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美国,出于对司法部长行使对慈善捐赠的强制执行权存在的缺陷的考虑以及风险慈善家有关积极参与慈善计划的需求,各州立法规定了在接受捐赠的慈善机构违背忠实义务、谨慎义务以及服从义务的情况下,捐赠者有向法院提起有关强制执行诉讼的权利,以确保慈善机构对捐赠财产的合法使用.美国的这一做法对我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救助的多元化主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我国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国家承担着第一责任主体角色。此外,由慈善机构、扶贫机构、社会救助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社会成员之间开展的社会互助是我国社会救助的又一重要主体,是对政府救助必不可少的补充。承认并确立社会救助的多元主体,给予社会互助以必要的扶持并营造其良性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来几年,我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国家社会的道德建设,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文中通过分析慈善资金的作用,然后对我国慈善资金的运营和政府监管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慈善组织是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之一,其介入社会救助能够有效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然而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政社不分、公信力缺失和社会慈善文化淡薄等原因,我国慈善组织在介入社会救助过程中面临着“领军式”组织少、救助效率低、专业人员少、筹资能力不足、彼此缺乏协调互助等现实困境。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仅要优化慈善组织介入社会救助的外部环境,更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中国历代政府都把救灾看成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受灾百姓最先想到的也是政府的公共救济。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夏朝就已有官方的赈灾举措。随着社会物资财富的不断  相似文献   

6.
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京龙泉寺以寺庙房地产作基金,创办龙泉孤儿院,收养12岁以下孤儿,予以抚养、教育、就业,这是国内宗教界在北京创办的第一所儿童慈善机构.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交织、天灾人祸纷至,社会局势动荡不安、贫困日益恶化的厄运并没有放过作为首善之地的北京,龙泉孤儿院就是在这种境况中“应运而生”的.本文以相关相关档案资料为着手点,分析龙泉孤儿院的创办缘起及历史沿革,进而了解孤儿院的组织运作、财务管理、孤儿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求重现北平龙泉孤儿院的历史风貌,总结其独特的慈善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7.
陆亮 《学会》2014,(8):5-10
慈善组织是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进慈善组织建设,有助于传播慈善和公正理念、有助于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监督,完善乡村自治。农村慈善组织在发展过程显现出准入难、监管松、制度安排漏洞、发展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农村慈善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可以选择政府主导的路径、社会进入的路径和内生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玉苗 《学会》2013,(7):5-12
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文章梳理了"国家-社会"框架中市民社会理论、治理与善治理论、法团主义、"国家在社会中"以及中国本土化视角关于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研究,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慈善组织的社会问责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学会》2012,(1):13-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组织的迅速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而慈善行业频频出现的公益腐败事件引起人们对慈善组织社会问责的关注。该文通过对慈善组织问责理论依据的总结和现实必要性的分析,发掘现有慈善组织问责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价值层面、制度层面、环境层面来构建慈善组织的综合问责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孙录宝 《学会》2013,(1):17-23,34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同时也存在政策缺失、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为此,应当借鉴国外专项基金的发展经验,在明确社会组织设立专项基金的标准和依据、规范登记备案流程的基础上,从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以及注重专项基金自身的管理等方面做好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管理工作。同时,还应从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发展公益慈善文化,制定社会组织专项基金的运作规划,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社会组织及专项基金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促进社会组织专项基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月娥  满小欧  李真 《学会》2012,(5):8-12
美国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发展蓬勃,宗教因素不可或缺。与其他的非营利组织相比,民众对于宗教非营利组织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和信任。宗教非营利组织一直是美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提供者,在开展慈善事业方面表现出了特殊的优势和强大的活力:宗教信仰是推动宗教非营利组织开展慈善事业的重要动力;宗教非营利组织拥有的雄厚社会资本是其开展慈善事业的重要资源;美国政府对宗教非营利组织的信任与资金资助是其开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祝慧  莫光辉 《学会》2012,(10):35-42
近年来,宗教慈善组织在国家慈善公益事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价值功能显著增强,对宗教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本文首先梳理了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价值承载表现,并对比分析了民族地区广西佛教济善会和沿海发达地区厦门同心慈善会的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发展困境等情况,试图归纳出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发展差距和困境,提出需要从宗教慈善组织发展的外部支持环境、管理体制的内部治理优化、慈善行为的有效动员、社会服务领域拓展、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完善社会监管体系等方面探索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宗教慈善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特色化、国际化、长期化发展路径,使宗教慈善组织在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谐社会建设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秀峰  付锐平 《学会》2011,(12):19-24
慈善组织开展的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帮残助医、支教助学等慈善事业,主要取决于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所提供的社会资源的供给量,因此,资金来源与劝募机制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慈善组织募捐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公众的现代慈善意识淡薄、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以及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和监督的缺失这三个方面。因此,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完善中国慈善组织的募捐机制。  相似文献   

14.
郭小刚 《学会》2013,(12):23-29
辽宁全省各类公益慈善组织目前已达100多家,公益志愿者逾百万人,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公益慈善组织已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但不容忽视,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辽宁四城市慈善总会为例,实证分析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路径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光芸  赵昕宗 《学会》2014,(2):5-11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走向协作、互助和共生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依赖于两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是基于村庄社区成员之间相互认同的信念、价值理念、信仰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二是由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及政府促成的组织网络等组成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目前我国农村合作组织面临的问题:一是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不足.政府往往过多地介入到农村合作组织的日常经营决策中,忽视了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二是关系型社会资本的弱化.乡村社会中尚存的传统社会规范、民间舆论、熟识信任、身份认同、父老权威以及乡村社会纽带等基于血缘和地缘而形成的关系型社会资本日趋弱化.因此,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长远发展依赖于关系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一方面,政府要培育制度型社会资本,加强制度供给;另一方面,引导和利用乡村社会网络、共同规范、信念等关系型社会资本促进关系型社会资本与政府外部导入的制度型信任、正式规范等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融合,推动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明远 《学会》2009,(6):3-8,31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准备了必要的制度支持。中国城市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进行城市社会保障和提供社会服务上的缺陷等对社会组织在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力参与城市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城市社会保障中的不足。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理顺政府、社区等相关城市社会保障主体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