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宋计有功撰。前人以为“采摭繁富,于唐一代诗人或录名篇,或纪本事,兼详其世系爵里,凡一千一百五十家,唐人诗集不传于世者,多赖是书以存。其某篇为某集所取者,如《极玄集》、《主客图》之类,亦一一洋注。今姚台之书(《极玄集》)犹存,张为之书(《主客图》),独藉此编以见梗概(按:《函海》木《主客图》即从此书辑录而成)。犹可考其孰为主,孰为客,孰为及门,孰为升堂,孰为入室,则其辑录之功,亦不可没也”。(《四库全书〈唐诗纪事〉提要》)说明它在研究唐代诗歌历史方面,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2.
唐诗人卢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唐诗》卷四六三有卢贞,小传云:“卢贞,字子蒙。官河南尹。开成中,为大理卿,终福建观察使。诗二首。”所录二首诗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和刘梦得岁夜怀友》。《全唐诗》所收二诗及卢贞事迹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九。《和白尚书赋永丰柳》一诗,《唐诗纪事》作《杨柳枝词》,《乐府诗集》卷八一作《杨柳枝》;白尚书即白居易,此诗又附见《白氏长庆集》卷三七。《唐诗纪事》载其事迹云:“  相似文献   

3.
《文选颜鲍谢诗评》四卷,宋元之际诗评家方回(1227—1307)撰。《四库提要》卷一百八十六著录此书,写道:“是编取《文选》所录颜延之、鲍照、谢灵运、谢惠连、谢眺之诗,各为论次。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惟《永乐大典》载之。”又称是书“多中理解”,评价颇高。原书自《永乐大典》录出后,只有《四库全书》本,不易得观。笔者  相似文献   

4.
《全唐诗·柳宗元卷》里诗题含"柳州"二字的有七首。将它们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品汇》《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里所录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文章从名物制度、史地沿革、文字演变、声韵发展等方面,对异文处进行了深入考究。  相似文献   

5.
一、王之涣《凉州词》(其一)《全唐诗》卷二五三著录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中第一首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全唐诗》在“远”字下有注云:“一本次句为第一句。‘黄河远上’作‘黄河直上’。”按照此注,这诗即为: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这样,这首《凉州词》在内容上就出现了两种文本,我们姑称前者为甲诗,后者为乙诗。又,闻一多《唐诗大系》录是诗时,第四句的“春光”作“春风”,如此,这诗就又出现了第三  相似文献   

6.
<正>自唐宋而降,关于《顺宗实录》撰者的问题几无人提出异议。清沈钦韩首倡今存《顺宗实录》非韩愈撰说,他针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所称“详本”、“略本”写道:“韦处厚先撰者三卷,昌黎后撰者五卷。略本是韦,详本出韩”。他以今本《顺宗实录》与《考异》相校,发现“无一事与详本合而适合彼所称略本”,从而得出今本“非韩公本文”的结论。根据这个结论,今本当出于韦作。  相似文献   

7.
宋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至今仍是聚讼难决的公案。从南宋直至现在,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尊宋派认为“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清吴之振《宋诗钞·序》)。甚至认为“宋诗岂惟不愧于唐,盖过之矣”(都穆《南濠诗话》引刘克庄语)。今人傅璇宗、刘世南等认为:宋诗是唐诗的发展,它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所以能和唐诗并峙,形成古典诗歌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 贬宋派却认为“宋诗河汉不入品裁”(屠隆《鸿苞集》),甚至说:宋“一代无诗”(五夫之《姜斋诗话》)。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选录历代诗歌,编成《古今诗删》,对于宋诗只字不录。当时言诗大都“尊唐而黜宋”。今人五水照说:“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远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大多数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认为宋诗之弊在于缺乏形象思维。周寅更据此认为宋诗“味同嚼蜡。” 平心而论,宋诗紧接唐诗之后,处境十分困难,“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根的境地。宋居唐后,宋诗就难免有后难为继的窘困。所以蒋心余在《忠雅堂集》卷十二《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  相似文献   

8.
一、失考 卷71第810页王禹偁句:“三人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据《宋诗纪事》卷4引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7作《别诸生》,尚有前两句为:“缀行相送我何荣,老鹤乘轩愧谷莺。”按此诗始见释文莹,《玉壶清话》卷4,作4句。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因之,《全宋诗》所引张邦基《墨庆漫录)卷10亦因之,然仅取后两句矣。《全宋诗》未引最早出处,致缺前两句。又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力辨此诗本事之妄,文曰:“小说多妄,其  相似文献   

9.
《唐诗纪事》的录诗方法,可总结为三点:"本录"、"合录"、"互见"。为了达到"庶读其诗,知其人"的目的,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其人可考者,做简略考察,重要诗人则详考行事。在这一部分计氏采用的编纂方法可总结为"本传法"、"延伸法"、"互见法"三种。  相似文献   

