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也开始了中国化历程,形成了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存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是一致的,存在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实践主导模式的实践层面,二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走文化扬弃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整体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了八个基本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八大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适应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具体实践的指导规律,中国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进规律,中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合规律,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提升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的非线性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3.
当前,探究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系,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议题。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巨大理论贡献,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品格和思想实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与前提,中国梦的实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梦的执政理念和战略构想,将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相联相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生动写照,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与研究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对于我们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意义。总体来看,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了六个方面:倡导学习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重视调查研究,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突出中国特色,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强调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推进理论创新,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党的思想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题,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而且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社会性质是国情的重要方面。社会性质认知创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条件,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理论内容和理论风格,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社会性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选择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理论的指称,也是一种实践的象征;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基于“实践结合理论”、“实践选择理论”、“实践创新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过程凸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底蕴;而促进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传统文化以及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不断彰显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无疑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是中国在近代以来的现代转型中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化提供了根本的支持,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则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并否定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前途。只有中国马克思主义化的历史需求才引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命题,中国马克思主义化决定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定的社会主义前途和方向,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通过这一过程探索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两大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在施拉姆的理论视域中,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并且前者在本质上占据主导地位.上述理论判断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质性规定,过高估计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理论地位,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为以传统文化取代、改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理论构架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功能经历了从形式向内容的转变,并且上述功能的发挥必须将传统文化置于基本国情之中才能正确加以把握与理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生成的双重语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念经历了由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互动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当代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一门在中国科学诠释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它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解释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十六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产物与智慧结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突破;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历史性飞跃和理论升华;是新世纪当代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左联时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传播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革命文学界先后向国内译介引进了文艺大众化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等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重要部分,对当时以及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文学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生动体现了对立统一律 (即矛盾律 ) ,同时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 ,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在中国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上关系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理论问题,一个是实践问题。而马克思主义所内蕴的实践性使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革命的理论,而且造成了现实的运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扬弃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特性和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在历史实践中实现了二者的有机整合,在民族国家内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反对本本主义》从它所蕴涵的内容、所揭示的主题以及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程中的地位看,无疑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与四大理论成果相对应形成了“革命为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党的执政理念的演进密切关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创新与成熟的正确途径;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与实践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遇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觉敷,我国现代心理学史研究的领军人物;维果茨基,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两人成长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但在方法论思想上却颇具共性,高度体现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精神。这种共性结合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孕育出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高觉敷以唯物史观考察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制定了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要求辩证地看待西方心理学家的世界观和研究成果。维果茨基提出总体性解释原则,用辩证思维统帅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两人均为值得我们景仰和纪念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这是始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三农”问题的成功解决,为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最具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两个成果。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及其中国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时期是思想文化剧烈变革的时期。不少学说、思潮传入中国 ,引起一些争鸣、争论。由于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在争论中越辩越明 ,广泛传播 ,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 ,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