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马晓 《文教资料》2014,(29):92-94
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中对苦难的表达采用诗化的手法,这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是独特的。本文以曹文轩的两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草房子》和《红瓦》为例,对曹文轩苦难的诗化现象进行研究。诗化苦难是通过纯美的风景描写、象征以及人物之间的温情呈现的;诗化苦难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概念本身以及曹文轩本人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在乔伊斯的作品当中,<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拥有读者数量最多的一部.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研究系统探讨该小说与成长体小说传统的关系.由于<画像>从主题和形式上为乔伊斯的后两部作品做了开拓性的尝试,不少评论将其看成是告别传统的标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书不仅是一部"开疆拓域"的作品,也是传统文学的典范之作,对欧洲成长体小说传统既有传承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一部力作,女主角凯瑟琳有着令人扑朔迷离的性格特征.不可否认,这种特征与她本身的野性、自恋情绪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文明的排斥有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以及成长的无奈、难返儿时乐园的焦灼.  相似文献   

4.
成长关键词:愿望与幻想 相关链接:伊迪斯&#183;内斯比特不仅是英国儿童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巨星,也是二十世纪儿童文学的伟大源泉。本书是内斯比特系列幻想小说中的一部,曾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的奇幻儿童文学巨著《纳尼亚王国传奇》是一部有关孩子们精神成长的作品,小说以大众读本的形式和奇妙魔幻的童话故事为它那个时代的孩子创建了一个充满自由、博爱、亲情、友情、仁慈、宽容的精神家园——纳尼亚王国。  相似文献   

6.
六位实力派儿童文学作家加盟,阵容强大! 六部原创佳作,展现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儿童文学对于成长的片面理解,文学对少年成长的表现被引导到标准化、格式化了的社会规范上来,在面对国家、社会、集体的时候,个人是可以被忽略的。中国少年小说真正的艺术自觉及其卓有成效的艺术创造实践,是7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初、中期以来,当人们关于人的理想发生变化。即不再将某种先在的价值规范当作成长的唯一目标而承认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承认社会应是由有丰富完满的人格结构的个体构成的社会.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成长的首要目标时.人的生成向度便会发生变化.这也正是少年小说逐渐向“人学”回归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金萍 《华章》2011,(31)
《飞屋环游记》不仅强烈吸引了儿童观众,也赢得了成年观众的深深喜爱.按照儿童文学评论家的观点,越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越容易获得双重读者.本论文结合儿童文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者对于此部电影的评论,分析得出本片能够拥有双重读者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对老卡尔形象的塑造,尤其是对其心理成长历程的展现以及动画影片中视觉形象的设计.这对于儿童文学创作和推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成长、教师专业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形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儿童大量阅读的课外读物也大多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大有可为。儿童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大致体现在:关注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促进教师语文专业发展;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成长小说已有200年的历史,是文学中的重要一极。其于20世纪初引入中国,20世纪90年代风生水起。由于对成长小说理论认知的苍白,许多论者将"成长小说"和"成长主题"混为一谈。本文尝试厘清"成长小说"与"成长主题"、"儿童文学"之间的姻亲关系,以期为成长小说的书写、阅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照,为成长小说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成长是影片《死亡诗社》的重要主题,影片刻画了一群处于父母期望与个人梦想夹缝中的高中生,如何在文学课教师的启迪下,了解诗歌、青春、理想、人生的真谛,并在经历了人生考验之后走出青春的困惑,实现自我认知,心智走向成熟的过程。影片告诉我们,引路人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自我"是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成长的重要环节;而"顿悟"则是个体从天真走向成熟,从依附走向独立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加快福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是全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县域经济跨跃发展,要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飞地工业",鼓励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县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集群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群体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成长理论出发,放弃规模因素,探讨企业集群的成长标志——技术创新优势,指出焦点企业治理是企业集群实现其成长的主体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纯化出洱海主要的优势铜绿微囊藻并观察其生长规律及特性。方法:采用水滴-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铜绿微囊藻,采用90%的丙酮提取叶绿素,酶标仪测定其含量,用显微镜计数藻细胞的个数。结果: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与OD665呈直线关系,R2=0.993 1,藻细胞的增长速率在第6天达到最大值为0.524,其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步升高。结论:此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符合"S"型曲线,藻细胞密度与吸光度成线性相关,其生长速率在第6天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认为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强化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才能保障校本培训的质量。阐述了在校本培训中,采取以观念“导”、以需求“促”、以听评课“引”、以科研“带”、以实践“评”、以制度“束”等手段,才能实现过程管理,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培育"大国良师"是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与要求,同时也将引发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指向大国良师的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师范生的精神成长,其目标在于帮助师范生成为一名有灵魂、有信念、有思想、有情怀、有学识、有担当、有使命感、有仁爱之心的未来教师。建设以"精神成长"为指引的教师教育课程可以借鉴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理论思想。文化存在论教育学认为师范生培养的"精神转向"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到关注优雅心灵的成长;二是从割裂式的培养到运用艺术教育的手段培育整体精神;三是从忽视到重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精神培育。文化存在论教育学将师范生的精神成长视为培育人文精神与涵养文化品性的过程,因而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非常注重对师范生开展"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培育、"内在幸福"价值观的涵养,以及"转识成智"教育观的陶冶。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首先,将"仁爱之心"儿童观的形塑融汇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形成"於穆不已"的儿童教育信念。其次,将"内在幸福"价值观渗透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树立"孔颜乐处"的教育志向。第三,将"转识成智"教育观融通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激励师范生不断提升教育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7.
台海两岸清华大学的存在是一个分裂国家存在的有趣现象。本研究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联系台海两岸大学发展的国际与国内环境,对两岸清华的发展状况与院系设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清华发展更多地受到国际与国内政治波动的影响;(2)北京清华的学科建设程序是工科→理科→管理→科(人社会科学),较多重视实用学科;新竹清华的总体建设程序是工科→理科→科→管理,更多重视基础性学科。(3)新竹清华较早实行学院制及综合性学科布局;北京清华在院系设置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改进的相关思路与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竖直平面内有一圆轨道与斜轨道光滑连接,让不同的物体(如小滑块,小圆球,小圆柱体)从斜轨道h高处无初速释放,要使其落在圆轨道上指定点(如轨道最低点),对它们的初始高度,脱离轨道的位置及飞行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并解释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英语史和汉语史中以a为代表的词汇音义变化,通过详实而复杂的语料对比两种语言变化的异同,总结以a为代表的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变化的规律,并指出了语言史料对比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湖南娄底近代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名校,如陶龛学校、春元中学、上梅中学、青峰农校等,这些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这些历史名校以独特的办学目标影响社会,以一流的办学条件和优美的办学环境吸引社会的眼球,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备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