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短跑初学者的起跑和加速跑技术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技术动作不稳定,因此影响了短跑特别是100米跑成绩的提高。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一些辅助性练习来帮助运动员改进蹬离起跑器和加速跑的技术以提高加速跑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参加训练的4名运动员起跑和加速跑的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蹲踞式起跑     
后腿和臂的前摆速度,它决定于产生蹬起跑器的力量。运动员必须迅速向前迈腿,蹬离起跑器一开始的动作是左臂前摆(不交叉)。加速的角度加速的角度决定于加速的大小。短跑的起跑一加速就引起体前倾,没有必要去教他们身体前倾。跑的加速角度是蹬起跑器两膝相迂时从蹬地脚掌通过身体重心连线来测定的。大多数运动员蹬离起跑器的角为50度。速度增大,角度逐渐变大,加速减小直到身体接近直立、达到  相似文献   

3.
当今,短跑成绩已经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 次,在运动员的步频与步幅达到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已变得相当困难。于是重新研究改进蹲踞式起跑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观点认为,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两臂屈肘做有力的前后摆动,同时两腿迅速蹬起跑器”,(《田径》人民体育出版社)。笔者在训练中发现,学生对两手迅速推离地面理解不准确,对成绩造成负影响。我们认为,听到枪声后“两手迅速推离地面”这个技术动作是多余的,而“直接蹬离起跑器,顺势屈肘抬臂做有力的前后摆动”会更有利于缩短起动时间,为加速跑创造条件。为…  相似文献   

4.
如何能大幅度地提高短跑成 绩,一直是困扰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的突出问题。经过实践和在借鉴他人练法的基础上,发现计时跑对短跑速度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短跑的成绩取决于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三方面的能力,现就计时跑对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作以下分析。 一、计时跑在加速跑中的应用 加速跑是从腿蹬离前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它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术和爆发、反应、加速能力等,尽快获得高速度。在良好的技术基础上,计时跑对加速跑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常用的训练方法有: (一)站立式起跑30、40、50米等的计时跑。 (二)蹲踞式起跑30、40、50米等的计时跑。 (三)30米下坡跑计时。  相似文献   

5.
在途中跑成績相等的情况下,起跑和疾跑的技术水平往往是决定百公尺赛跑勝負的关键。目前我院短跑成績还是很差,巩固在十一秒正的只有几个人,一般都在十一秒三和十一秒五之间;当然,除了途中跑的成績不够理想外,起跑和疾跑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下面是把我們在教練中一些体会和經驗介紹出來供大家参考,有不安之处,希望讀者指正。一、起跑器的安置:起跑器的裝置主要是配合起跑的姿势和兩足推蹬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我认为目前一般优秀短跑运动員所采用起跑器的安置方法基本上是正确的,起跑器与起跑綫以及起跑器之间的距离应該是隨  相似文献   

6.
不管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如何,都应当围绕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训练:反应时间;离开起跑器;有效的加速度;保持最高速度;减少降低速度。 按照100米跑10秒的成绩,可以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应当指出,可能的最长距离的有效加速度是受运动员离开起跑器时身体姿势的影响的。因此,可以认为离开起跑器对整个短跑的贡献占5%。离开起跑器产生赛跑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7.
马鹏 《中华武术》2013,(6):12-13
短跑是速度、力量、爆发力和灵活性的综合体现。蹲踞式起跑是短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汤姆·特尼菲研究了100米跑的各种速度能力对比赛成绩的作用提出结论,起跑反应时占1%;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占5%;起跑的时间占3%,所以起跑技术相当重要。要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训练条件,经常变换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对起跑训练的兴  相似文献   

8.
刘军 《中华武术》2006,(1):14-14
轻松前上起跑器 低头松肩手撑起 抬臀过肩重前移 抬头蹬推快摆臂 身体充分向前倾 后蹬加速重慢起 途中大步快频率 重心平稳身挺直 不僵不硬快摆臂 充分前迈快扒地 转入最后终点跑 忽视一切为冲刺 一心保持高速度 最后一步有压线 成熟技术加心理 短跑终能创佳绩 注解:运动员从起跑器的前方 向后蹬上起跑器,两手撑到起跑线 后,低头含胸,手臂撑起,两肩微微 放松,“预备”口令后,臀部提起稍 高于肩,重心前移,微微抬头。听到 起跑枪声后,迅速蹬离起跑器,同 时双手推离地面,快速摆臂。蹬离 起跑器后,要求身体充分向前倾, 充分后蹬加速,身体重心慢慢升 高。转入途中跑后,步幅和步频都 达到最大化,此时的身体重心要平  相似文献   

