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和本族语者口语语料库为数据来源,通过语料库软件检索idea一词在两个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重点分析idea一词的搭配及类联接,探索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词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英语词汇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基于语料库的词语搭配研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以语料库真实自然客观的语言数据为基础,试图对比分析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与本族语语料库中control这一常用词类连接上的搭配行为,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该词项的误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consider的检索,了解consider在本族语语料库中的用法、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consider的运用情况,比较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consider的运用中的差别,并提出产生使用差别的可能的原因及启示,以促进该词的教学与习得。  相似文献   

4.
"Taste"意为五种感官中的味觉,属于英语的基本词汇。通过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美国英语语料库(BROWN)对比,调查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使用"taste"的频数、搭配、类连接方面存在的差异,揭示出中国学习者"taste"的使用特点,以期对该词的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万全 《海外英语》2013,(19):131-132
运用在线语料库对audience进行检索,通过分析检索结果得出audience一词的用法及搭配,借此帮助学生解决翻译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以望对该词的教学和习得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提出基于语料库进行词汇学习是掌握词汇用法的更为直观、准确的方法,也是英语学习者自学词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纪璐 《英语广场》2023,(14):39-42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搭配型式研究方法,以常用的建议类动词advise、suggest、propose为节点词,在中国学生万篇英语作文语料库(TECCL)中进行检索,观察其搭配的型式特征与频率分布,并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作为参照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建议类动词的使用上存在误用现象,与本族语者相比用法较为单一且缺乏灵活性。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中国学习者掌握词语的地道用法,也为词语搭配教学和近义词辨析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的复合词more and more进行检索,发现中国学生对该词的触发模式不同于英语本族人。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显示,与中国学生相比,英语本族人较少使用该词,但在语义搭配、语法建构和语用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自由度和多样性。本文建议,外语教师与学生应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认识使用频率对语言结构特征理解的重要意义,在使用二语时不但注意词汇触发的可能性,而且注意词汇触发的可接受性和自然度,特别要谨慎对待英汉语言中貌似相同的词。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语料,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4.0,探寻中国英语学习者对very一词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分析very一词的搭配特点及错误使用情况,以期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准确地使用very一词起到指导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词语搭配是语言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外语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近义词"big,large,great"是英语中常用的高频词,运用BNC语料库自带的统计数据分析工具和AntConc3.2.1w语料库检索工具客观地描述这组近义词在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搭配情况,并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母语干扰和词汇量不足两个方面探讨了学习者搭配能力薄弱的原因,以期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词语搭配意识,逐步达到英语表达的自然和顺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BNC语料库和CLEC语料库中连接词but的研究,探讨在英语写作中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对于连接词but在使用上是否有区别,以及不同程度的中国学习者之间对该词的使用是否有区别。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该词的使用上无明显差别;对于but一词,中国学习者存在超用和误用现象。这些现象归因于中国学习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发生的语言负迁移。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是"这个词的词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判断动词"是"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具体的词与它对应,只能根据语义和语境把"是"翻译出来。拟就对汉语"是"的发展演变及其为判断动词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一探讨,以便在教学中能准确理解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考察"子"由实词演变为类化成分和后缀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语法性质是具有名词化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语名词后缀"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组词能力非常强的名词后缀了.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汉语中,“所”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词,至今众说纷纭。关于什么是“所字结构”,也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本文围绕这一特定的“所”字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文章首先给出了所字结构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所字结构之通式。然后。就所字结构通式中有关各项进行了分析.点明了通式的实质,并详细分析了“所”与“者”的关系。“之”字的作用及通式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语颜色词"红"的基本释义入手,总结了"红色"在汉语中的多种用法及文化内涵,并分析了中英两种语言中对"红色(red)"一词的使用对比,进而阐述颜色词"红"和文化的联系。本文针对中英语言中对"红"作为颜色词进行的比较,故对"红"作为颜色词之外的其他意义不作考察。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举例,从“汉语和英语中‘红’共有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相反的文化内涵”、“汉语和英语中‘红’独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英汉颜色词“Red”与“红”的相似与不同的文化内涵,为能更好地理解、运用英汉颜色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个”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迁化量词。这种迁化现象袁现在现代汉语中就是经常用在“V+个+VP”这种格式中。本文主要从“V+个+VP”的构成、语义等几方面作一简要分析,认识到“个”在表现“V+个+VP”结构的深层语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着火"的"着",许多权威工具书都注作"燃烧",这一注释,不仅不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亦不符汉语的语法搭配习惯,故此注释恐未为妥当。文章从词义的历时演变和词的组合关系两个方面,考证出"着火"的"着"应为"生出、生起"义。  相似文献   

18.
"所"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较复杂的一个词。古代汉语"所"字用法归纳为用作名词、数词、量词、假设连词、结构助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心"和"heart"作了比较与对比,并对不同语境下"心"的英译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在翻译文化词语时供参考的基本方法:寻求合适的对应词和使用融合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没有"作为副词已有定论,"有没有vp"的规范性也得到认可,那么"有"在"有vp"中、尤其是在"有没有vp"中的副词性也应该得到承认,这样才能既符合语言发展的事实,又使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更加严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