10.
《全唐诗》卷三三四令狐楚诗一卷,诗五十九首,残句四,卷四七三李逢吉收诗八首,但这为数不多的诗中有重出诗,有伪诗,有误收诗,也有诗题舛误使人难以猜详的,今加考述,且为系年,以期有助于《全唐诗》之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11.
皎然是中唐时期有名的诗僧,本名谢清昼,又名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皎然为“(谢)灵运十世孙”,其作品有“《皎然诗集》十卷”,“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依为序。”皎然所撰诗论有“《诗式》五卷,《诗评》三卷”。传世本《诗式》,主要有清代乾隆年间何文焕编《历代诗话》所收的一卷本,清末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所收的五卷本,后者最为齐备。另外,乾隆年间所编《诗学指南》所收比较特别,同一卷本、五卷本互有详略,编排次序也不同。《诗式》的内容,以两汉至中唐诗人的作品为实例…  相似文献   

12.
冯延己,马、陆两家《南唐书》皆有传,近来又有夏承焘先生所作《冯正中年谱》,其生平政治、艺文行事,班班可考,无俟缕述。史称其“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尤喜为乐府词。能书,似虞世南。”今其诗竟无传本,墨迹亦未闻有收藏者,惟乐府词则有《阳春》一集,与李璟、李煜俱为南唐文学之代表。冯延己词集之最早记录,为南宋时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其言云:“《阳春录》一卷,  相似文献   

13.
林古度年表     
林古度交游甚广,与明末清初诗人多有倡酬。遗诗近万首,清康熙间王士祯选刻《林茂之诗选》,仅存一百多题二百多首。《年表》据《林茂之文集》、《林茂之诗选》及笔者多年搜集的林古度佚诗、佚文和古度诸友著作,逐年排比其事迹。详考详拙撰《林古度年谱》(未刊稿)。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先生在《咬嚼字》一(高语二册)中阐明了“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并“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推敲”的典故最早当见于唐人韦绚撰《刘公嘉话录》(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又见于五代后蜀何光远《鉴戒录》、宋人计有功《唐诗记事》、阮阅《诗话总龟》。阮阅之言最为简洁: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  相似文献   

16.
唐无名氏诗,原散见于各类文献,如唐人、宋人的笔记、诗话以及唐人总集或选集本中,顾陶在宣宗大中十年(856)编辑的《唐诗类选》①已著录“不知名氏”诗,至五代(?)开始搜采汇辑,以“无名氏”立目载入所编《才调集》。(?)采辑唐无名氏诗经筛选,录出五十首,置《杂词》十三首於卷二末,另三十七首载入卷一○末,这就是唐无名氏诗第一家集本。到了南宋时期,又将此五十首并溢五首附于后,以《无名氏集》单行本刊印,清人江标景刊南宋书棚本《唐人五十家小集》把《无名氏集》编入第四十九家。宋人编纂的《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因系类编,都未以“无名氏”立目,所收无名氏诗,均以题下缺名的方式载入,即“缺名”或“佚名”诗,散见于两书的各卷中。今据中  相似文献   

17.
《文选》诗以"类"相分的形成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之前的总集录诗或学理论诗,多以“体”相分,而《选》录诗首创以内容之“类”相分《选》诗以“类”相分,或起自乐府分类,或受到类书影响。《选》之后的类书及诸总集,如唐代类书《艺类聚》、《初学论》及唐代总集《馆词林》、宋代总集《苑英华》所录诗,都是以“类”相分,印证了《选》诗以“类”相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洪洲类稿》,明史家王圻撰。《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四卷,并提要云:“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刻。”“计其平日殆无时不考古研今,其于诗文殆以余事视之,故寥寥如此。”(集部别集类存目五)按:此为四库馆臣误会。所谓四卷本《洪洲类稿》虽然确实是王圻编于湖广督学任所,但王圻平生所作诗文,却绝非  相似文献   

19.
40 .野客丛书提要卷 1 1 8、页 1 0 2 1 :宋五撰。字勉夫 ,长洲人 ,养母不仕。甫今日起为官句 ,谓今日为金日之讠为 ,以金日石单实之 ,尤为穿凿。然如解《易》之鼎钅玄即《仪礼》之鼎扃八年送范河中 ,按范指范百禄 ,八年三月辛卯知河中府(《长编》卷 482 )。三记八年陈祥道为太常博士 ,不书非一时所作 ,卷下子进居先公之丧条下云 :“戊寅  此书并非没有可考订之处 ,以著作年代而言 ,此是其书未尝不行于世 ,特二家偶遗之耳按 :此书南宋 9种笔记均有引及 ,7家作《女束页真子录》,《考古质疑》引作《女束页 真子录》。唯《野客丛书》引作…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诗赛     
中国古代有无诗赛?具体情况如何?看了下面三则史料,即可明瞭。 一、唐刘(饣束)《隋唐嘉话·卷下》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二、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上官昭容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