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意象的理论.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联想反应在头脑中的图像.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不防从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意象理论出发,探讨其对于唐诗翻译意象再造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2.
帕尔默在其著名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意象理论则是文化语言学的根本.因此立足文化语言学理论,对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的英译中意象的转换进行研究,以寻求更好的意象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筱 《文教资料》2012,(31):36-3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文化语言学是美国学者帕尔默创建的年轻学科。它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整合了语言人类学对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语言学思潮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认知性和意象性。文化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是人类认知活动,并把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运用到语篇分析中,构建出“语篇情节”。  相似文献   

5.
意象图示是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部分.在唐代,中国是最先进繁荣的国家,因此唐诗获得极高的声望.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向图示理论出发,以送别诗为例,探讨其对唐诗英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王小燕 《海外英语》2014,(15):157-15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以意象为出发点,强调文化,语言,意象三者的紧密联系。诗歌中意象丰富,文化意义深远。李贺诗《梦天》中意象紧凑奇诡,极具中国传统神话文化色彩。该文意欲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诗歌《梦天》仙境中众意象及其文化性在英译文中怎样被有效高效传递,以期为诗歌翻译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尔默构建了文化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意义。他丰富与发展了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加以整合,构建了一种能够更好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文化语言学。通过评析帕尔默在其文化语言学中对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与认知语言学进行整合的动因、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认知系统及其核心概念,可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同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两门新兴学科。着重分析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其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语言学的吸纳、修正与重组,从而使认知语言学家从文化性认知的角度来深入研究语言,也使语言人类学家从认知科学的维度来审视语言和文化,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9.
文化语言学,是一门新生的学科,它是由美国的著名学者帕尔默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学科.这门学科的主要就是通过语言学作为基础,对人类的文化以及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美国学者帕尔默所创建的文化语言学注重的是它的认知性以及意象性.在这们学科当中,认为语言的交际也是人类所认知的活动,并且将已有的语言学中的核心内容应用到分析语篇的分析中来,将语篇构建出来.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的丰富理论成果为古诗英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CNKI网站的相关检索获取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古诗英译研究成果,继而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整合理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古诗英译研究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建议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机关文化从整体上看是先进的,但是在部分地区和单位存在着不健康的机关文化,诸如“餐桌”文化、“圈子”文化、“脸面”文化、“官本”文化,这些不健康的机关文化对于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要肃清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机关文化的真正含义和存在的不良现象,才能切实有效地寻找到建设健康机关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外国文化·导言》的一部分 ,宏观阐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类型。前工业文化是顺应自然的产物 ,工业文化以制造物品的方式改造自然 ,后工业社会是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 ,三者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使命、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对陶瓷文化内涵与传承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意识、观念性质的存在,它是无形的,是直接与人的需要、品位、愿望等主观意识结合在一起的。相对于陶瓷这种"物"而言,陶瓷文化是一种美丽,一种品位,一种灵性,一种由物所涵养的"神"或"气",是一种脱离了外观、式样甚至质地的相对存在。陶瓷文化的内核概括起来就是和祥安康。  相似文献   

17.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次级组织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文化起着十分有益的补充与支撑作用。对大学次级组织文化问题突显的背景、层次与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合理定位与整合大学次级组织文化,以大学文化核心价值观来统领大学次级组织文化,形成大学两级组织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仅有利于大学文化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新文化形态。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主要以"红色资源"的形态表现出来。红色文化具有包容性、时代性和稀缺性的基本特征。红色文化从区域文化到全国文化、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发展历程,与20世纪以来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社会变迁历程恰相吻合。努力推进红色文化的时代化与大众化,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是新世纪新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内涵真正重心是"教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校园文化正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同化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体。从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地分析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以文化立校,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汉滨高中品牌的理念,并对此理念进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