栽培技术简单,养护管理要求不苛,是较好的园林地被植物,可在水土保持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念平 《资源科学》1996,18(6):24-31
本文根据郁金香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我国河北滦平县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条件,自1991年起,中国科学院滦平试验站从国内引种50多个郁金香品种,经过几年的栽培、驯化试验,发现郁金香在当地的生长发育状况表现出:生根时间短、球根后期生长良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试验研究*郁金香、引种、驯化、栽培试验、河北省滦  相似文献   

3.
黄根是一种名贵药材,种植条件要求较高。研究一种在日光温室中的黄根种子萌发栽培技术,提高其产量和产值。在日光温室中,采用营养袋进行种子培养,采用LRH-250-G光照培养箱,进行种子栽培和萌发试验,设定测定指标,实现实验评估。通过对育苗温室大棚下黄根基质含氧量检测,检测黄根在育苗温室大棚套种基质中的生长状况,通过试验进行测定。种植和分析试验得出,采用黄根种子萌发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对黄根种子栽培的萌发率和产量,研究成果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重楼属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因其药用价值高,野生资源被过度采用,植株繁殖率低、周期长,资源再生慢。为缓解重楼资源枯竭危机,需对重楼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引种驯化、资源圃建立和快速繁殖。本文综述了重楼种子繁殖、根茎繁殖、组织培养、三段栽培法等繁育栽培技术,可为重楼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快速繁殖、规范化生产和未来产业化生产提供生产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参果是一种在西藏特殊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的、可食用的植物,它所含的铁、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但到目前为止人们食用或市场上销售的人参果主要依靠野生采收,这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和人参果原有的自然生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以及市场对人参果的需求,在美国智梅基金会资助下,自2003年底开始进行了“人参果”人工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西藏野生“人参果”可进行人工栽培和扩繁,即可以移栽,也可以利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来繁殖。本文主要阐述了两年多的“人生果”人工栽培试验结果,同时指出该试验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组建于2005年,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所下设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室、药用植物化学研究室。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5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2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5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博士6  相似文献   

7.
采自不同地区的4份野生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勒嘎苏木旱作条件下,进行了田间生态适应性及农艺性状评价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4份材料在太仆寺旗播种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表现为植株返青早、越冬性好,分蘖数多,植株高大,茎叶繁茂;产草量和种子产量高,尤其是引种青海湟源的垂穗披碱草,最适合于在该地区建立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8.
大庆地区地被植物绢毛匍匐委陵菜引种驯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在黑龙江省植物园学习考察发现的绢毛匍匐委陵菜,引种7株,经2005—2007年栽培驯化覆盖面积达5平方米,2008年大面积引种栽培,其覆盖地面速度快、抗性强、绿化效果好的特性非常适于在大庆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草果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大面积人工栽培草果技术。繁殖分为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种植地选择阴凉湿润,荫蔽度为50%左右的林下种植。  相似文献   

10.
北五味子是著名的药用植物,近几年有广泛的人工栽培,但由于没有按照有机栽培规程要求.多数产品因残留问题而滞销,结合生产实际撰写的一套完整的有机丰产栽培技术,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4):96-9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9月,主要从事中药和民族药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引种驯化、规范栽培、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云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9人,其中高职10人、省级技术创新人才3人,博士4人,硕士2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并组建了"云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院科技创  相似文献   

12.
会泽濒危药材雪上一枝蒿种植每公顷纯收入45万元以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泽县大海乡是地处海拔3200m(米),全省有名享受高寒特困补贴地区。2002年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科技局和大海乡共同承担了省科技厅《国家中药材现代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重要濒危药材雪上一枝蒿引种驯化人工栽培试验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3.
此实验中采用了三种方法进行组织培养实验,结果由无菌播种诱导原球茎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再生植株。小鳞茎诱导出芽以加有6-BA1mg/L的培养基较适于芽的诱导,使其种苗快速繁殖成为可能。野生种的驯化栽培,次年原球茎的周径可增加2-3厘米,花期比野外延长10-15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几年的引种试验观察,总结春雪桃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利用设施栽培的品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紫薇引种在黑龙江省尚未见报道,对引种紫薇在哈尔滨地区的繁殖、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基础试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扼要地介绍了紫薇在园林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对大蒜花苞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对大蒜种苗生长的影响,并与传统固体培养方式进行了比较,随后对得到的微型鳞茎进行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阶段的大蒜外植体进行60 d的培养,反应器中Ⅱ型(固体培养基培养20 d的花苞)每个容器鳞茎数(942.40个)和增殖系数(23.56)均是I型(新鲜花苞)的1.15倍;Ⅱ型每个容器生物量(8.82 g)和平均鲜重(0.22 g)均是I型的1.1倍.因此,Ⅱ型比I型花苞更适合作为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外植体.(2)生物反应器培养的外植体每个容器生物量(8.48 g)是固体培养基培养的70.67倍,平均鲜重(0.26 g)是后者的4.33倍,增殖系数(21.22)是后者的4.21倍,每个容器鳞茎数(848.80个)是后者的84.37倍.因此,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方式优于固体培养基培养方式.(3)将生物反应器培养得到的微型鳞茎按照直径大小分为①型,4.0~6.0 mm;②型,3.0~4.0 mm;③型,<3.0 mm.直径大小为3.0~4.0 mm的鳞茎,即②型发芽率最高,为68.11%,生根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7.83%和85.73%,是水培鳞茎的适宜类型.利用育苗盘进行栽培,同样得到直径大小为3.0~4.0 mm的鳞茎表现最佳,其发芽率最高,为60.43%,生根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8.43%和89.33%,鳞茎苗生长状态最好,是鳞茎栽培的适宜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荷花的生态特性入手,阐述了我国北方荷花的栽培技术,特别是繁殖技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引种栽培58种野生花卉,对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栽培繁殖方法做了系统研究。其中引种培育成功的野生花卉植物计有20余种,详细观察记录了引种栽培后的物候观察、生长状况及栽培性状。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  陈敏 《资源科学》2008,30(5):778-785
本文借鉴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种植研究中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从药用植物AM真菌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不同孢子表面灭菌方法对侵染的影响、不同菌剂和寄主植物对侵染效果的影响、pH值对AM真菌侵染的影响、促生根细菌对AM真菌侵染效果的影响、信号物质对药用植物AM真菌培养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丛枝菌根的影响因素复杂,寄主植物的种类、菌剂的种类、培养方法和条件等因素都对菌根孢子萌发和侵染有显著影响。结合药用植物的特殊性和研究实例,提出了中药植物接种丛枝真菌应综合考虑:药用植物接种菌根的目的、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接种剂的特性、药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药用植物的接种实验。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对黄波罗花种子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清水浸种试验,观测种子发芽时间,统计种子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采用赤霉素200 ppm浸种处理对黄波罗花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明显的提高作用;采用100~4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比对照都有大幅提高,以100 ppm赤霉素液浸泡黄波罗花种子的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