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日本石川农业短期大学为例介绍了日本农业职业教育学科设置、课程设置情况厦其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 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分明、培养目标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可分为农业高中教育、农业大学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有着各自不同的明确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推进我省农业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省教委组织2所农业中专校和4所农村职中的校长,组成江苏省农业教育现代化考察团,于1997年5月20日至29日赴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长野县下高井农林高校等8所农业学校及一些农户。通过听介绍、看现场,耳闻目睹了日本农业教育现代化的现状,了解到日本的农业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实习设备先进,学校管理严谨,社会信誉良好,他们有许多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日本重视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重视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张东英日本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经济大国,是金融、对外投资和海运大国,对外贸易居世界第三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工业、农业和世界一流的教育。据资料表明,194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32亿美元,1993年就达到4.35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农业教育形成了文部科学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管辖下的初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的完善体系.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教育在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就业、教师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日本的农业职业教育层次分明、培养目标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可分为农业高中教育、农业大学教育和高等农业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有着各自不同的明确的培养目标。1.农业高中教育:归文部省系统领导,属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承认学历。毕业生可直接就业,也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现设有农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农业类学校402所(独立的农业高中172所,综合学校舍有农业专业的学校230所,统计数据至1997年, 下同)。培训学校11所。据统计,目前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农…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日本相继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标准》、《职业训练法》,确定了日本职业教育的作用、设置标准等。我国可以借鉴日本职业教育相对成功的经验,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促进职业教育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高度重视依法治农,重视对农业的资金投入,重视农业职业教育,重视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重视农业的社会化服务,重视三个效益的统一,农业发展很快,在短短的时间实现了完全自给并由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农业现代化国家。1.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以水田为中心的全部农事活动,包括耕地整地、育秧插秧、中耕锄草、撒粉喷药、收割脱粒、烘干贮藏、运输、畜牧业挤奶、供水、供料、粪便清除。产品运输、园林病虫防治、灌溉施肥,全部实现了机械作业,花卉全部实行工厂化育苗和温室、塑料大棚无土栽培,化肥农药使用日…  相似文献   

9.
日本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美怡  曹晔 《职教论坛》2014,(10):85-90
通过对日本农业职业教育两大系统,即教育系统以学历教育为主,形成了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农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农业系统以成人为教育对象,形成了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和农业推广教育的分析,总结出日本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五大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体系概述日本的职教体系相当完整。整个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企业教育等构成,而且三者联系紧密,可谓比较成功的职教体系与模式。(一)学校职业教育1、初中和普通高中的职业教育:日本的初中跟我国一样,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普通中等教育,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设有家政科和技术科。而高中担任了双重角色,其一是实施普通教育,为青年升学作准备;其二是实施职业教育,为青年就业作准备。2、职业高中:这是日本职业教育的重点,通常职业高中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政、看护六大专业领域。在实践中,职高形成了颇具个性的特色模式,具体表现为:①多样的办学形式。主要是指职高的设置者有国家、地方政府抑或是私人。②综合化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指两个途径,一是设置“集合型”高中;二是重新组合职业学科,调整学科结构。③强化普通教育。④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日臻完善。3、高等专门学校:此种学校于1961年创立,是作为六、三、三、四学制的一种例外,其入学对象为初中毕业生,修业五年,目标是面向工业的技术人员,毕业生就业一般是制造业为中心的企业为主。4、短期大学:它是日本高校的一个重要方面,课程设置灵活多样具有...  相似文献   

11.
日本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三十年来,日本职业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其改革的主要趋势一是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设置综合学科;二是改革职业教育学位制度,使职业教育的重心进一步上移;三是完美社会职业教育,构筑终身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和日本在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异同点,系统阐述了日本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势,进而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对我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法律法规,经费、师资和课程设置,以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介绍了日本高中职业教育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日本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与农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变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本教育体制,使其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相适应,是日本政府大力推进《21世纪日本教育新生计划》并组织实施的根本目的。本文介绍了日本教育改革的现状、日本专家学者及有识之士对教育改革的看法,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教育改革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民国学界农业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在深受国内职教思潮影响的同时与职教实践形成了互动。民国学者们在农业职业教育的目标与作用、农业学校的设置、师资选择与培养、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诸多方面的论述视角多元,观点多样,形成了该历史时期农业职教思想史的丰富面向。民国学者们的主张对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启示包括:从推动乡村振兴的高度认识农业职业教育的作用、结合区域实际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本土化改造、建立农业职业教育教师定期下乡机制、根据工作任务编制农业职业教育教材、构建多部门共同参与农业职业教育机制等。  相似文献   

16.
应日本长野县南安昙农业高等学校的邀请,受云南省农业厅和云南省农业学校的委派,我率我校5名学生组成访日交流团(属我校赴南农高校的第八个学生交流团),到日本南安昙农业高等学校访问交流。日本发达的农业和农业教育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日本十分重视农业。日本已经是工业高度发达的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但仍然将农业作为保护自身的国策来看待。以工业支持农业,对农业进行大量投资,并给予很多优惠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二、日本农业高度发达。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的支持下,农业高度设备现代化、商品化、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土地平整、…  相似文献   

17.
日本农业大学校是根据《农业改良促进法》而设立的一种教育机构,目的是培养自主经营的农业从业人员,招收高中毕业程度者,学习2年。日本由农林水产省批准认可并拨付经费、都道府县设置和管理的农业大学校共有41所,一般不需要交纳入学金和授课费,全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改革的主要趋势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培养机构改革,设置教职研究生院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二是改革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进一步凸显"实践主义"取向;三是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师资的在职研修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师资的终身化发展。从日本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的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政府通过立法、经费资助等手段,大力支持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发展;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多样,实践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备受重视;以农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制,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融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形成极有特色的教学、科研、推广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1985年7月至10月,我曾对日本教育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短期考察。考察期间,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10月7日,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在东北大学教育学部松井一磨教授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前往距仙台市大约七十多公里的宫城县立加美农业高中进行参观访问。途中,松井教授介绍说,目前,日本高中以公立全日制高中为多,且普通高中占总数的70%以上。除普通高中以外,还有农业、水产、工业、商业、家政、社会服务性等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约占总数的29.5%。日本高中的培养目标有两个:一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