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卫碧芹 《考试周刊》2011,(56):102-103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礼貌原则的异同,指出正确对待这些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像一面镜子反映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体系中礼貌原则的异同,揭示了英语和汉语语言蕴涵的文化差异,指出正确对待这些差异,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语言中,但由于语用文化价值差异和语用习惯特点的不同,人们对礼貌的理解、处理和运用方式则各不相同。文章从称呼,谦词、敬语和情态动词,赞誉与谦逊,社交应酬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减少汉英语言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失误,根据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手段显示自己的文明礼貌,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礼貌是世界上各种语言、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礼貌用语有助于交际双方友好相待,建立一种平等融洽的关系。然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不同的礼貌文化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章主要从赞美与回应、提议与回应、感谢与回应等方面分析了英汉礼貌文化差异,希望通过"管窥"这一现象说明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尴尬和摩擦,人们常常委婉表达观点。沉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广泛使用与人际交往中,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也具有其特殊的语用解读。该文从语用学“面子理论”的角度,结合沉默现象分类,沉默的文化内涵,探索沉默现象与面子维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蓓 《海外英语》2014,(18):238-239
在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尴尬和摩擦,人们常常委婉表达观点。沉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被广泛使用与人际交往中,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也具有其特殊的语用解读。该文从语用学"面子理论"的角度,结合沉默现象分类,沉默的文化内涵,探索沉默现象与面子维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礼貌现象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都离不开礼貌语言的运用,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貌的定义自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以语用学中的礼貌理论为基础,比较礼貌用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可以进一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霞 《考试周刊》2009,(1):202-203
跨文化交际中涉及最广泛的是语言的交际。语言是交际中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包含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而且反映出人的思维方式.礼貌是各社会、各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但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有其表达礼貌的方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礼貌原则中的语用差异,探讨了如何在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下礼貌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之中,并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基本原则.中国早在古代就很注重礼貌在人们交际中的作用,而在西方基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利奇在1983年提出了礼貌原则.本文将以礼貌原则这一理论为基础对《非诚勿扰》节目中的主持人与男女嘉宾之间的对话进行分析,目的使阅读者能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更好地运用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0.
礼貌原则作为语用研究的基本理论,为众多的语言学学者所关注。礼貌原则是在说话双方互动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交际原则,最终是为语言交际服务的。布郎、列文森的“面子理论”和利奇的“礼貌原则”对师生语言交际均有启发性,其中利奇的“得体准则”、“赞誉准则”、“同情准则”尤为重要。礼貌原则只有在具体的话言交际中起作用,师生语言交际中使用这些原则时要根据具体的话境选择最恰当的礼貌语言。  相似文献   

11.
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礼貌理解的文化差异则常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语用失误表现在方方面面,礼貌是制约语用的规则之一。本文拟从对比、分析汉英语用失误现象入手,重点讨论礼貌准则与语用失误的关系,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民族和汉民族的各种文化特性,有意识地注意各自语言的特点,以顺应差异,防止表达失误,从而达到正确运用语言的目的,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礼貌原则和语用失误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Leech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礼貌原则,解释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什么使用间接的语言等一些语言现象。我国学者结合汉语交际的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此结合徐盛桓的礼貌观,着重分析语言内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中、英语言学家对各自语言礼貌准则的见解,及语用失误现象的表现,进而对英汉语用失误现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比较:交际对象、交际话题、称呼、赞美与感谢、就餐。  相似文献   

14.
礼貌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并且存在于各种语言以及文化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等问题在礼貌语言等方面会产生误解。东西方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英汉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使得人际关系也会出现紧张。因此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进行分析,明确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中西礼貌原则的语用差异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从文化价值的差异去研究礼貌原则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礼貌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营造和谐气氛,确保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一种常见言语手段。本文试从语用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来分析委婉语,探讨委婉语与语言的间接性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环境中,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礼貌是人们进行交际时要达到良好效果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著名语言学家Geoffrey. N. Leech在《语用学原则》(Princiople of pragmatics)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 principle),认为礼貌原则与美国哲学家H. P. 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交际赖以进行所必须遵循的两项原则。英国另外两位语言学家P. Brown和S. Levinson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各种礼貌进行了对比和研究,把礼貌区分为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由此可见,礼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已经引起了语言学家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社会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相互交流。在交际中讲话人必须要顾及对方的脸面 ,才能使交际愉快而顺利地进行 ,这就是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礼貌的实现手段主要有赖于语言 ,本文旨在讨论英语中礼貌请求的语言表达手段和礼貌级差对表达手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零称谓"现象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称谓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但近年来,称谓语渐渐成为语言交际中的空白,出现了“零称谓”现象。这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分工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关系;同时,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辅助语言的帮助,也使得“零称谓”的产生和存在趋向合理化。  相似文献   

20.
礼貌原则的制约与礼貌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手段。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对威胁面子的程度可以补偿。因此需要遵循礼貌原则和社会因素,选择正确的礼貌策略以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