9.
8名芬兰男子短跑运动员作为研究短跑起跑加速跑的力量——时间特征的对象。从摄影片中取疾跑三米的部分进行分析。力量——时间参数是在测力台上测出的。这些对象在起跑姿势时的反应时间为:118±.016秒,发力时间延续到.342±.022秒;水平分力最大时的最大合力为19.3±2.2牛顿×公斤~(-1);力的方向为32±7°。蹬离起跑器的最后一瞬间身体重心的速度为3.46±.32米×秒~(-1)。脱离起跑器后的第一次着地中有一制动阶段(持续时间为0.22±.005秒),这阶段的平均水平分力为-153±67牛顿。尽管身体重心水平移动到第一步着地前.13±.05米处,还是观察到了制动阶段。这一时间内跑速减低4.8±2.9%;推进阶段的平均水平分力很大(526±75牛顿)。而且发力持续时间较长(.171±.035秒)。可以看出发力与跑速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大。这一发现说明,蹬离起跑器的一瞬间立即出现制动阶段和推进阶段,而且肌肉力量强烈地影响短跑起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英语宝典     
一般特征: 短跑、接力跑和跨栏跑起跑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个良好的加速形式。在发令枪响之后,运动员必须克服惯性,用最大的力量快速蹬离起跑器,并调整到最佳姿势进入加速阶段。正确的起跑关键是具备对枪声的快速反应和快速、有效地运用运动员肌肉力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国内一些关于分析短跑技术的教材或文章中指出:当运动员听见“鸣枪”或“跑”的口令时,应“两腿猛蹬起跑器,以很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推向前方”。即起跑时运动员应将注意力放在“蹬离起跑器”上。可是在国外有一种新的理论,认为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如在起跑时做上体向前“弹出”的动作,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跑动是人体内力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跑动中,脚与地面接触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唯一机会,所以脚与地面的接触方式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短跑途中跑前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信用卡"着地(着地瞬间脚踝压紧,脚跟与地面只有一张信用卡的距离)三种不同着地技术的运动学比较分析得出,"信用卡"着地技术缓冲时间短,支撑时间最少;着地角最大,速度的损失最小,离地角最小,重心向前性较好;前支撑阶段,有利于减少质心速度损失,后支撑阶段,加速效果最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短跑着地技术。  相似文献   

13.
英语宝典     
中长跑技术概述短跑和中跑技术,原理上并没有差别。由于跑的技术的基本要素以及步态的阶段构成已在短跑章节中进行过论述,因而在这里只讨论耐力项目的生物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4.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指起跑蹬离起跑器后即进入加速跑阶段,其任务是在最短的距离内尽快发挥速度,不断地加大步长和步频,顺利转入途中跑的过渡阶段,在短距离跑完整技术动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有许多学生往往在这一环节上速度上不来,导致成绩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在快速跑教学中采用"追逐跑"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短跑是属于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其特点是工作时间短,强度大,对中枢神经系统与有机体活动能力要求都较高。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我们通常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起跑和起跑后的疾跑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起跑和起跑后疾跑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况,获得向前的最大冲力,尽快地发挥速度转入途中跑。合理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对全程跑起着重要作用。短跑采用蹲踞式起跑的方法。正式比赛中,在起跑前都要安装好起跑器,其目的是使两脚有牢固的支撑,形成良好的预备势,便于获得较快的起跑速度。起跑器的安装方法,一般有普通  相似文献   

16.
茲将我系跑、跳、掷三个教学小組有关短跑跳高鉛球三个項目技术規格,討論的意見整理如后: 短跑组什么叫技术規格:——以体院田徑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把組成各个項目基本技术的客观表現,用文字簡要地闡明作为今后衡量技术教学效果的指标。短跑技术規格一,起跑:——两腿有較明显地蹬离起跑器动作,上体有較大的前倾角度,两臂协调有力摆动,第一步跑出沒有較明显的停頓和跳跃現象。  相似文献   

17.
1.对途中跑摆动腿动作技术过程的分析1.1短跑途中跑中摆腿动作效果影响短跑时当支撑腿着地瞬间,摆腿动作有利于减小人体与地面的冲击作用。在缓冲阶段,摆动腿动作能使人体总重心迅速前移,有利于缩短缓冲时间和增加支撑腿内蹬地力量,当支撑腿进入蹲伸时,摆腿动作有利于提高支撑腿的蹲伸速度,途中跑中摆动腿动作的好坏对短跑的途中跑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选题依据短跑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起跑是短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跑器的安装直接关系到“预备”时身体各部位所处的位置和角度是否合理,而前后腿膝关节处大小腿的夹角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起跑和起跑后快速跑的效果。目前我们在起跑教学实践中,也只是按教科书的内容把苏联在五十年代提出的几种起跑器安装方法介绍给学生,只笼统地要求学生在“预备”时臀部稍高于肩部,而没有突出强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往短跑训练以速度为核心,在大量途中跑和加速跑中改进技术和提高跑的能力,专门性力量训练相对较少。而美国的短跑训练是以专项力量练习为基础,辅之以专门性练习和途中跑,从而形成合理的短跑技术。专项力量训练被作为改进技术的重要内容。其更加符合现代短跑运动项目的特性和关键技术的要求,具有更大的实效性,也表现出更强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陈金凤 《中华武术》2007,(12):10-12
肌肉放松能力是维持短跑运动员长时间高速跑的重要因素,放松能力对于掌握和有效运用短跑技术,提高跑的技术效果,优化短跑技术结构,使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更经济地运用自身体能,有效地发挥最大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就此,对短跑肌肉放松机制、放松技术、提高肌肉放松能力的训练方法加以探究,为从事短跑训练的同仁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