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是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四大社会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提高大学水平,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大学应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与文化相关课程的比重,促进不同的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和提高师资文化素质等多种路径着力发展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以实现其功用的良好发挥。  相似文献   

2.
艺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甚至是教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艺术文化缺失现象。艺术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对学生提高素质、健全意识和创造成果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价值。因此,艺术文化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能被忽视,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活动引导等方面进行培育,并通过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途径来不断彰显高校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校园:一种新的校园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正大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法替代的,大学文化不仅仅是校园文化,还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价值追求、建筑物等,事无巨细都体现了大学文化的品味。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所在和中心任务,决定一所大学声望的是学生,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围绕人才培养来开展。高校后勤是高校人才培养使命的重要承担者,高校后勤在长期的管理、服务中形成的文化,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因此,探讨新形势下的高校后勤文化及其模型构建,意义非比寻常。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在完成数量的增长后,重点已经放在了质量的提升方面。对现代大学而言,内涵式建设与发展成为主题。大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一环。大学灵性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和培养学生发现、认知、理解和反思的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以校园作为创生空间、灵性作为统摄性要素、灵性文化作为核心内容、教育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大学灵性校园文化将在育人方面起到更为积极地作用,通过文化育人的形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大学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校园文化体系 ,这已是我国普通高校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大举措和基本经验。然而 ,同属于高等教育文化的自考校园文化 ,由于自学考试没有固定的校园 ,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因此 ,对自考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建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自学考试地位的日益提高 ,作用的不断扩大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加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已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一、自考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反映。自考校园文化 ,是指把自学考试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话语:教育是立国之本,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深化,中国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完善人格的人才,中华民族能否重新崛起于大国之林,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转型、国际竞争日渐激烈等诸多冲击的高等教育,正在阵痛中思考、摸索,寻找提升自己、走出困境的道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教育理念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至为深远。大学如何建设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氛围,表面上是一个务虚的话题,实则关联着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走向以及功能定位等。教育必须担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责任,而不能仅仅是培养考试机器或者传授谋生手段。目前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的氛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存的危机,面对这一潜在的危机,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建设的紧迫性。更进一步讲,"校园文化"在大家的理解中可能仅仅是现有教育体系的一种看似重要、实则无关痛痒的补充,如果换一种方式来看,上述的校园文化我们并不缺乏,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文化校园",即贯穿整个高教体系核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它不是可有可无、游离于教育体系核心之外的内容,而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主导性的文化精神、大学精神。"文化校园",这不是简单的"词序"颠倒,而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内涵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大学文化本质的真正回归。文化校园的范畴主张一种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建设。本次笔谈围绕着"校园文化理念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试图对高校建设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作出我们自己的思考。各位作者的思路和着眼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对大学精神的探讨、对文化校园的辨析、对文化氛围的建构,乃至涉及的通识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校园文化的定在性和开放性的张力、大学精神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文化创新和文化启蒙的共存,以及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法治精神的进步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了大学内部的知识分子对大学自身建设问题上的积极活跃的思考。本次笔谈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元质量观指导下的黑龙江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的资助,力求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地讨论高校的校园文化问题,期盼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作为主持人,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作者来参与,把关于构建文化校园的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高层次文化服务人才是促进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引领的"三结合"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把中国传统文化、湖北区域文化、武当特色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及服务行业标准等为代表的文化内容贯穿于高端技能型旅游专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证明:学生文化讲解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学生旅游服务的文化内涵和层次日益丰富。该模式得到了学生、社会、行业企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彰显,也是教育与学生实践活动的表征。当今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学生和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幸福文化注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四方面建设内容中,能增强高校校园文化活力,并能有效地创新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峰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5):106-108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祖国未来建设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体育文化两者结合产生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形态,是高校师生接触最为广泛的,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建设健康向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高校网络文化已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虽具有虚拟性,但内容仍来源于现实生活,高校网络文化亦是如此,高校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师生的精神风貌,因此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必须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本文主要从大学文化中的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讨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的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抵御负面影响,能让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理应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可以采取校园网络的渠道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将具有贵州革命老区特色的"红色"网络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通过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比特"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熊威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109-111
高职行业文化教育就是要把各具特色的行业文化融入到高职的校园文化中,通过行业文化氛围来塑造学生的职业素质。行业文化进入高职校园并不是一帆风顺,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一是高职诞生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其特点是行业文化教育缺失;二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其特点是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开始了初步对接。行业文化教育的未来必将是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身心素质。因此,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校园文化的主客体要素的基础上,认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的内在机制表现为:第一,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创造中接受德育;第二,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的熏陶中实现其较强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和以学风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树立全员共建意识。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软因素,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已经被教育界广泛认同。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激活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出发简述了档案文化的内涵,认为大学校园档案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化教育的重要显现,对于展示学校的整体风貌和办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大学校园档案文化,要用研究的心态看待学校档案管理,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档案进行研究,发挥应有的文化作用;也要突出特色,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发展专长,强化基础档案特色化管理,弘扬学校的特色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