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程程 《孩子天地》2016,(4):153-154
高中化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理论就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内容又是学习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的基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然而因为化学平衡的一些相关知识都是比较抽象难懂、被研究物的宏观和微观相互存在着许多难理解的关系、且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和教学在学习和授课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化学平衡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思考,并力求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加深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化学平衡理论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化学平衡理论的基本概念,要重视结合化学平衡理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一、明确化学平衡理论概念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平衡是整个教材的学习重点、难点,化学平衡考核的是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等要点。  相似文献   

3.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难点之一,是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和核心,在中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关于化学平衡的中学化学实验只是集中在展现化学平衡的移动,缺乏展示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时,由于无法直接感知、观察化学平衡形成和建立过程,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仅靠推理与想象,使得化学平衡的学习尤显抽象难懂。本实验通过可逆反应——硫氢化铵分解体系的压强变化的直观展现,让学生观察并感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就是化学,高中时期化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繁杂、种类多、知识点丰富等特征,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期间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极大地降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现在高中化学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化学平衡原理知识,要求学生可以巧用化学平衡原理。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期间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有意识地强化学生掌握化学平衡原理知识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增强。对于此,本篇文章中笔者将针对高中化学中巧用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展开详细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一定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知识密切相关,是化学平衡原理的具体化,因此,本章又是化学平衡学习的继续与拓展.尤其溶液中三个守恒关系的应用更是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易错的地方.我将对此作出分析,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和更灵活的应用.一、基础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而与溶液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教材章节:人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课程类型:复习课教学模式:指导—完善模式化学反应速率,是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的一节内容,它作为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化学平衡的重要知识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以及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化学平衡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识,了解人们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是如何根据化学反应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内容属于化学动力学的范畴,其  相似文献   

7.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基本理论之一.它不但是命题考查的重点,而且也是电解质溶液理论学习的基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对速率与平衡中的某些基本概念或术语理解不全面,导致对速率与平衡知识的学习产生困难.  相似文献   

8.
周小凤 《山东教育》2005,(21):84-85
一个化学反应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速率问题;一个是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就是化学平衡问题。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三大基本理论(物质结构理论、电解质溶液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之一,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生在化学平衡的学习中存在很多的困惑与误解,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只是局限于文字表面,而对于概念内涵的理解却不够深刻。  相似文献   

9.
许红梅 《化学教学》2007,(4):78-79,77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化学平衡、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和盐类水解这部分知识以及对这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实际上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续,因此它还是后一章内容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掌握通过实验测定某些  相似文献   

11.
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认识较为浅薄。但实际上,很多较难的化学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常数K进行解决,甚至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一些问题,它们都是以化学平衡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两门课程属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为保证学生掌握这两门课程的脉络,在教学中有效地将无机化学知识渗透于分析化学的教学中,作者结合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1.物质的量的概念是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计算的基础。2.溶液的浓度是分析化学定量分析计算的依据。3.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是分析化学中配制标准溶液的基本实验技能。4.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的核心。5.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均应用了无机化学的离子反应原理。6.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运用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7.盐类的水解、缓冲溶液等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是学习分析化学中酸碱滴定曲线规律的理论基础。8.学习分析化学中色谱法需要的无机化学知识点。  相似文献   

13.
以黑枸杞水的颜色差异引入课题,设计了7个与之相关的系列探究实验.这些探究实验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勒夏特列原理等化学知识,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正>回顾《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教学过程,反思其教学效果,我有以下几点感悟。一、教学设计反思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图像和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其中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难度较大,因此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设置难易适当的问题,尽量做到内容简单化,达到浅显易懂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化学平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了那些深奥的化学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这就要求化学教师注重对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促进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一、高中化学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高中化学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大部分:化学元周期表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解质溶液,以及电化学、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等.这些都是化学课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进行更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而高中化学知识复杂繁多,蕴含的知识点丰富,所以学生在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严重阻碍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化学平衡原理是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想要学生巧用化学平衡原理,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化学平衡原理的掌握,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促进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电解质溶液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章节,掌握好这些知识,对加强“双基”,提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电解质溶液理论性较强,新概念多,内在逻辑关系较为严密,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的同时,重在突破难点。本文拟谈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设置台阶,降低难度 “基础知识与新知识是智育的两个支点”。学生在学习电解质溶液新知识时,已掌握了酸、碱、盐是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和化学平衡等基础知识。一个牢固的“支点”为撑起另一个新“支点”奠定了基础。一个知识难点往往由基础知识(旧知识)…  相似文献   

18.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建构学生平衡思想与变化观念的重要素材。而大多数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授课,直接给出实验结论,学生体验不到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从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学习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与学习者的旧知识有联系的引导性材料,它具有包罗性广、概括性强的特点,能帮助学生搭建一座从旧知识通往新知识的“桥梁”,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在生物教学中,“先行组织者”主要以模型、实验、文字资料、概念图、问题探究等形式呈现。  相似文献   

20.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基本理论之一.它不但是命题考查的重点,而且也是电解质溶液理论学习的基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因对速率与平衡中的某些基本概念或术语理解不全面,导致对速率与平衡知识的学习产生困难.现对本理论中出现的一些易模糊概念进行了归纳与解释,以供广大同仁分享、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