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也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审视一下现行的高师地理专业(指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就会发现目前的师范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即高师地理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其培养目标、课程构建、学生观念与基础教育的要求存在差距。针对这种现状,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育在培养未来地理教师的过程中,应该适应新课程,构建学生的知识新体系,培养师范生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对河南省部分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基础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侧重理论层面,滞后于中学地理新课程的改革,教育实践课程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类课程设置课时较少,学分比例偏低;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认知理解程度不足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高师院校应通过整合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增加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和教育研究课程,重视教育实习,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型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3.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性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性课程的内涵、功能和开设现状入手.探讨了加强地理专业实践性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实践性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认为高师院校在组织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实习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与中学课程改革有效衔接,接轨中学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5.
马随随 《林区教学》2021,(4):104-107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持续改进的要求,师范类高校作为培养中学地理教师的主体,也应积极推进其培养机制与教学实践的适时革新。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使中学地理教学面临着学生地理实践力不足、个性化教学需求增加、体验类课程比重提高、多方法协同趋势突显等新形势。以此为契机,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与专业见习等方面梳理地方高师院校地理专业教学实践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实践教学方式、落实反思实践理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础地理教育课程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简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结合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有建构"五板块"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两个方面,对于课程内容的调整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课程性质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重组和更新、地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模式的创新、重视地理技术课程和前沿应用课程、重视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旨在对高等师范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晴 《地理教育》2011,(12):4-5
近年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学术研究活动活跃,对于我国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取得了一批最新学术成果,可用于高师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中学地理教育实践。学术活动的主要方式是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活动方式有效,经...  相似文献   

8.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计兵 《考试周刊》2010,(12):174-174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状况反映了中学基础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迫切要求高等师范院校为其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范生.高等师范院校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实践观,努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实践创新人才,以应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环境素质的提高,而且可服务于高等师范院校主动开展与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对接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国内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为依托,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培训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  相似文献   

11.
当今,复合型人才备受社会用人单位的青睐。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我国的社会经侪发展以及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着重探讨地理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开展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环境素质的提高,而且可服务于高等师范院校主动开展与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对接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以"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为题,针对教育部提出的要尽快在全国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环境教育的形势,结合国内开展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为依托,采用"一体两翼"的形式和"一目标、四途径"的方法,培养、培训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以此开展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有效推进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和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现代教育目标。区域地理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前,高师地理区域地理课程教学不能完全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新型高素质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以部分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在分析目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尤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包括调整必修课与选修的比重,增加教师教育课程门类,课程分类设置,拓展专业方向,重视实践类课程体系建设等,目的是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创新型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要职责的高等师范地理专业,必须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理念和内容,从地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力量等方面重新审视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培养优秀的专业化的地理师资。教育类课程是促进培养目标实现、充分体现师范特色的重要专业课程。然而,多数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仍然存在所占学分比例偏低、重理论轻实践、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衔接不够等状况。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河南大学的实践,探讨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优化的依据和原则,并提出了地理科学专业教育类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以期对其他高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文章分析了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应增加现代教育类课程、创造性和综合实践类课程、方法论或教育技术课程以及研究类课程.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发展概况为背景,分析了安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认为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缺乏时代性;重理论教学,轻野外实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较多,存在着重复现象。解决的对策在于整合学科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素质培养,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凝练课程设置,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师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大成 《天中学刊》2008,23(1):123-1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评价单一等突出问题.高师院校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的综合性,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相适应,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比例失调,课程评价单一等突出问题。高师院校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人才培养规格的综合性,调整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