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的探究教学过程中,采用手持技术与POE演示策略相结合,从定量角度直观揭示微观世界变化,化解传统实验教学难以说清的电离平衡中的微观问题,充分地发挥手持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醋酸为例,运用手持技术探究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实验结果以简洁的曲线图呈现。使平衡的移动“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概念。  相似文献   

3.
针对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TQVC概念认知模型,利用手持技术进行教学和实验设计:通过转化(T)帮助学生建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化学平衡(状态及影响因素)的联系;通过量化感知(Q)帮助学生体验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异;通过视觉感知(V)获得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的直观认识;通过比较(C)解释并深刻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建立了一种新的认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认知模型,对于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以及证据推理等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酸碱指示剂甲基橙本身是一种弱的有机酸,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利用手持数字化仪器色度计,双波长法测量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数值,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相关数据,最终获得甲基橙的电离平衡常数.用比色法测量酸碱指示剂的电离平衡常数,不仅加深学生对指示剂原理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认识,还提升学生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献研究入手,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年至2010年关于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83篇文献,分析其文献数量、文献作者、研究内容、研究重心变化和传感器应用内容5个方面.最后,针对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现状提出5点建议:强化高校研究者和中学教师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发手持技术与化学整合的案例、设计基于手持技术的教学模式、深化应用和研发基于手持技术的高端产品、促进跨学科的多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手持技术与探究性实验手持技术(Hand-held technology),又称掌上技术,由数据采集器(DataLogger)、各种传感器(Sensor)或探头(Prooe)以及配套软件组成的采集  相似文献   

7.
杨厚铿 《天津教育》2022,(23):81-83
<正>手持技术即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教学技术,又称为掌上实验室,是由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数字化实验教学手段。初中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打好学科基础,这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手持技术的广泛普及,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手持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软件,具有便携、直观、实时、定量等特点。在化学实验中运用该技术,对调整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蔡阳 《化学教与学》2013,(7):61-63,95
将手持技术融入"氧化还原反应"的课堂教学。使用溶氧传感器测试钢铁腐蚀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使用电流传感器检测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电流,以及植物光合作用时产生的电流。给学生更直观、清晰、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手持技术,顾名思义,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它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并能与计算机连接完成各种后期处理的实验技术系统。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收集各类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数据,如位移、速度、温度、声音、光、电、力、PH值等。[1]一、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特点手持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现代化的方法,是实验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所提出的探究性实验,是以学生为课堂和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或师生共同探索,这为手持技术应用于中…  相似文献   

10.
陈伟 《考试周刊》2009,(15):171-172
本文指出在复习电解质溶液时,可以水的电离平衡为主线分析在纯水和酸、碱、盐等稀溶液中,各种因素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旨在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等稀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及规律。  相似文献   

11.
手持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含软件)三者连接,对实验体系中某种(或某几种)物理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从而用于研究化学问题的实验装置。具体过程是传感器测量物理参数,由数据采集器采集、处理并传给电脑,由专门软件自动绘图,可直接投影至屏幕上。由于尚处于起步应用阶段。所以在我国这一技术的名称还未统一,目前可将这些名称分为技术范畴的名称和装置范畴的名称两部分,如表1。统计发现,其中手持技术和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是目前的主流名称。  相似文献   

1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不完全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通过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的电导率测定,结合电导率与稀释定律相关理论,计算获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并绘制其变化曲线,从而分析得出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结论.以数字化实验的手段来探索电离度的测定及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增强了学生对电离平衡理论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相似文献   

13.
纯水中水存在电离平衡,而外加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生成水的方向移动。强酸强碱盐溶液中,因盐电离出的离子均不能发生水解,水的电离平衡未遭到破坏。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当温度升高时,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4.
手持技术,顾名思义,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它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的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系统,并能与计算机连接完成各种后期处理的实验技术系统.手持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理科实验中,可以方便而迅速地收集各类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等数据,如位移、速度、温度、声音、光、电、力、PH值等.  相似文献   

15.
正在重视基础、凸出能力的命题思想下,使得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成为考查的重点与经典,它不但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基础理论知识所涉及,而且也较好地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全面性及深刻性.本文试从电解质溶液的基础知识及解题策略进行分析,以期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了解各种平衡的研究对象及电解质划分的实质电解质溶液中主要存在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两种类型,其中电离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弱电解质,水解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含有弱离子的盐,所以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应首先分析溶液中溶质属于哪一类,若属于弱酸、弱碱时则存在电离平衡;若属于  相似文献   

16.
一、“手持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手持技术”又叫做“掌上技术”,是由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配套的软件组成,与图形计算器等设备相连接,能定量采集数据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的一项新型实验技术。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要求学生能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学习化学,将化学学习融入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社会问题之中,引导学生在社会背景中学习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入高中化学课程之中。本文对高中化学数字化手持技术的运用背景、概念及教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对高中化学教学运用数字化手持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三化学专题"电离平衡"复习中提升学生数据-图像分析和转换的高阶能力,是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以电离平衡为知识素材,选取5个典型例题为教学素材,设计5个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从数据到图像的转换能力。以分析醋酸的稀释过程和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为典型学习任务,在培养学生转换数据表达方式以及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等能力上展开探索。学生理解电离平衡相关数据的来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选取、图像的成因后,在面对离子平衡体系的陌生图像时能从坐标轴意义入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与反思教学效果,为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提供案例参考与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手持技术实验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原理的实质,降低实验和学习的难度。本实验利用手持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一、实验目的1.了解气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方法。2.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直是包括全国卷在内的各地高考的命题热点。题中常将其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等结合来综合考查学生对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分析和定量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解题中电离平衡常数的3种应用。应用一: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弱酸弱碱及其对应盐的相对强弱。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即K值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