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师观念的改造,或实践性教学知识的生成。与评课所主张的标准不同,研课不存在固定标准,或者说,研课的标准是生成性的或框架性的。研课应事先确定主题并做好观课活动;要选择好研究的视角和着眼点;研课强调多主体参与和互动,强调自下而上就课论课。  相似文献   

2.
这里的“一课三研”活动是指教研组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实践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教师的专业能力将获得较好的发展。“一课三研”活动的实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目标不同,研讨重点也不同。一、酝酿尝试阶段一研:选材→理论学习→设计活动方案→说课→第一次实践课→第一次研讨反思二研:修改活动方案→再次实践活动→再次研讨反思三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第三次实践活动→第三次研讨反思→形成较…  相似文献   

3.
李祥兆 《山东教育》2006,(7):128-128
“研课”是与学生学习同步进行的,并且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中。它往往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一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研课组一般由同一所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研课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4.
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开展研课活动的目标。保康县黄堡镇中心学校在校内研课中应用点、线、面、体研课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已经成为高师院校发展的主要方向,高师院校科研专家参与下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规避了校本“同课异构”活动的弊端,在教研内容选择中能够突出教研的针对性,在教研展示过程中能够彰显教研的多样性,在教研组织实施中能够保持教研的持续性,在教研参与主体关系中能够促进教研活动的互动性,在教研效果评估中能够保障教研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研课”(LessonStudy),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源于日本。具体说来,“研课”是与学生学习同步进行的,并且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它往往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一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CatherineLewis,1995)。研课组一般由同一所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研课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7.
黄丽君 《广西教育》2011,(22):13-14
近两年,笔者和邻近学校的专职音乐教师及本市音乐教研员,组成“区域合作研修共同体”,经历了多次团队研课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研课经验。本文以其中的一次《走进“说唱艺术”》研课活动为例,对我们这个学科的合作研课模式做个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课”,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源于日本。具体说来,“研课”是与学生学习同步进行的,并且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它往往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一组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研课组一般由同一所学校的5—7名教师组成,他们定期开展研课活动,时间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现场课例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现场听课、评课,这是校本教研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研形式。一些学校(教研组)开展的现场课例研究活动基本限于“一课一研”,即听了某教师一堂公开课后集体评议一下,便“OK”了。如此简单化的听课、评课活动,能解决或是研究出什么东西,参与者又能有多少收获,实在不得而知。因此,笔者建议现场课例研究要“一课多研”。  相似文献   

10.
磨课是基于我国特有的教研制度形成的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研方式,针对磨课研究中缺乏循证意识、重课轻研等问题,从磨课活动中的证据分析入手,构建基于循证理念的磨课研究实践范式,基于证据从三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讨,提出改进意见和策略,并在初中物理磨课活动中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1.
集体课研是学校教研组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以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在具体情境中得以诠释,是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我校一次优质课评比为例,开展集体课研.  相似文献   

12.
"一课二教"数学教研模式就是同一堂课上两次,以课例为载体,开展一课多研形式的教研活动。"一课二教"教研活动不是简单的听课、评课活动,而是选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可是,实际进行"一课二教"教研活动时发现,课堂活动与研究背景互相背离。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创新,以此提升"一课二教"教研活动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激发教师主动参与"课、研、修"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围绕《开展课例研究,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这一课题开展了较有成效的引导工作.我们认为,引导教研组内的课例研究活动,就是带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促进学生的真实发展,重点解决课中存在的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研课顾名思义,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情境的研究活动。它是由研课组教师(可以是教研组,也可以同学科教师自由组合,一般为5-7名)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取“课前学生自主研学(教师事先设计研学案,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交流研学成果;课上各小组展示研学成果,师生互动答疑解惑;课后继续拓展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探究正方体的截面,积累关于正方体截面探究的数学探究活动经验.与此同时,形成截面研究的单元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6.
现场课例研究通俗地讲就是现场听课、评课,这是校本教研最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教研形式.一些学校(教研组)开展的现场课例研究活动基本限于"一课一研",即听了某教师一堂公开课后集体评议一下,便"OK"了.如此简单化的听课、评课活动,能解决或是研究出什么东西,参与者又能有多少收获,实在不得而知.因此,笔者建议现场课例研究要"一课多研".  相似文献   

17.
陈绍山 《考试周刊》2014,(81):62+30-62
<正>2012年10月份,南京市教研室开展了"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我校有幸成为四所实验学校之一,在两年多的"研课"活动中,我们对课堂教学渐渐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教学要求》对数学课程目标、模块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都有比较清晰的阐述,《标准》确定的目标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所以我们开展"基于课标的深度研课"的项目研究,目的是使平时每一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例教研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位,在教研组织者和优秀教师的引领或指导下,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这种教研活动形式,能有效地促使教师仔细考虑课例中的每一个问  相似文献   

19.
为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品牌课堂,我们广泛开展"同研一节课"大型教学研究活动。在开展"同研一节课"的教学研究中,教师努力做到立足"同"字,拉长长度;突出"研"字,拓延宽度;狠抓"课"字,提高高度。抢抓"同研一节课"的活动契机,促进各科求特色、成品牌,推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面对教研组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平台的功能被逐渐边缘化的现实,当以选择课例作为教师研修的"支架",构建以"课例研究"为基本特质的教研文化。研课旨趣指向"专业诊断",使评课真正起到有效促进和发展的功能;课例诊断在问题驱动下,聚焦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与优化;课例研究取向重心要转移,研课活动不再单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应关注到课堂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与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