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道德是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保证,是衡量社会道德风尚的标尺。鉴于公共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根基位置、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在大学生人格素质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以及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中的动力作用,可以说提高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不仅是完善自身道德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成为合格人才的需要、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历史发展的进程为我们验证了公共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社会进步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公共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根基位置以及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动力作用,要想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建设的步伐,对大学生公共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的研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 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 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 会”〔’〕。在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络下的交往交流日益成为人们展现生活的重要方式,其视域的社会动员呈现日益增多的倾向。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网络主体受控的消失、大众意识的觉醒,网络信息的快捷、便利,促进社会动员产生;利益、共享价值、合力赋权是社交网络下社会动员运转的核心机制。在基于社交网络的社会动员不可逆转的情况下,消除负面影响,发挥积极影响,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共道德的遵循和弘扬是以德治国思想的具体载体和实现方式,是实现司法理情兼顾和评价司法公正的重要考量因素.公共道德的遵循和弘扬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公共道德不仅是约束社会主体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还能够促进整个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方向发展.公共道德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动态实现,并成为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的参考因素和正义指南.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的崛起,需要网络伦理学的快速成长。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首先必须考虑“网情”和中国的现实国情,正确把握其研究基础。笔者着重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政治层面和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网络伦理学研究的技术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全民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崭新历史时期,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社会公共道德的作用更加突出,它已成为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的体现。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与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是他们走向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他们的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另外,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对他们自身的成长、成功和社会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公共道德作为维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规约个体思想与行为合法性的伦理依据与价值标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公共道德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缺失问题。文章围绕当今公共道德建设历史发展背景中公德与私德、知行关系、社会发展与道德建设关系三方面的现状分析展开,致力于从现代哲学视角,基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公共道德的建设做出内在本质的分析,通过外因与内因的结合,探求当代公共道德建设的可塑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单一技术特征出发为网络社会定性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网络社会就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信息技术发展与现实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因此,在坚持“两个必然”信念的基础上,我们要客观分析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及人类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现实道德是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社会中的行为主体需要真实的道德规范。网络文化的低门槛、弱限制的文化参与、交流等特质为实现全民参与和互动提供可能,使其具有慎独自律等特点。政府要牵头制定推广网络道德规范,制定网络载体自律公约,明晰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坚持法律法规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国家利益底线。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要提升媒介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加强道德理念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提升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公共道德义务是公民为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造福的重要条件,是良序社会和公共福祉的基础。公共道德是维护社会共同合作,创造繁盛社会的道德风尚,它保证每一个公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承担公共道德义务,是公民的公共理性的表现。公共道德的认同与个人道德修养不同,是个人作为自由、平等、理性的公民对于共同生活的价值、原则或规范的承诺和实践。培养公共道德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一个好的教育实践,能够依据公民理想,站在公共性的立场,培育公民积极承担公共道德义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法律化作为提高公共道德的主要路径一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劣根性,积弊流传、恶习难改,需要公共道德法律化;二是因为私德难以外推为公德,公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现代社会的行为规则,需要法律化;三是社会的转型期,社会公共道德调控力减弱,需要公共道德的法律化。而公共道德与现代法律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使公共道德法律化具有内在根据。我国在公共道德法律化的实践揭示了以职业道德法律化为突破口,就能加大公共道德法律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及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用Yong网络成瘾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问卷对整群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77℅;网络成瘾与非成瘾大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上差异显著,在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差异显著;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现实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情感支持、友伴支持、工具支持和网络社会支持总分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角色心理现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及其文化,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与反映。在网络社区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不可控性等条件下,网络社会中的认知和情感过程跟现实人际作用过程迥异。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网络社会角色,诸如爱国者、道德卫士、愤世嫉俗者、偶像崇拜者、游戏者和追新逐异者等,其行为模式也与现实社会角色的行为特征相异,由此带来一些突出的网络心理效应与伦理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标志的信息时代的文化,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来审视当下的网络文化,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文化中体现的社会实践性、蕴涵的对立统一性,它所具有的反思和批判功能,以及它所涉及到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等等。网络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利弊相伴相生性特点,要求我们在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从哲学层面上不断提升网络文化的前瞻性功能,兴利除弊,使网络文化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之所以产生并形成巨大影响,从宏观背景来看,是互联技术构建网络社会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层面来讲,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从微观层面来说,与大学生自身的“个体化”趋势紧密相连。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个体化”这一基本事实,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体化”的积极内涵和合理边界,才能防止大学生因对“个体化”的错误理解而陷入错误思潮,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网络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进而实现大学生“脱嵌”后的“再嵌入”。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不是法外之地,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方共同参与网络社会治理,确保网络社会安全有序的发展,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政府必须加强网络治理能力的建设,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网络冲突事件为例说明了虚拟社会中的事件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和展开。现实社会中社会地位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矛盾和由此形成的不同社会特点的行为支配模式的冲突是网络社会冲突的现实来源,网络冲突的影响和解决也是要在现实社会中完成的。虚拟社会并非是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而本质上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不仅是指现实社会的和谐,还应该包括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因为虚拟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正是现实社会问题的折射,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还会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可以说,虚拟社会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本文就是专门探讨网络社会的和谐问题,认为,要克服网络虚拟社会的种种无序与失范,构建和谐的虚拟社会,更基本的途径是加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由虚拟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的。而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网络价值观、网络生活方式、网络道德文明、网民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网络语言文明、网络交往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和谐“网络社会”的构建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会”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它既拓展了人的交往空间,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又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要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应加强网络法规对网络社会问题的控制力;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网络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构建网络社会交往的基本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